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美国经典外交文献选读王波 著《美国经典外交文献选读》以不同历史时期美国主流外交思想为主线,精选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外交文献作为研读文本。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原汁原味的原始英文外交文献,帮助读者了解和熟悉美国外交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深刻理解美国重要外交原则的具体内涵及背景,指导读者对美国外交思想和对外政策有较深入的研究。这部教材可供国际关系专业、外交专业、美国史专业、政治学专业、英语专业等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相关专业研究生作为专业课教材使用,或供希望通过研读原汁原味美国外交文献来深刻理解美国不同历史时期主流外交思想以及提高相应专业英语技能的读者使用。
-
当代中印关系的历史与未来陈宗海,马加力,胡仕胜,张雷,余忠剑 著本书包含序言、绪论、第一章中印发展简史与当代关系、第二章当代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第三章当代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第四章当代中印关系中的经贸问题、第五章面向未来的中印关系、参考文献和结语共九个部分。 本书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发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缘起,并弘扬其现实意义;二是促进中国划定与所有邻国的陆地疆界,营造安邻睦邻的周边环境;三是以点带面地把握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突出周边外交的首要地位;四是服务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是促进当代中印关系健康发展,中印同时复兴迎接亚洲世纪。
-
近代中俄关系史研究陈开科 靳会新 著2017年8月26日上午,由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俄罗斯学刊》联合举办的“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年会暨‘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山大学、国家档案局、中央党史研究室、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中国*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辽宁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河学院、牡丹江学院、黑龙江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约七十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就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中俄美关系、中朝关系、共产国际、十月革命、“一带一盟”对接、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安全困境、中东铁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会议精选优秀论文40篇,编辑出版《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第四辑)论文集,以反映中国中俄关系史学界对中俄关系史及中俄现实关系等问题的*新研究成果。
-
从理论到实践周加李 著礼宾礼仪既具有国际性也有民族性,外交礼宾礼仪尤其如此。中国作为新兴的大国,对外交礼宾礼仪进行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不仅对于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会促进中国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外交学院周加李老师主编的《从理论到实践——外交礼宾礼仪研究》一书,不仅将从理论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外交礼宾礼仪的发展,同时也别具一格的穿插了外交从业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说明,生动有效地在建构外交礼宾礼仪理论框架的同时进行了翔实的理论剖析。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书籍邀请了国外数位外交礼宾礼仪专家,就自身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对外交礼宾礼仪进行了阐述。这也是首次国内书籍收录了国外专家对外交礼宾礼仪的理论探讨。这本书不论是对于外交礼宾礼仪的研究者,还是外交礼宾礼仪的实际操作者,都是大有裨益的。
-
国际关系视野下的难侨救助问题研究朱鹏 著《国际关系视野下的难侨救助问题研究》以时间为序,着重研究1918—2017年历届中国政府救助海外难侨的具体过程及其所涉及的靠前关系。全书分四章,探讨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新中国政府救助印度被拘难侨、印尼“排华”与中国政府对难侨的救助,以及21世纪中国政府救助海外侨民的重要行动相关的史实、背后所涉及的靠前关系,阐述中国政府如何在当地动荡的局势下保护与救助深陷困境的海外侨民,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张清敏 著《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一书基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最近40年演变历程,内容包括对外开放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广泛建立伙伴关系,推动国际关系多极化;抓住战略机遇期,开创外交新局面;构建立体布局,彰显大国特色四方面内容。全书以前言、结束语及24章的篇幅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成就及经验。
-
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知识结构要素与实践功能杨守明 著《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知识结构要素与实践功能》基于“知识”和“知识实践的权力功能”视角对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与实践进行研究。书稿首先阐述并界定相关核心概念,概述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的体系框架、知识构成及其实践的权力功能,从而建立整体研究框架,确定具体分析视角,继而展开关于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研究及其实践的研究,不同类别的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进行分析和认识,论述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在“一带一路”的建设方案与实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践、全球治理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基于上述阐述,书稿对新时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研究,并得出新时代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话语具有真、善、美属性的结论。
-
中东研究2019年第1期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著《中东问题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该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因此,本集刊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对外政策分析张清敏 著对外政策、国际关系和外交有区别也有联系。作为不同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其中,对外政策研究有不同的维度,相互之间逻辑关系清晰,但分析性研究是核心。 《对外政策分析》按照层次分析方法,选择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概念模式,探讨不同变量影响对外政策结果的机制:与传统把对外政策决策看作单一行为体理性选择的过程有所不同,个人层次的分析挑战决策者是理性的假设,借助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决策者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方式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政府层次的分析挑战决策者是单一行为体的假设,借用组织过程、官僚政治和小集团思维等模式,探讨政府运作方式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国内政治层次的分析,把政府合法性作为国内政治的核心,探讨国内政治因素影响对外政策的路径和结果,以及内政与对外政策互动的逻辑;国家层次的分析关注国家的物质、精神和政治特性以及它们所塑造的国家角色概念和国家身份认同对政策结果的影响。 对外政策分析在超地域和学科局限性,试图架起沟通国际关系理论、地区和历史研究以及对外政策实践者的桥梁。这种趋势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的发展相向而行,为对中国对外政策进行分析性研究提供了工具,也为建立对外政策分析的普遍理论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提供了契机。
-
