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地中海南欧七国联盟王战 刘天乔 张瑾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于2016年9月9日在雅典宣布成立欧盟地中海南欧七国联盟,也称地中海七国、南欧七国集团或欧洲七国。它是非正式对话机制,2017年元月28号里斯本,同年4月10号马德里,2018年元月10号罗马举办峰会。会后,七国用一致声音提出“地中海视角”和7国的独特诉求,旨在促进七国经济振兴,加强欧洲边境安全和管控难民危机,防止英国脱欧后的欧盟分化。从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来,欧洲经济增长滞涨,欧元区债务危机加重;政治方面,反欧盟的极右势力抬头,尤其是英国脱欧和难民问题加剧了欧盟内部的矛盾,造成某种意义的分化。地中海南欧七国联盟的成立并不意味着欧盟的分裂,但确实首次以抱团的形式公开了欧盟内部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分歧,并强烈呼吁欧盟关注自己的诉求,初步形成一股欧盟内部的制衡力量。
-
土地与政治约瑟夫·汉隆,特雷萨·斯马特自1890年罗德斯的英国南非公司在津巴布韦建立殖民统治以来,土地一直是影响津巴布韦政治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土地占有的不平等是导致津巴布韦民族解放斗争的重要原因,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后,穆加贝政府虽施行了土地重新安置计划,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广大黑人土地很少或没有土地的现状,并由此而导致了2000年的“快车道”土地改革计划,白人的大型商业农场被黑人占领和瓜分。此次土地改革导致津巴布韦短期内农业生产甚至整个经济的严重下滑,以及与西方关系的严重恶化。从2000年到2010年,国际社会出版了大量关于津巴布韦土地改革的著作,基本都是对其加以批评与谴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改革后以小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奏效,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慢慢恢复到2000年以前的水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Joseph Hanlon、Jeanette Manjengwa和Teresa Smart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出版了《津巴布韦收回了自己的土地》(Zimbabwe Takes Back Its Land)一书。该书基本肯定了津巴布韦“快车道”土地改革及其所带来的成果,认为其不但有助于扩大津巴布韦土地的耕作面积和提高农业生产率,更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调高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等,因而其出版之后,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从一定程度上了为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进行了平反。之所以申请出版该书,原因有三:其一,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长期友好,这种关系特别在津巴布韦于2002年遭受西方制裁遭受了西方国家的不少指责,本书的出版有利于改善津巴布韦的国际形象,从而也有助于为中津关系正名;其二,目前关于非洲的农业发展,国际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实行大农场的现代农业模式,二是实行小农户的传统农业模式,近年来,西方寡头性农业综合企业所推行的以大农场、杂交种子、化肥和农药等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广受批评,而津巴布韦土改后的小农农业发展为则后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其三,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前往津巴布韦从事粮食作物生产和经济作物订单农业合作,本书的出版,可为这些企业提供大量有用的背景资料和信息。
-
新世纪地区安全危机及其治理刘鸣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大国间直接冲突的可能性正在逐步缩小,但各种地区性安全难题频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乱局、叙利亚内战、乌克兰危机、埃博拉病毒、“伊斯兰国”、“博科圣地”……,各种地区危机与冲突层出不穷。在一些地区,危机和紧张获得了较好的管控。在另一些地区,危机却上升为地区性冲突,并引发了域外大国或国际组织的介入和干预。这些安全难题和困局呈现出新老因素交织、地区性因素与全球性因素联动的特征。如何实现对这些安全难题和困局的管控与治理,是维护全球和地区两个层次稳定与安全的重要路径。本书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于2015年10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第七届上海全球问题青年论坛的论文选集,以“新世纪地区安全危机及其治理”为主题,汇聚全国多地的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围绕“安全危机治理的理论思考”、“大国协调与区域安全治理”、“亚太地区危机与管控”、“人道主义与对外干预”、“中东、中亚的安全危机与治理”等具体议题展开讨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将此次青年论坛的入选论文结集出版,既是对会议成果的集中总结,也是对当前国际问题研究领域青年学者研究水平的集中展示。本论文集有助于研究者和青年学生把握新世纪以来地区危机的发展与管控问题。
