行政管理
-
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范柏乃本书以政府绩效管理为主线,以政府绩效评估为核心,在深入讨论了绩效、政府绩效、政府绩效评估和政府绩效管理等概念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围绕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系统的若干核心问题,即绩效计划、绩效管理方法、绩效评估主体、绩效评估指标、绩效评估的定量分析、绩效审计、绩效预算、绩效沟通与反馈等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最后系统地探讨了绩效评估与管理的法制化问题。全书层次结构分明,表述清晰,逻辑严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有系统的理论分析,又有深入的实证研究;既介绍了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又反映了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本书既可作为MPA课程的使用教材,也可作为高校公共(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教材,以及各级行政学院和公务员培训机构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
公文拟稿赵占春 著《公文拟稿》以企事单位公文拟稿人为对象,运用最新公文研究理论成果,对公文拟稿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为目前最贴近公文拟稿实际的专业。“看了就能懂,拿来就能用”,适合于从事公文活动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阅性。能做到一字不改,那是拟稿的最高境界。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向佐群 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阐释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概况,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我国现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缺陷,从立法价值、立法模式、基本原则、立法内容等方面建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后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调查,体察了我国农村和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状况以及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反思。
-
中国政府采购年鉴2006中国政府采购年鉴编委会 编《2006-中国政府采购年鉴》记录了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全国政府采购工作运行、发展的主要情况,改入了全年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文献和资料。具体内容包括积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十五”期间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成效、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概况、地方政府采购工作概况、法规及文件选编、开创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新局面、案例叙述、地方政府采购机构及信息发布媒体等。
-
理解公共事务陈振明 著《理解公共事务》选取了作者十几年来在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及政治学)领域发表的论文之菁华。《理解公共事务》运用规范研究、比较研究、实证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当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学科前沿和实践进展中的若干重要主题,勾画出这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轮廓。《理解公共事务》可以作为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公务员和其他读者了解当代公共事务研究领域及其理论前沿和实践进展的读物。
-
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澳)科特总序……………………………曹晋 周宪译者序 批判式解读:公共关系视野中的 媒介与民主…………………………李兆丰撰稿人名单第一部分导 言第一章 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领域图绘 …………………………………西蒙·科特第二部分促销时代:公共关系的崛起第二章公共关系与消息来源 ………………………………阿埃隆·戴维斯第三部分 消息来源场域:支配性利益集团第三章 “埋葬坏消息的好日子”:记者、 消息来源和政治包装………鲍勃·富兰克林第四章 战火中的新闻业:战争与国际危机 报道………………………菲利普·M·泰勒第五章 政治竞争模式 ……………………………加迪·渥夫斯菲德第四部分 消息来源场域:挑战者第六章 非政府组织与媒介 …………………………………大卫·迪肯第七章 环境行动主义与新闻媒介 ……………………………艾莉森·安德森第五部分 中介再现与参与第八章 小报电视与新闻文化:接近 使用权与再现…………………约翰·朗格第九章 电视新闻与协商民主:中介 传播行为………………………西蒙·科
-
申论程连昌 主编这套教材,认真分析了历年录用考试笔试和面试试题的变化、内容分布、测试要点;总结了考试成功者应试准备的经验;研究了录用考试试题今后的测试方向。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针对性全书针对应试者最关心的问题,从试题题型、测试重点、复习策略、应答技巧、模拟实例等各个方面做了介绍。二是实践性全书的作者很有经验,有的多年从事录用考试研究,有的多年做过考试辅导,有的是考试成功者。全书的内容紧密联系考试实际,非常典型,有代表性,广大青年读时会有逼真、实战的感觉。三是系统性这套复习用书针对录用考试的特点,从笔试的总体要求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从面试的结构到面试试题、结构化面试方法、考官打分;从试题分析到应答技巧、模拟演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四是实用性全书充分考虑到广大青年学习、工作很忙的特点,在内容选择上突出了重点、要点,在编排形式上有提示、例题解析和模拟题,特别精心命制了全真模拟试卷,有利于应试者高效准备。这套书,特别是面试指南,对青年参加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和以后的竞争上岗也大有裨益。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对于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行政管理,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将起到重要作用。
