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人民城市理念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杜仕菊 等 著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述和城市治理理念,以及上海市政府落实该理念所提出的“五个人人”目标,结合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强调宜居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宜业宜居的前提,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城市建设的成色。全书按照“城市发展时时为人”、“城市治理事事关人”、“城市建设处处见人”这个思路,聚焦于从整个城市到社区生态治理的实践,凸显“人民城市”的理念;并且结合上海市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体现了城市属于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治理依靠人民的新时代城市工作的宗旨与方针。
-
新发展理念引领人民城市建设研究赵勇 等 著本书聚焦人民城市建设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研究,对两个主要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其一,新发展理念为什么能够引领人民城市建设?这是基本的逻辑问题,决定新发展理念和人民城市建设的关系建立,影响引领作用的具体指向。其二,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人民城市建设?这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人民城市建设的方法进路问题,关系实现“引 领”的具体路径,探讨“引 领”的逻辑关联和方法进路。这两个问题是人民城市建设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研究的关键所在。本书分析新发展理念引 领人民城市建设的三大逻辑关联,探讨新发展理念引领人民城市建设的实现进路,从美好生活和文明成长视角回答人民城市建设问题,总结人民城市建设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和范畴、理念和主张。
-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间事权配置机理研究任广浩 著本书从基本构成元素及运行机理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政府间事权配置体系的主、客体构成要件及其影响因素,党的领导与政府治理结合的主要形式以及政府间事权划分的主要依据、分类标准,党的领导在政府间事权配置中的核心地位。阐释了当代中国政府间事权配置包括的三个次级体系及其具体样态;分析了当代中国政府间事权配置面临的问题及其体制根源;提出了政府间事权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从立法事权配置、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间事权配置和司法事权配置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如何优化政府间事权配置体制机制。
-
服务乡村振兴的公共政策决策与应用吴易雄 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公共政策是核心。本书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公共政策为基点,立足实地调研,从理论研完与实证分析两个维度,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决策与应用问题,采用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把握和运用服务乡村振兴的公共政策研究方式方法、理解和悟透乡村振兴要义、加强和改进乡村社会治理、优化和改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开发和利用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可靠性和规范性研究以及全面、精当的阐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思路及可行性、实用性政策建议。
-
乡村森林公园感知偏好调查与优化策略刘祎平著本书关注森林环境中视听交互作用对旅游者感知偏好和心理恢复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借助可穿戴的便携式眼动仪,在视听交互环境下考察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以此探索人们在不同视听条件下对森林公园景观的感知差异,建立森林公园景观要素与旅游者偏好指标之间的影响模型,进而提出森林公园视听资源的优化策略。本书从乡村森林公园的视听综合体验切入,将声景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视听交互实验以及眼动追踪技术引入森林公园感知偏好的探索与验证中,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促进乡村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理论构建和社会实践的双重意义。
-
互联网生态论谢新洲 著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或一种产品,它充分渗透到人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影响到已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内的制度,并不断促使这些制度进行重构以符合互联网发展的规律与速度。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建构之下的空间已经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生态系统特征。本书从生态学视角入手,廓清互联网生态基本结构、原理及特征,深入剖析互联网生态演进机理,在此基础上绘制世界互联网生态画像,揭示中国互联网生态的特点,思考建设互联网生态文明的趋势及方法途径,通过剖析当前互联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试图从互联网生态理论的视角为构建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贡献智慧。
-
中国慈善事业整体性监管体制研究陈为雷著对慈善事业进行整体性监管是我国《慈善法》实施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本书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政策法规、调研事实和统计数据,对慈善事业整体性监管体制的概念、理论依据、监管类型、内容与方式以及影响因素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扩宽和深化了慈善事业监管体制研究。本书还分析了我国慈善事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境外慈善事业监管模式与经验,提出了完善慈善事业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可以为政府决策和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
人民城市理念与城市环境治理研究杜欢政等 著本书以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的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回应群众关切,构建充分反映民意、群众有序参与、响应群众反馈的环境治理体系。聚焦垃圾分类,将垃圾治理作为缩影范本,激活城市环境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人民广泛参与,夯实社会治理成效。基于系统分析视角,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将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环境治理深化人民城市理念,提升人民城市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人民城市理念与数字化公共服务共享研究邬思源 等 著本书结合上海数字化公共服务共享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及挑战,提出数字化公共服务共享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等理念,加快完善城市AIOT 基础设施,完善“两网”及其融合,打造城市数字化公共服务治理格局,弥合数字鸿沟,推进数字化公共服务共享的评价体系建设。
-
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2021~2022年地方法治政府评估的最终成果,是2013年启动的地方法治政府评估工作的延续。本次评估主要依据100个城市2021~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数据。数据采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网络检索、实践体验、司法大数据的适用。2021~2022年的评估报告建立在更加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基础上,继续深入评估、考察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