-
北大中东研究2018年第1期林丰民本集刊由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组稿,内容主要涉及中东地区历史、语言和文学。一年两期。本期侧重于中东文学和历史。主要文章有:《当代埃及小说中的南方地区》、《对卡德尔?阿卜杜拉小说的文化解读》、《帕慕克与土耳其当代文学》、《伊斯兰教中有关禁止造像绘画问题的讨论》、《阿拉伯国家与“艾森豪威尔主义”》等。
-
外交学院2017年科学周论文集秦亚青,夏莉萍《外交学院2017年科学周论文集》介绍了外交、国际关系,政治、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化,教学、管理等五部分的内容。
-
中东研究2018年第2期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中东研究(2018年第2期 总第8期)》共计12篇文章,分为特稿、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宗教与社会问题、埃及史研究4个栏目,对学界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
-
当代中印关系研究叶海林本书系作者长期从事印度外交与中印关系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理论研究和战略分析并重,聚焦亚洲两个快速发展的大国之间的互动,并以此为案例研究国际关系领域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理论问题,既崛起国如何应对来自次要战略方向挑战的问题。全书总论部分是作者对中印关系问题常年思考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全书内容的凝练与概括。全书共八章。第一章梳理了学术界近年来对国际体系变动与中印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做了述评。第二章讨论了印度洋地区的战略态势,以此作为进一步讨论中印关系的地缘基础。第三章解构了中印关系所涉及的各个维度,并对中印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定性。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讨论当前中印关系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即领土问题和印度与“一带一路”的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不仅是中国相关学者一段时间以来的研究热点,也是政策制定部门与执行部门关注的焦点,对于解释中印关系的性质、判断中印的关系走向具有关键意义。第六章分析莫迪政府的对华战略与策略,梳理“问题外交”的内容、手段,并评估其政策效果。第七章关注中印关系的国际因素,研究美国“印太”概念与印度对外政策的关联与互动。第八章是全书的重点,试图以中印关系为例,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界一个被相对忽视的问题,即崛起国应该如何应对来自次要战略方向的挑战,试图实现理论创新,并提供作者认为适宜的战略与策略选项。
-
国际投资争端的全球治理高臻在国际投资争端领域,通过ISDS仲裁机制,建立一套被各国所普遍接受的、统一的全球治理的规则和标准是不是可能的?如果可能,它是如何被制定的?如果不可能,这一体系又是如何实现治理的?《国际投资争端的全球治理》以质性研究为主,通过对国际投资争端治理体系中国家和仲裁庭之间互动的刻画分析和展现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全球治理的演化。作为早从治理视角研究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的学术研究之一,本项研究试图为解释全球治理现象提供一种新视角;为涉及中国的国际争端解决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总之,具有一定学术和现实意义及出版价值。
-
非洲农业的转型发展与南南合作刘海方,宛如,刘均本书相较以往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前面对于非洲农业本身成长变迁的纵向背景和国际上各种介入方式的横向分析的背景铺陈,为中国对非农业合作案例的分析提供了客观、平衡的分析框架,避免了一厢情愿对溢美对中国在非农业合作的实践案例,也通过参照横向广泛的“他山之石”以及深入的非洲本土情况的长时段分析,更好地为中国的当下农业合作实践提供参考指南,特别是以国别、而不是中国企业为主体的案例分析方式,容易发现在对非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国情、文化和制度的结构性原因,从而对政策决策者、企业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对于从综合视角从是非洲研究的学者也具有方法论和理论以及材料方面的价值。本书共中英文两个部分,英文为中文部分的对照译文。中文部分分为三章:非洲农业的*发展与内生动力、新兴市场国家对非农业南南合作以及中国对非农业合作的新型实践。其中非洲农业的*发展与内在动力这一章包括:农业在非洲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农业发展与国际政策、非洲的城市农业、津巴布韦土地改革以及解析赞比亚农业发展框架及其对小农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对非农业南南合作这一章包括:兄弟齐心?巴西在非洲的贸易、投资与合作;巴西在安哥拉卫生与农业领域里的男男合作;国内机制和南南利益;非洲崛起叙事与农业发展。中国对非农业合作的新型实践包括:从援助到开发:中非农业合作的支持体系研究;安哥拉的农业发展和中国的角色;中国在赞比亚的农业投资现状分析;津巴布韦农业国际合作与中资企业的粮食作物种植;中国与肯尼亚农业合作现状和除虫菊投资案例启示;中国农业“走进非洲”的机遇与挑战。
-
制度的逻辑曹沛霖本书主要摘编和增补了曹沛霖先生近十多年来的学术论文、随笔、访谈以及在部分学术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