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传统中国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治理林文勋 著《传统中国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治理》是第一届云南大学“富民社会”学术研习班部分研习成果的合集。《传统中国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治理》既有关于“富民社会”的相关研究,如“富民”与“富国”思想的内涵、“富民”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富民”与乡村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富民”的自我认同构建、“富民”与地方文化特色的关系等,也有超出“富民”之外,从政治人物、政治运作、财政分配、经济开发、市场整合、法律观念、地方自治、宗族理念等不同角度切入,对传统中国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治理予以探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
2019中国社会治理发展报告西安交通大学 等 著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西安)数字经济发展监测预警基地密切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已有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为依托,每年推出一部《中国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中国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从公共管理、教育管理、经济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视角出发,主要包括15篇研究报告,涉及自贸试验区法律治理、生育政策和生育水平、城市医联体运行、企业制度性成本改革、老年人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创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发展、跨境供应链风险评估及防范、数字经济时代下的金融风险、新疆破解煤层气产业发展掣肘的对策、信息安全外包、产业互联网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系列主题。每篇报告在撰写风格上以服务社会和政府为主题展开,突出基于数据、事实分析的特色。
-
机会平等、制度绩效与统筹城乡医保顾海,马超,孙军 著城乡医保统筹制度应关注城乡居民医疗和健康上的实质公平,而不是形式上的平等。作者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的地区相比于未实施地区而言,显著缓解了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上的机会不平等;对于同样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的地区,“实质公平式”相比于“无政策壁垒式”统筹模式,能更好地促进机会平等。《机会平等、制度绩效与统筹城乡医保/公共事务与国家治理研究丛书》为城乡医保统筹公平性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统筹三阶段理论也为具体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
-
公共行政学杨寅 著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当代公共行政学都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应用前景十分宽广的知识范畴;同时,由于公共行政领域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使得该学科的学科界限与学术系统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学科名称上看,我国的公共行政学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行政管理学逐步演变而来;又受到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这样一类表达方式的影响,加之,近年大量西方有关公共行政的著述的译入和我国政府行政实践的发展,国内的公共行政学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与契机。在此背景下,《公共行政学(第3版)/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在充分参考国内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国外的一手资料,将公共行政领域的新近理论成果和中国公共行政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突出依法行政理念和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概貌。在教材框架方面,《公共行政学》(第4版)与国内同类教材不同的是,以公共行政基本理论、公共行政的内容和行政法治与监督作为三个支撑点构造全书,以彰显《公共行政学》的新颖性和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实践的自身逻辑性。并且全书配备了微信扫码技术,读者扫描即可得到更为详细的内容,包括诸多案例及其解析等。
-
公共政策分析与研究梁之栋《公共政策分析与研究》依据政府转型改革时期的时代背景,整理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伦理、公共性和非公共性研究对公共政策相关内涵理论进行探讨,并通过对公共政策的相关法律、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互惠与冲突关系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与制定的程序要求等问题现状进行讨论,实现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结果评估、效能提高等问题的完善。
-
南方治理评论陈潭 著《南方治理评论》(原名广州公共管理评论,从此辑开始改名为南方治理评论)为连续出版物,本期为第7辑,主要涵盖七大板块:(1)理论前沿,从老年人培训空白与终生无酬照护展开论述;(2)政务中国,主要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趋势与启示以及“一窗式”政务服务的荔湾模式;(3)公共政策,从县级医院医疗改革、环境治理、党内法规对公职人员清廉感知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政策的合理性和局限性;(4)都市报告,调查了广州市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一线执法人员注意力、中国副省级城市媒体议程和政策议程、广州市两所大学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实施成效及推广可行性;(5)社会保障,主要关注组合赋权视角下贫困退出的多维识别、再思教育的族际差异与补偿性民族教育政策;(6)珠江书评,对《大都市涉外社区治理》《寻求基层治理中的结构平衡:广东探索基层治理创新》两本著作进行评析;(7)行家访谈,访问了徐晓林教授和刘民安教授,二者就公管专业发展和福田经验做出回答。书稿写作方法得当:本刊结合案例展开研究,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总结归纳南方社会治理中的不足,提出现实性的意见和建议。
-
公共安全管理王义保 编公共安全管理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的教学和研究更是刚刚起步。公共安全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共安全管理是当前我国在新的安全形势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安全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及相关公共组织在法律法规范围内,通过领导、指挥、沟通与协调等方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把公共安全的总体战略布局上升到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的高度,这意味着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昭示着公共安全管理从此成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权利诉求或国家诉求,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事务。由此,公共安全管理的教育和教学日益显得重要。《公共安全管理》正是顺应当前公共安全管理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公共安全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化地构建公共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呈现给读者不同于目前同类多数教材体例和内容的一本全新教科书。《公共安全管理》的适用对象是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以及其他有兴趣致力于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学习、研究与工作的爱好者。通过对《公共安全管理》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公共安全管理所涉及的概念、特点和理论知识,理解新形势下公共安全管理的原则和理论基础,掌握相关公共安全管理的具体技能和处理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公共安全问题。
-
公共服务需求分析容志 等 著本书在国内外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实证研究,分析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与整合的具体机制,建立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与整合模型,尝试形成公共服务需求分析方法,为完善和重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指导。 首先,本书对公共需求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社会群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群体对同一种类型的公共服务的不同需求。 其次,本书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构建了公共服务需求的基本理论模型。在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分类基础上,提出“公共服务三圈理论”。 再次,在三个具体案例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分析公共服务需求的协商与整合机制建设,包括公共需求的组织化表达、组织化协商以及合法化吸纳。 最后,研究公共服务需求的满足与评价机制建设。迅速、准确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分,并以何种方式将其纳入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系统,及时向目标群体反馈评估结果,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
衣食住行武力,王蕾 著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献礼图书,本画册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三局副局长静瑞彬策划,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编著。画册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选取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新华社的*威历史图片,以纪实的表现手法,以真实的百姓生活和社会变迁的景象,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百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生建设,通过图片、图表,向读者重点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生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体现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衣食住行为民生之本,全书也据此分为衣、食、住、行四个部分,按三个层次,全面展示了1949年以来中国民生的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将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质量和层次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习近平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中国已经将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工作的重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
公共治理研究《公共治理研究》编委会 编《公共治理研究(第2辑)》主要内容包括:基础问题,历史智慧,理想建模,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