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全球要事报告2019-2020王宪磊 著《全球要事报告(2019-2020》的主报告“全球大势”是主编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等的体会,在各个专题报告和历次“大事要事研讨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各位作者和专家集体智慧的汇集。各个专题报告的观点,凸显了年轻的博士、博士后们的原始创新观点和思维。中国视角、全球视野,对大事要事深入研判预判的新理论新方法。若把各个报告连起来阅读,学养深厚的读者们会聆听到新时代的“全球大势”、看到全球的“全球大势”,这对如何“下好先手棋”和怎样发挥好“临门一脚”功夫给予智慧上的启迪。
-
中欧关系70年大事记钱小平 著《中欧关系70年大事记》以编年体大事记方式,从历史的角度记述了70年来中欧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涉及欧洲众多国家,兼顾欧盟有关各个区域组织,内容涵盖中欧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及科技等各个方面;便于人们梳理巾同与欧洲国家关系发展的脉络,认识中国与欧洲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而归纳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规律,以便把脉未来相关政策走向。
-
文化冷战与认同塑造翟韬 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当时中美对抗的形势之下,美国很担心东南亚华人华侨成为当地社会和新独立国家产党力量的急先锋和“第五纵队”,所以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群体投注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和行动,主要依靠宣传文化手段来争夺当地华人华侨人心,期望使其心向“自由世界”。冷战时期美国对华人华侨宣传是美国对外心理战很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对该问题的研究对理解当前的中美关系和大国竞争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话语建设研究王磊 著本书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磊主编,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研究丛书的成果之一。本书主要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相关报道为语料,选取了关于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国际电影节、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大兴国际机场、2022年冬奥会、中关村科技园、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等在北京举办的活动的相关话语,运用语篇历史研究方法,结合北京市相关部门话语传播的成功经验,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话语建设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北京如何在话语建设和话语传播方面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推动北京国际城市形象传播,提高城市影响力。
-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刘波 著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是参与全球化的先锋力量,北京作为中国超大型城市,正努力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0)》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主编的年度发展报告,内容力求思考与回应北京城市国际化前沿热点与焦点问题,把脉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趋势,顺应全球化下国际大都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发展报告既关注关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历史方位和内在规律等问题,也体现平台建设、路径选择等主题,以期实现城市行为体首都北京与国际其他行为体之间的多向度比较研究。报告围绕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研究专题,共设六个板块。“城市外交”板块主要探讨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外交配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贸会展”板块主要探讨城市经贸会展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未来趋势、品牌建构以及国际城市会展比较等。“文旅形象”板块主要探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过程的软实力因素,以及北京城市形象与品牌建设。“服务设施”板块主要探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设施以及其他国际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经验。“组织管理”板块主要探讨京津冀三地在建设世界城市群过程中,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架构。“2022年北京冬奥会”板块主要探讨2022年冬奥会赛事筹备组织工作,以及国外体育城市发展情况。
-
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及其批判乔贵平 著自由主义式民主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民主理论。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建立在个人权利、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和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三大基石之上,是以政治平等、法治、分权与制衡为基本原则,以代议制民主为主导模式的一种有关国家权力的恰当范围与限度的政治理论。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本选题从民主理论的角度对自由主义式民主进行了系统研究,彰显其特征,分析其本质,认识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其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启示。西方国家极力宣扬自由主义民主是现代最理想的民主模式,并凭借它们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强行向世界推行其民主政治模式,力图把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式发展轨道。这对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与理论的建构形成极大的威胁和侵蚀。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已成为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自由主义民主观作为研究的核心,对于认识其一定的合理性,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并破除对自由主义民主的“盲目迷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由主义所反映的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而对西方当代文明的政治基础及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评价。
-
国际贸易治理与变革张蕴岭,张丽娟 著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国际贸易治理体系建立、发展与变革的学术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张蕴岭先生的序言,对国际治理问题做了概述。在本书的十章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等机构的十余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国际贸易治理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对中国的角色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全书具有议题高端、内容前沿、论证综合的特征,基于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凝聚新共识和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治理体系的写作构想,可谓国际贸易治理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集大成之作。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徐蓝 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8辑)》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旨在为从事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8辑)》有专题研究、二战史研究、研究生论坛、宣传与公共外交史、档案文献、法国与冷战、书评和学术动态等栏目,涉及美国原子能国际管制政策的出台,二战后日本国家身份的转换,占领时期美国对冲绳的文化政策,英国国家档案馆有关二战档案的收藏状况和获取途径,苏联和东德安全部门关于1983年大韩航空007次航班空难事件的会谈记录,20世纪上半期英法对中东的争夺及其影响等内容。
-
东盟国情报告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编《东盟国情报告(2017-2018)》由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学中国一东盟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共同编撰,编委会主任由梁淑红教授担任,编委成员包括广西大学中国一东盟研究院10个国别研究所所长、副所长,主要作者由10个国别研究所所长、副所长以及研究人员共26人组成,包括菲律宾所所长缪慧星博士、文莱研究所所长罗传钰博士、印度尼西亚研究所副所长常雅丽博士、马来西亚研究所副所长毛薇博士、新加坡所副所长陈才建副研究员、泰国研究所所长岳桂宁教授、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陈瑶雯博士等。
-
一带一路蓝皮书柴瑜 王晓泉 任晶晶 王晨星 著本报告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国际合作篇、国内区域篇、专题篇五部分。总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以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为目标。“一带一路”倡议不同于既有的国际经贸合作机制,其开放性是加强参与国家经贸联系、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基本力量。“一带一路”的开放性有助于参与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满足经济发展的差异化需求,促进经济的内生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对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的路径模式。分报告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产能、科技、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国际合作篇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中亚、西亚、南亚、非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现状。国内区域篇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广东、吉林、辽宁、安徽四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和实施的情况。专题篇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合作、重大规划及项目风险、民心相通、国际舆情等领域的合作现状与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