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双面影人高兰著本书解读近代日本对华外交思想与政策。基于大和民族“双面影人”的民族特质,在外争利权、内兴民生的双重目标下,近代日本在对华政策上采取了两面性的外交举措:一方面在“脱亚入欧”的原则指导下加强与欧美列强的外交协调,实施“瓜分中国”的政策实践;另一方面强化“亚洲主义”的思想内涵,充当欧美列强侵华的急先锋,实施“保全中国”而实质更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罪恶活动。近代中日关系史充满了腥风血雨,悲伧莫名。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吸取历史教训,探索未来良性发展道路,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最深刻课题。本书将为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一面警醒的历史镜鉴。
-
论政治国家主义何新著全书共分为三部分,“个人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各具有特色和有所重点。既有知识工作者转变成基本资源后,对个人和企业将产生何种要求,以及从人的层面出发,去探讨“为何”、“何事”、“如何”管理这三大课题,还有对社会出现的新的趋势、新的现实、新的挑战和机会,作了独到的分析和描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的目标就是要让读者加入成功的行列,成功地管理好个人和企业,将为经理人提供一人行动的方针,带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正如杜拉克所说,期盼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他们的社会、经济与企业法该如何应付未来的挑战!
-
国际战略与新军事变革熊光楷著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有关国家战略形势及新军事变革等方面的论文十四篇。这些文章是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入思考的结晶。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国际战略形势,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第二部分,国防战略与新军事变革,阐述了新形势下中国的国防战略及军事变革;第三部分,国际战略思想,则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及战略思想演变的专题研究。本书对从事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研究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那些关心国际形势及中国国家安全的读者而言,无疑也将带来有益的启迪。
-
外交十记钱其琛 著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国际风云变幻难测,外交斗争纷繁复杂,期间还发生了四次战争。《外交十记》只是从几个侧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做些记述而已。搁笔沉思,感到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突发事变,有时就如自然界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一样,似乎连人类自己也难以预测和控制。自序/2003年3月18日,全国人大换届大会闭幕,我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新老交替,符合自然规律-而且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前进的规律。老干部退下来本身,就可以看做是对革命事业的一种贡献。我已经75岁,超期服役,退下来只想有时间,看些以前想看而没时间看的书,做些以前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今春,兴之所至,曾做五言诗述情,其中有这样两句:“有情叙往中,无官开新卷。”所谓“开新卷”,不一定只是读新出的书,只要是没有读过的书,对我都算是新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希腊先贤,广场辩论,文、史、哲、传记、回忆录、都是人类智慧。像英国科学家霍金《时间简史》这样的“天书”,虽然难懂,读了也启发思想。人们常说要改造世界观,看来,还要改造宇宙观。宇宙之大,无边无尽,万物自有规律,人不应被自己的经验和思想的束缚。再说“叙往事”。我从不记日记,这是年轻时七年地下党工作养成的习惯,不留片纸只字,一切只凭记忆。从上世纪80年代始到新世纪初,这20多年的中国外交,确实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走过了不平常的道路。作为参与者,回顾起来,往事历历在目,一些亲身经历的场景,犹如电影中的特写特镜,在脑海中不断萦回。现在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平实白描地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真实准确,非史非论,故称之为《外交十记》。是为序。
-
外交十记钱其琛 著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国际风云变幻难测,外交斗争纷繁复杂,期间还发生了四次战争。《外交十记》只是从几个侧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做些记述而已。搁笔沉思,感到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突发事变,有时就如自然界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一样,似乎连人类自己也难以预测和控制。
-
美国的欧亚战略与中南亚五国王鸣野 著本书主要写到了:美国的欧亚战略、冷战后美国的国际战略目标、美国的欧亚战略、美国欧亚战略中的乌兹别克斯坦、战略环境、国家目标、国内政治、地区性因素、乌兹别克与美国及北约的关系、美国欧亚战略中的哈萨克斯坦、美国欧亚战略中的伊朗、美国欧亚战略中的印度、美国欧亚战略中的巴基斯坦、美国欧亚战略中的土耳其等。
-
国际关系中的思想流派(美)肯尼思·W.汤普森(Kenneth W.Thompson)著;梅仁,王羽译通过本书作者勾勒了美国学术界中各种有影响的重要观点,尤其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怀疑主义的相互关系。作者还集中阐述了这些主要思想流派中重要而尚未解决的问题,论及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外交政策争论。作品深入而不难懂、简明而不落俗套,对于了解国际关系学的学术史大有助益。肯尼思·W·汤普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威尔逊政府管理和外交事务学院教授,创立并领导了弗吉尼亚大学米勒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其著作主要有:《国际思想大师》、《国际思想之父》、《国际关系中的思想流派》以及《政治与外交中的传统和价值观》、《政治现实主义与世界政治危机》等。该著通俗易懂地描述了美国较早时期的三个国际关系思想流派——芝加哥派、耶鲁——普林斯顿学派和哈佛学派,重点在于评述这三大学术流派对国际关系进行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并评价了每个学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贡献,其中包括汉斯·摩根索、昆西·赖特、阿诺德·沃尔弗斯、莱因霍尔德·尼布尔、乔治·凯南、保罗·尼采等人。作者勾勒了美国学术界中各种有影响的重要观点,尤其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怀疑主义的相互关系。作者还集中阐述了这些主要思想流派中重要而尚未解决的问题,论及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外交政策争论。作品深入而不难懂、简明而不落俗套,对于了解国际关系学的学术史大有助益。
-
