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公共行政学第五版彭和平 著本书是国内较早出版的公共行政学教材,于1995年首次出版(前三版书名为“公共行政管理”),并分别于2004、2008、2012年出版了第二、三、四版。经过多次修订,本书已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结构,所遵循的思路是,在理论概括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历史和逻辑的研究起点,并按内在的逻辑结构依次展开论述。全书对公共行政学的基础理论、行政主体、行政职能、规范保障、方法手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行政治理模式及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颇具启发性的分析和探讨。本书突出对国家行政组织及其活动过程的基本分析。在立足于对我国行政管理实际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适当介绍了国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全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国内外公共行政领域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本书适合作为公共行政学、行政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及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系统学习公共行政学理论和知识的参考书。
-
城市文化与国家治理皇甫晓涛 著本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主要内容为城市文化与国家治理,基于“文化创意理念”的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理论内涵与发展模式的跨学科研究,对文化再造的新型城镇化模型建构、评估指标与创新体系转型进行了研究。
-
博弈论视野下的区域警务合作研究刘为军 著博弈内生之规则可能是最符合博弈参与者多方利益平衡之结果,但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可能难以等待这种利益的反复磨合,在这种背景下,外部强加制度、政策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以期减少利益磨合的时间。显然,外部强加之制度、政策如能与不施加外界影响之博弈自然发展所形成的规则相吻合,则不失为一种理想制度。为此,警务制度和政策之构建,应尽可能对警务活动博弈进行推演,寻找最具可行性、科学性和制约性的制度、政策体系。
-
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对周晓丽 等 著一、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概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内涵;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现状与表现形式;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危害)二、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理论机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制度与历史原因);三、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现状及困境(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防的必要性;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现状;当前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四、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实证研究——以民族地区Y县为例;五、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防的长远措施(完善利益整合机制,培育社会自治能力;改革和完善政府组织机构;建立并完善政府群体性事件预防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完善拓宽公民的利益诉求渠道;构建群体性事件的法治预警机制);
-
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王燕 等 著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初步构建了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研究的理论框架;二是基于调查分析,针对非正式组织研究提出若干新概念、新观点;三是提出诸多具有针对性的非正式组织治理思想、原则与方法;四是提出了一些关于非正式组织认知的新观点。
-
决策的本质[美]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 菲利普·泽利科 著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著作之一。《决策的本质:还原古巴导弹危机的真相/公共管理名著译丛》原作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冷战时期的关键事件。此经典著作的第二版不仅仅是修订,更是重写:重新解释了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的理论及事件;也融入了肯尼迪录音带及最近解密的苏联文件的信息。第二版提炼了原著中格雷厄姆·阿利森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时期的一些评论和观点。同时也有一位新的作者菲利普·泽利科参与了第二版的撰写,他著有十分畅销的评论著作《肯尼迪录音带》(The Kennedy Tap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 997)。 《决策的本质》(第二版)鲜活地展现了重压之下的决策过程,此书也是**一部尝试解决这一经久不衰的问题的著作:人们如何理解政府的举动?
-
公共行政学吴春华 编《公共行政学(第2版)》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公共行政学是专门研究政府如何有效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规律的学问,是一门新兴而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公共行政的环境、职能、组织、人员、决策、执行活动、保障活动、监督行政与道德自律,以及机关内部事务管理、公共行政的效率与绩效、公共行政发展等问题,为读者深入掌握该学科的核心知识提供指导。《公共行政学(第2版)》可以用于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公共部门的专业培训,还可供公务员和其他行政人员学习参考。
-
人们为什么不信任政府[美] 约瑟夫·S.奈,[美] 菲利普·D.泽利科,[美] 戴维·C.金 著公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度30年来一直在下降。1964年,有3/4的美国人说他们相信联邦政府在做正确的事。如今。只有1/4的美国人持这种看法。对政府的信任度为什么会下降?这种不信任是美国长期存在的对大政府持怀疑态度的一种健康写照吗?不信任是未来治理面临的一个问题吗?《人们为什么不信任政府/公共管理名著译丛》汇集了一流哈佛学者的论文,探讨了不信任的根源。它首先考察了政府当前的范围、政府的实际绩效以及公民对其绩效的感知。然后,它对导致信任度下降的诸多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包括冷战结束、二战后人们预期的提高、经济衰退、全球化效应、人们对政治丑闻的不满以及官僚的无能。本书阐述了有关公众不满来源的种种观点。作者们发现,不信任多半与国民经济状况、全球经济挑战、冷战、笨拙的官僚及行为腐败的政治家无关。相反,他们证实,最有可能的元凶就在我们周围,它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纷争相互影响的混合物,而这些纷争被越来越带有腐蚀性的新闻媒体所激化。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郑德涛,林应武 编本工作文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公务员局)综合管理与培训处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组织编辑,是“广东省公务员芬兰专题研究班”第六期的培训研究论文。学员们用论文的形式,运用所学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芬兰公共管理经验来深入探讨广东公共管理实践,涉及公务员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社会政策和公共治理等各个方面,对我国和广东省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对的诸多公共管理具体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对转变观念、提高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钟海帆 著《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运用社会学、政治哲学、传播学的理论框架,结合管理部门的方针政策和地方实际,从互联网对中国政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运用的角度,梳理和探讨互联网社会治理创新问题。书中多方面探讨了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目前中国互联网存在的种种问题,介绍了互联网治理方面的一些案例和经验,特别是介绍了深圳的一些情况,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