-
领导干部实用手册朱庆 编21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变革发展时期,世界局势正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巨浪的冲击,使我们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正考验着我们执政党史的能力和水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党要带领人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领导干部处于党的领导事业的重要位置,领导干部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着党的领导事业的成败。领导干部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有能力的领导者,必须是出色的领导学者,谙熟成功领导之道。然而,领导学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成功领导之道是什么?《领导干部实用手册》对些作了尝试性的较系统的知识介绍,它包括领导概说,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与修养,领导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规范、领导工作的一般原则、方法与艺术,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做好的事情等五部分。如果我将成为一名干部,它将教你懂得怎样成为一名优秀干部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如果你已经是一名干部,它将告诉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些基本领导方法和经验,同时介绍一些现代领导与管理方法,教你如何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打造自身的魅力,用好手中的权力;如何赢得下属的信任和支持,如何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领导智慧;如何取得业绩,使领导职业不断提升,让人生进入更加辉煌的境界;如何应付各种危机,躲过你前进道路上的风浪……
-
警察预警与应急机制余凌云本书共分三编:第一编是对总体制度,特别是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警察权形态进行宏观思考。首先,对于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关键是“分阶段”、“分类”处理的思想。这是我们对有关制度建设的最基本的看法。其次,无论在预警还是应急机制方面,对警察权的规范与研究无疑是制度关注的核心,所以,我们加强了从总体上对突发事件中警察权的表现形态、规范以及制度创新的研究。再次,我们还从更深、更具体的层次,对警察权的具体表现形态,尤其是处置突发事件必须使用的警察强制措施、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思考;也从应急措施角度梳理了警察可能采取的应对预案或者行动方案。再次,结合具体的警察领域来观察警察权问题,包括交警执法领域中的应急权力形态,安防技术在预警和应急机制中的运用,以及有关的警察权问题。最后,从西方警务改革的经验看,加强警察机关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既是民主宪政下参与型行政的必然表现形态,满足相对人的知情权的需要,也是有效信息规制的新型模式。而情报主导警务又构成了当前警务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也有意识地引入了这方面的专题研究。第二编是分专题,对“反恐”、“群体性事件”、“戒严”和“自然灾害”等情形下的警察预警和应急机制,尤其是对其中的警察权问题进行思考。这方面的研究有的能够形成自恰的微观体系,有的则是有所侧重。第三编是我们的一个创新点。在课题的研究过程申,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外事办的积极支持下,我们利用国家外专局的引智项目,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小规模的“警察预警与应急机制”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英国紧急状态法权威学者哈顿(T0mHadden)教授、美国专家邦蒂(KrisBondi)女士、《紧急状态法》专家起草小组的成员于安教授、莫纪宏研究员、顾林生教授,以及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张峰杰处长、戚建刚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主任郭太生教授等参加会议,提交这方面的论文。剑桥大学公法中心主任福赛(C.Forsyth)教授也应邀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做专题讲座,我们根据录音和其讲座的提纲(notes)整理出讲座稿。德国汉堡大学斯托贝尔(RollStobcr)教授也应邀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本我是想请他做一个这方面的讲座,但因为时间比较紧,所以,他建议讲他以前曾经讲过的“灾难行政与公民责任”,其中也涉及我想要的内容。我的好友、荷兰乌特来特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兹瓦(T0mZwart)教授及其夫人Nicole女士也应邀于10月份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就这个主题发表了看法。所有这些论文和讲座汇集为第三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论文很多都是他们为参加会议、讲座而专门撰写的,我也把他们吸纳为课题组的组成人员。在此,衷心感谢他们的支持与参与。
-
中国当代基层公务员的心态建设薛泽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培育和形成公务员的和谐心态,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重要的历史意。本书只是作者在现实中的一些观察和感悟,逻辑和理性分析的浅陋和粗糙是显而易见的。但真心的希望,公务员心态建设能引起政界、学界等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希望这本小书抛出去的尽管是“砖”,却能引来诸多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