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武汉社区治理实证研究谢金辉 著;李立华 编在《武汉社区治理实证研究:善治与自治》中作者谢金辉提出社区治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基础,治理理论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有着实践上的一致契合;政府善治成为社区治理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要素,为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组织、运用市场机制;对社区治理而言,必须厘清基本的思维逻辑,最终建立并形成一个较为稳定、切合实际的社区治理结构,才是开展社区治理研究的目的,等等。尤为可喜的是,作者大胆认为,政府善治和社区自治作为作用于社区治理的“两只手”,可以借用自然科学中的耦合概念来阐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探索社区治理的合理逻辑,为建立较为科学的社区治理结构开辟道路。
-
公共管理学胡税根 编《公共管理学/高等学校公共管理专业精品教材》分十五章,主要包括导论、公共管理理论的演进、公共管理环境、公共组织、公共部门职能与公共服务、公共部门领导、公共政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
县域生态市治理与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王潜 著《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县域生态市治理与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探求生态市建设,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市建设的背景,介绍县域政府在生态市建设中的作用与角色,对目前我国县域生态市建设中政府行为的总体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在借鉴国内外中小城市生态市建设中政府行为的基础上,依据公共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等理论方法,以海城的生态市建设为案例,提出了县域生态市建设中政府行为优化的思路与途径,即在政府转型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治理与服务型政府;在政府行为的内核上,强化生态服务职能;将生态责任作为行为导向;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完善相关机制;建立高效的行为体系,从而促进政府行为在生态市建设中的高效运行,使政府行为从整体上达到最优设计、最优决策、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困境重构与突破耿国阶 著《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困境重构与突破:中国治理转型的模式研究》对中国治理转型的模式进行了重构,提出应该扬弃“官(政党一政府)一民(社会)”两极治理模式,抛弃治理转型的“技术性渐进变革模式”,建立“政党治理一政府治理一社会治理”三极互动的治理模式,政党、政府与社会三极良性互动既是治理转型的路径,也是理想的现代治理状态;与此相应,中国共产党应该实现由“全能型政党”向“功能型政党”的现代转变。唯此,才能够促进政党彻底转型,实现政党权威在治理转型过程中以及在现代治理结构中的合法性重构,较好的保证治理转型过程的有序性和结果的彻底性,并最终实现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质的飞跃。
-
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研究张平 著城市社区自治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府治理的重要议题。为了研究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并深入探讨影响广大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内在动因,从而为党和政府以及有关组织引导居民积极从事社区自治活动提供依据,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在借助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添加社会资本理论和人格理论的补充变量,据此编制了“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中国辽宁省、安徽省和四川省等10个省份共20个城市中的1794名受访者进行调查。正式调查问卷包括社区自治态度、社区自治实际控制感、社区自治行为、社区社会资本、人格倾向、自治认知和人口统计学等变量。为了更好地探讨各个因素对社区自治行为的影响程度,《东北大学社区管理学术文库》笔者张平先后构建了8个理论模型并提出15项研究假设。首先将1794名样本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随机分组的一批897名受访者数据进行验证。通过模型拟合度和路径系数比较,确认综合模型为最合理模型。然后,利用随机生成的另一批897名受访者数据进行综合模型的效度检验,发现综合模型具有稳定性。并且.依据该模型综合探讨了各因素对社区自治行为影响的总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主要特点是社区自治参与次数低下,有45%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根本没有参与过社区自治活动。居民基本能够正确认知社区自治内涵和其产生的积极结果。居民社区自治实际控制感处于中等水平。其次,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除了性别之外,其余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居住年限以及物业费都对居民社区自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年龄越大、收入越低、教育程度越低的群体,越倾向于参与社区自治活动;民主党派群体参与社区自治活动的次数多;10年以上居住期的居民社区自治参与水平高;没有物业费和物业费为2~3.9元的群体社区自治活动参与次数低下。再次,正向影响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计划行为理论变量中,社区自治实际控制感排序第一,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社区社会资本排序第二.第三位是人格倾向,其后是社区自治态度、社区自治认知。最后,针对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建议:明确“政府主导,居民主体”的城市居民社区自治发展取向。在此基础上根据社区自治行为的计划行为理论主要影响变量。指出应该给予居民成功社区自治经验,提升其自治效能感;推动经济和政治健康发展,夯实居民社区自治基础;大力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提高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家庭、学校、职场实践三方合力,形塑居民良好人格品质;实施积极的社会说服,弘扬社区自治精神。
-
中国政府高技术产业管理创新李丹 著当今,全球范围内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建立在知识和技术创新基础之上的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李丹编著的《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中国政府高技术产业管理创新》研究探讨我国政府高技术产业管理创新,对于提高政府能力并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中国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政治机会结构研究张晓杰 著《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中国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政治机会结构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第一,对西方的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界定了中国政府环境决策领域中公众参与的政治机会结构变量;第二,提出政治机会结构是中国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主导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部分学者提出的科普理论的基本假设;第三,具体分析了政治机会结构各变量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影响机理。