敌对与危机的年代戴超武著戴超武同志关于20世纪50年代台湾海峡危机和中美关系的著作即将出版,这是值得为之高兴的一件事。开始,这是他在南京大学做国际关系史博士后研究时的选题,完成了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研究,之后又经过几年的努力,范围扩大到了第二次台海危机,形成了这部关于1954~1958年间围绕台海危机中美关系的比较完整的专题著作。人们常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通常较为严肃的历史著作而言,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研究者能够利用此前所不能获得的材料,进一步辨析历史的真实过程,对原来已知的历史内容加以补充、订正或者更新,因而他的著作往往体现出他所处时代对这段历史的客观性描述。二是研究者本人研究的理念、方法,受到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学术思潮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使他对所研究问题的看法以及得出的结论也往往超越过去的陈说,从而反映出一种当代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我想这也许是历史研究之树所以能够常青的一个原因。无论从上述哪一层意思讲,戴超武同志在这项研究中所做的努力都是有贡献的。作者阅读了大量中、美双方外交文献及相关资料,这些年来解密公布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等文件以及已知的中国方面文件自不必说,而且包括散见于各种出版物中的新材料,尤其对中方有关文稿、年谱、回忆录几乎没有遗漏的搜罗和系统梳理,这在尚无完整中方档案公布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意义的,显示了作为一位中国学者在掌握资料方面的某种优势。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作者显然力图避免传统外交史研究的弱点而运用国际史研究的视野,人物、事件、政策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国际国内因素的交织影响,都被有机地放置到那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和整体图景中加以分析。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两次台海危机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演变非常熟悉,尽管并非一定按美国外交史学中的所谓“传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来划分,但也正是在检讨了大量已有成果之后,作者提出了他对这段历史的独特理解。因此可以说,这一专题著作重新展现了两次台海危机以及中美关系互动的全过程,是中国学者在中美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成果。众所周知,两次台海危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发生的。冷战所表现的国家间关系的状态,在国际关系史上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在现在的国际关系历史编纂学中,“冷战”一词的使用是专指20世纪中后期以美、苏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对峙为格局的和平状态。在这么长的一个所谓“冷和平”时期里,各个地区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总的格局的制约,与此同时,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态势却又是特殊的,在其中起作用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与欧洲情况相异的是,二战后东亚地区国家正在走出过去长期受外国列强侵略和压迫的历史,追求民族自立自强和国家统一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它们在自身条件下采取了各种道路或形式来进行探索和实验,如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中立主义等。美国为了保证对战后世界事务的控制和对苏争霸的需要,企图阻遏东亚地区的新兴国家和力量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它的政策轨道,这就使自己站到了历史进步潮流的对立面。这是战后在东亚地区国际性危机频发、甚至导致局部热战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我们承认美国作为二战后第一超级大国对东亚事务的影响力,但它借此来压制和消除该地区异己的新兴力量显然是一个错误,这种影响力在其意识形态和遏制战略的支撑下被过度滥用,导致了它在东亚屡遭困境和失败。在东亚的冷战经历中,两次台海危机和在此前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一样被列为重要的事件。对中美两国来说,这是一个敌对和危机的年代;而两次台海危机,则可以说是那个年代中美关系的典型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内和平建设的顺利进行自然成为最主要的目标。然而,美国拒不接受中共在中国取得政权的现实,而且在其决策者的理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构建成比苏联更可怕的威胁。因此美国政策的目标大致上包括:致力于消除中共在大陆的统治,其途径是通过支持台湾国民党政权加以取代,或实行高压的所谓分裂中苏的“楔子战略”;建立和控制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安全体系以组成反共屏障,保持“太平洋岛屿防御链”的完整;在不能改变中国大陆现状的情况下,为以后谋求制造事实上的“两个中国”作铺垫。这种中美双方政策目标上的根本对立,决定了两国在台海危机中激烈冲突的强度。如何处理中国东南沿海岛屿问题是两国决策的关键,虽然双方都采取了战争边缘政策,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决策失之僵硬、冒险和缺乏弹性,以致到了计划动用核武器的地步,相反中国领导人的决策基本上保持了张弛结合的灵活性。在围绕两次台海危机而展开的国际斗争中,中美两国外交的性质表现出鲜明的不同,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中国的革命外交同美国的强权外交之间的大较量。时序的更替已经把当年的惊涛骇浪推到了历史的记忆中,中美两国也早已跨越了隔绝的鸿沟。但是,台湾问题至今仍然制约着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台湾问题本来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而且,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任何现状的维持只能是权宜之计,这个问题也不能够无限期拖延下去了。戴超武的新著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个敌对和危机年代中美冲突的模式及其本质,鉴往而知今,从中得到教益。特为之序。
-
中国国际战略倪健民,陈子舜著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解体,使国际战略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在这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以国际战略家的非凡洞察力和宏伟气魄,始终注意观察国际上的风云变幻,把握国际形势发展的全局。江泽民同志对国际问题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和由此而形成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有关中国国际战略的调整、探索与经验总结的理论成果,是旨在最有效地实现中国国际战略目标的全局性谋划,是指导我们把握国际战略斗争规律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行动纲领。
-
反恐陷阱(美)迈克尔·帕伦蒂(Michael Parenti)著;贾宗谊译《反恐陷阱》对“9·11”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和含义作了精辟有力的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袭击事件?应当归咎于谁?谁利用了这场危机?后来的事态发展对谁造成了损害?为什么他们仇恨美国?作者对这些问题作了回答。他探讨了今天的宗教狂热、阿富汗隐蔽的历史和美国领导的全球化进程。这种全球化进程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陷入贫穷,引起他们的愤怒。作者对“9·11”袭击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宗教势力作了深刻敏锐的剖析,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怎样才能防止未来的恐怖主义和挽救民主制度。作者还专门为中文版加写了“打伊拉克: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