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两河生死劫马晓霖著新华社记者、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凭借其在伊拉克战场上丰富多彩的经历和对中东问题深刻独到的见解,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两河生死劫》一书,生动再现了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所呈现出的复杂的格局变化。中东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能源和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从来就是备受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进入21世纪后中东的军事争端问题,更是成为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标志,对于走向全球化的中国,和走向开放的中国国民来说,不了解中东,不关注中东的局势变化,也是不可能的。和同类伊战的作品相比,马晓霖对于战火稍歇后伊拉克社会各个角落实况的记录,更为从容、详细、准确,其中关于媒体大战的描写和新华社机构内部动作的大量细节的叙述更属于首度披露。回顾美国共达和占领伊拉克的整个过程,关注仍在伊拉克燃烧的战火,留心伊拉克战事内外的各种动向,至今仍然是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应对突发的国际危机,对于中国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性,了解伊拉克和伊拉克人,关注伊拉克的重建过程,对发展和推动中伊关系,也是有着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马晓霖作为中东问题的专家,头脑敏锐,分析深刻,观点独到,判断准确,其学术文章和观点被新华社、半岛电视台、新浪网等诸多知名媒体引用,他的战地传奇经历和优秀事迹业被中央电视台等多方报道。他对伊拉克局势所作出的前瞻性的评述,使得此书稿的内容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
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著该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作者最近10年来在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包括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所做的开创性评介和分析,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解读和思考,以及应用国际政治理论和社会科学方法对具体国际关系现象的实证性研究,反映了一个中国学者的思维方式和学术探索。<
-
国际政治与中国阎学通 著本书收集了作者十几年来的学术文章,围绕国际政治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地整理了国际关系研究方法,旨在推动我国国际关系研究从传统研究向科学研究转变。本书按照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论论述以及对中国安全环境和外交政策的分析和建议的逻辑主题,分为科学、标准与方法,和平、安全与合作,矛盾、崛起与策略三编,并着重突出了国际安全这一主题。作者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分析范式,在研究安全合作问题时,也借鉴了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一些理念。
-
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王逸舟著《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收集了王逸舟博士最近十年的主要论文。它们从不同领域的侧面,折射出作者这段时期研究工作的基本方向。在“全球主义国际关系”的标题下,各篇论作分别探寻了当今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最重要同时又缺乏现成答案的十几个问题,如霸权和平的形成,传统主权观的变革、国家利益再思考,新安全观的界定、非传统安全的范围,生态政治观的效用,多边主义的形态、国际组织的价值,公民社会的复杂角色、个性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国际问题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等等,作为中国当今全球主义国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逸舟教授以此书表达出若干新的取向和旨趣,为学术界的争鸣提供了引人入胜的切入点。
-
战后中日关系史桂芳著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朝着和平、友好、全面合作的方向发展,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本书为了阐述中日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未来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中日关系发展,在写作中力争理清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基本线索,并就各个阶段的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问题详细阐述,注重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避免主观片面性。
-
风起东西洋周宁著13世纪,意大利水手马可·波罗与中国的景教徒列班·扫马,在旅途中见证东洋与西洋的传奇。15 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同一世纪末西方开始了世界扩张。18-19世纪,轻薄无聊、如水似烟的茶与鸦片,竟牵系着不列颠与中华帝国地球两端两大帝国的兴衰关联。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暴侵,由此展现的中西交流与冲突的复杂而危险的格局,关系整整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化运动。从奇迹般的旅行与传说,到竞逐外洋的遭遇与冲突; 从海岸贸易与战争,到内陆分裂与沦陷。此四幕集中表现了中西交通 700 年历史中的冲突恩怨,兴衰坎坷。
-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罗宣著《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作者将传主放在20世纪世界各局的变化和中国、美国政局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作者采取的方法不是一般的考察而是对每一个时期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对家庭教育背景的分析用了一节的篇幅介绍美国的海外传教运动。 书中不囿于我国传统的地鲁斯的评价,强调鲁斯对中美文化教育交流通 ,以及对我国抗日战争和二战所做的贡献。如通过分析传主在抗日战争期间从新闻报道和物质援华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认为“鲁斯对中国抗战事业的胜利是有一定贡献的”。这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采取全面、公正的态度,可谓《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的一大特点。
-
双边外交(印)基尚·拉纳(Kishan S.Rana)著;罗松涛,邱敬译《双边外交》基于作者长期而丰富的外交经验,围绕双边外交这一主题,分目的、机构和方法三个部分进行详细阐释,从而认为常驻使馆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双边外交正在“复兴”。书中运用了大量作者的经验实例,偏重外交实践层面,既可以作为外交学研究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外事工作人员的行动指南。
-
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研究何兰本书从国际安全形势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呼应,回顾、评述了大国关系及其热点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911事件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大国战略的走向,并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建设性思考。
-
国际能源(俄)斯·日兹宁 著,强晓云 主译《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能源外交的定义、内涵和能源外交的政治经济基础,分析了世界能源市场和国际能源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国别、地区和全球的角度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进行了重点回顾与研究。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俄罗斯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跨国能源公司的对外战略与公司外交的特点。目前,不论是国内能源界,还是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界,专门研究国际能源政治方面的专著,尤其是教科书极为缺乏。鉴于当前全球能源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我国能源工业所面临的国内供需求缺口和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挑战,感到通过翻译出版和研究本著作,有利于推动国内深入了解全球能源政治经济,特别是能源外交领域的研究成果、经验与趋势,有利于国内学者了解俄罗斯专家对本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动态,也有利于国内能源界与国际政治经济界的结合与交流,因而出版本书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以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