-
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研究王颖 著《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研究》采用逻辑推论式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尝试把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引入政治学与行政学的研究领域。研究的基本逻辑结构如下:一是提出问题,揭示选题的目的、意义,归纳和分析研究对象的现有研究成果,提出贯穿全书的研究方法,厘清研究的边界范围。二是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揭示贯穿全书的“政府利益”这一概念的内涵,分析了政府利益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政党利益的关系。三是阐述了政府利益研究的理论基础。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的公共选择理论、合法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将这些理论研究作为对政府利益研究的理论支撑。四是分析了政府利益研究的现实基础。《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研究》主要包括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国际环境特点,成为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研究的大背景。五是论证了转型时期中国的利益结构,指出了利益结构是影响政府发展的最深层的因素,影响着政府的权力结构、组织结构、政府信用和行政伦理的发展与变迁。六是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的现实表现及实现途径。分析了政府利益与政府行为的关系,它们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逻辑关系,而且具有现实中的对应关系。论证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实现方式。七是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膨胀的原因及危害。指出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膨胀的多种表现形式,最突出地表现为部门利益膨胀和政府官员的腐败。中国政府利益膨胀主要有历史、社会、政策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危害,导致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失范与扭曲、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和行政腐败猖獗。八是论述了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的策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论证了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利益的目标取向与原则,以及规范政府利益的若干策略。
-
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刘力锐 著抗争政治是指诉求者和他们的诉求对象之间偶发的、公共性、集体性、抗争性的互动;而在这些互动中,政府作为诉求的对象、诉求提出者以及第三方的角色被卷入其中。网络政治动员在当前中国的抗争政治中显示出巨大力量,带来了多重的政治效应,因而成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刘力锐编著的《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以尚在形成中的抗争政治理论为基础,沿着“动员一行动者一抗争轨迹”的框架,分析了网络政治动员与政府回应之间的互动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
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刘武 著《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在对服务和物品的区别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了补充,明确区分了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的概念。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在生产和提供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仅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足以揭示公共服务的本质,还应增加有/无形性这一维度来区别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在借鉴国内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服务领域分类的设想。并重点选取政府服务类、医疗卫生类、教育类、公共交通类和社会保障5个类别的5个行业进行研究。论证了构建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我国目前公共服务接受满意度测评的特点与局限;分析了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前置因素和后向结果,初步建立了行政服务、医院患者、义务教育、公共交通和就业服务5个行业的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这些模型既有共同的结构变量,又内嵌具有行业特点的质量因子。《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采用大样本抽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在辽宁省义务教育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过程中,采用RDD随机电话拨号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GATI)技术,减少了抽样误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分析,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实际调查数据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在分别对5个行业满意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的一般模型,并对模型应用提出了具体建议。《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初步证明了顾客满意度理论及其测量模型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得出的各行业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可以作为评估各公共服务行业和单位服务绩效的指标;所建立的各行业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模型可以为政府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公共交通和就业服务等部门的服务改进提出战略性建议,也可以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模型积累经验。经过验证后的各公共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均拟合较好;除就业服务满意度指数模型外,其他模型各结构变量中感知质量对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最大;顾客满意一顾客信任一顾客承诺一顾客忠诚的路径系数均为接近1的正数,说明满意度的确对这些变量具有较重要的正向影响。顾客期望和组织形象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因为行业不同而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尚待进一步研究。不同行业模型有必要设定具有本行业特点的特殊质量因子,这些质量因子对于感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揭示各行业公共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计算得出各行业顾客满意度指数及排名可以反映各部门绩效的实际情况,结果显示辽宁省和沈阳市各公共服务行业的顾客满意度水平总体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