大国外交何英 著本书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西方理念之争及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个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在政治层面,本书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核心,修正了摩根索“权力政治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学说,从根本上突破和解决了国家的强大与权力的欲望之间的难题,权力*次和国家的发展脱钩,这是对以往所有政治学说的重大*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还彻底突破了“修昔底德陷阱”为代表的西方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证明新旧大国之间并不一定只能发生冲突甚至战争,也可以和平共处。本书还用建构主义观念对身份和利益的建构理论分析了当前的中美关系,指出“领导者和救世主”观念构建了美国的霸主身份,“集权和专制”观念构建了中国的威胁者身份,观念的差异更有可能促使中美走向误解和矛盾的边缘,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其次,在经济层面,本书认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意义,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拓展以及从经济自由主义到经济民族主义再到经济世界大同的理念延伸。“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视公平公正平等互利合作的理念,消除了着眼于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代表的经济民族主义,包蕴着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世界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绝非西方的“马歇尔计划”,而是呈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崭新的经济发展之路,强大后的中国绝不会像历史上的那些传统帝国主义国家那样走上侵略扩张的经济霸权老路,只会成为世界各国的福音。再次,在文化层面,本书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全球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平等,说明了文明可以互相融合和包容,并非是亨廷顿所说的冲突,反映了儒家文化和文明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和平包容特质。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僵化地看待历史的发展,忽略了资本主义本身所难以克服的痼疾。在马克思看来,文明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文明交往史,世界历史是动态的、不可逆的、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历史从来不会被终结,只会被更好的文明和制度不断*越,资本主义一定会被共产主义制度战胜和*越。*后,在哲学层面,本书认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把老庄思想等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相互依存理论等中西理论进行了结合并作了当代诠释,认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同时,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否定了人类社会的霍布斯无政府状态的冲突性,以及洛克的有限合作社会的矛盾性,也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罗尔斯的正义社会及康德的理想社会,而是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世界大同观点的进一步细化、升华和完善。总之,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高和突破,是中国国力不断提升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对外交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体现了中国外交从内敛和区域性逐步走向外向和国际化的趋势,打破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固有理念和模式。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应允许有多样性,而一个日趋自信的中国需要更多智库和与西方相抗衡的理论支撑。本书重点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西方理念之争,这也是本书*重要的内容之一。中西方理念之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西方认为,中国要改变世界秩序、挑起冲突、称霸世界;中国非西方的异质文明是冲突之源,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难逃“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与西方之间是零和博弈,中国之所得即为西方之所失。因此,西方一定要遏制中国的崛起。中国的观点则是,中国一直深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等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用以和为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民为本、合作平等策略处理对外关系。二是西方认为,世界历史发展是相对静态的,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后终点,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先进的,没有制度可以*越,社会主义在20世纪暴露出的弊端证明它一定会被资本主义*终完胜。中国的立场则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平等,文明应互鉴互赏,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应允许有多样性。本书认为,中西方上述理念之争的实质和根源是中国经济上*常规的发展和政治上独特的理念、模式及军事上飞速提升的实力让西方恐惧,而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对世界其他文明的影响能力也让西方恐惧,另外,西方现有理论根本无法解释中国的发展并陷入理论焦虑和恐慌。本书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构建: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构筑中国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应纳入立法和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加强国家形象宣传;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文化传播,进一步加强孔子学院和熊猫外交等文化对外传播途径,加强和沿途沿路各国的文化交流及相互理解,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打破西方文化价值观一统天下的格局;加强与西方国家的沟通,*越文明冲突论,求同存异,力争双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扩大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朋友圈,创造和坚守新颖的中国理念、智慧和方案,构建公正的全球价值。本书*后的结论部分,提出了三个需要反思的问题:一是我们自身强大了,更应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小国穷国的关系,应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二是西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质疑也必须正视,虽然我们不可能彻底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但至少应该通过我们双方的努力尽可能缓解和消除西方对我们的误解,让我们的崛起征程上遭遇的干扰和压力能少一点;三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应始终保持清醒,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我们做得对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外来压力都应该坚持下去,走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但西方对我们中肯的批评我们也要虚心接受,这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本书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法、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中美关系为主要案例支撑,梳理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四个方面的内涵,并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视角和观点,特别是将孔孟之道和老庄思想与西方理论进行比较,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罗尔斯的正义社会及康德的理想社会、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世界大同进行比较,既具有历史的广度,也具有历史的深度,提供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崭新理念的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视角。笔者多年来持续关注传媒话语权、文化软实力、建构主义等问题,并将经过多年深入思考的观点及困惑融入了本书的写作中,若能对当前学界“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相关研究有所帮助,实乃本书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