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顾保孜撰文;杜修贤摄影一本书,一段历史,一百张照片。红镜头摄下的永恒的瞬间之外的不为人知的故事……毛主席身上的灰色中山装掩盖不住他诗人的浪漫气质,明明是笔挺的毛料服装,他这么一穿,什么样都没了,松松垮垮的耷拉在身上,把每个细节都勾画了出来。杜修贤看见,他一个口袋盖掖在口袋里,另一个盖则一半在里一半在外;衬衣领口的扣子没扣;袖口敝着……不过,在杜修贤看来,眼前有的毛泽东比心目中的毛泽东更有魅力,他活生生的叫人感到真实可信可亲。特别是他对生活细节的粗略,使他更像个男子汉,尽管已是老人,但男子汉的魅力丝毫不减。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能够看到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照片,尤其是生活照片,大部分出自杜修贤之手。杜修贤用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政坛中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也记录下了生活中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些照片以及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都有杜老充满感情的回忆,既满足了人们对于老一辈领袖工作和生活细节的好奇,也给了读者一个全新视角,让大家能够从一个平常人的角度去了解和理解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生活、工作和情感。
-
灰村纪事朱凌著这是一部直面中国草根民主之“痒”的长篇纪实报告。真实、有趣、有力。一部用精彩的故事揭示新生的草根民主遭遇千年官场潜规则之后的种种不适的书。一部用鲜活的故事对草根民主提出法律建言的书。这是一部关于我国当代农村基层民主——村民自治重要话题的图书。全书分“选举秀”、“夺印”、“官司”、“免职”、“故事还在继续”五章,作者以纪实的手法,同时辅以开阔的背景材料与相关的学术观点。对农村近十年来的民主化进程及其遭遇的阻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透视与描述,既有较丰富的社会启发意义,又有较强的可读性。书末所附有关资料,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
红镜头中的周恩来顾保孜撰文;杜修贤摄影杜修贤从20世纪60年代起,成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专门摄影记者,拍下了无数精彩而珍贵的历史瞬间。红镜头中的瞬间带给我们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宽厚而严谨的总理;而杜修贤,那个用红镜头捕捉了这些珍贵的瞬间的人,还用他感性的记忆带给了我们瞬间之外的真实。红墙女作家顾保孜用细腻的笔触将杜修贤的回忆变成了优美的文字,让我们用平常人的心去感受,去了解红镜头中的周恩来。 本书以这些照片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共和国第一位总理的政治和外交生涯。同时摄影者本人因其独特的工作性质,而能更真实地看到总理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感性和善良、宽厚和严谨,从红镜头中更真实地描摹出总理的高大形象。 有关领袖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个历久而不衰的话题。当年的《红镜头》用生动的照片再现了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群相,包括他们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时过7年,当年为《红镜头》提供照片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专门摄影记者杜修贤,重新整理自己亲手拍摄的老照片,精心挑选出当年专门为毛主席和周总理拍摄的工作和生活照片,隆重推出红镜头系列之领袖专题:《红镜头中的毛泽东》、《红镜头中的周恩来》。
-
邓小平理论辞典李长福主编本书是一部研究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工具书,书中集中收集了多位理论界专家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心得成果,所选条目包括邓小平理论中诸多领域的诊断,还涉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较好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
1983火传鲁著青春是一朵花开花谢的忧伤,新浪2004超强人气小说。成长是一种说不出的痛……《1983》是一部让人流泪的作品,它描写了一群边缘少年的街头成长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成长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他们渴望关怀,渴望与“好”学生有着相同的待遇,然而父母,然而学校,然而社会,给予的总是那么少……——《此间的少年》江南。这是一本描写青春成长的小说,这是一本叫做《1983》的小说。这是一本出生在80年代的人应该看的小说……——《愤青时代》胡坚。
-
禅的故事明空编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禅的核心,要求人们超越语言文字,透过种种现实存在去把握宇宙人生的真谛。但“非言无以传”,历代杰出的禅师还是留下了一些方便参悟的公案、禅话和禅诗。本书从大量有关禅的文献中精选了近500则经典禅理故事,语言清新流畅,文字典雅别致。书中每一则故事都充盈着佛教智慧,隐含着人生真谛。我们在这里遇到的禅师,不再是身似枯木、心如古井的苦行僧,而是风流潇洒、超然物外的智者。他们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令人拍案叫绝,回味再三。而他们遗世独立的大智大慧,又让人望尘莫及,神往不已。如果说,异化的心灵如同荒漠,禅就如同清风甘泉,当头棒喝,能让读者保持着觉醒,获取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启示。茶余饭后,闲暇之时,随手翻阅几则禅门故事,品读几首禅诗,既能缓解劳顿,又能启迪智慧,不亦快哉!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叶永烈著本书是收录“叶永烈精品书系”的“红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领袖是党的旗帜,革命的舵手。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二一年诞生后,到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这十四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六个领袖,即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直至遵义会议,才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这是历史的选择。因为毛泽东坚持武装斗争,创立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运用,游击战术和运动战术挫败蒋介石的多次’围剿”……虽然毛泽东曾受到王明、博古“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被剥夺军权达两年零三个月之久。但是,历史证明他所确立的方针、路线、战略是正确的。正因为这样,他受到全党的拥戴,成为党的领袖。从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也是十四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十四年间取得辉煌胜利。从前十四年与后十四年的鲜明对比,足以看出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本书作者以翔实、流畅的笔调,并以崭新的.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井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葛兆光著本书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现场氛围。希望借此促进校园与社会的互动,让课堂走出大学围墙,使普通读者也能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动态和前沿问题。这份课堂讲录大致可以按内容分为四类:一类是讨论现代西方新理论和新方法如何能够运用到中国思想是的研究中,这里包括年鉴学派、福柯和后现代历史学;一类是讨论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包括考古发现、文物、图像、甚至地图,主要是想改变过去思想史研究资料狭隘其实是视野狭隘的缺欠;一类是尝试使思想史与其他历史研究领域——比如文明史、知识史、观念史、法律史以及社会史——之间有沟通和互动;一类是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不同的一些想法,比如作者首倡的思想史研究中“加法”和“减法”。此外,在一头一尾,还讨论了近来中国文史学界的一些新变化和关于文史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力图在更大的背景上考量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境遇、问题与方法。
-
17岁,我在美国当“政客”丁超著17岁,来自北京的丁超,在美国加州读高中,他利用暑假时间跨越整个美国前往乔治城大学参加了“青年美国”高中社团的有趣的活动。这使丁超得到机会?兔拦嶂械谋J嘏珊涂髋商致壅庋茄奈侍猓α私馑堑牧⒊。酝荚げ馑腔岫宰约鹤婀睦嬗惺裁囱挠跋欤核虢哟サ笔钡拿扛鋈耍刖】赡芾米约罕桓璧乃谢幔私饷拦姆椒矫婷妗? 自从四年前来到美国读书,他就提醒自己要尽力融入这个大环境,不能只站在边缘。他看到了许多不曾了解的东西,他也明白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身上的责任,他在期望着自己祖国的未来。 从开始的犹豫,到后来踌躇满志地来到华盛顿,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最后离开时候的感慨万千;整个儿就是一个高中学生短暂的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年轻人成长瞬间的加长版。 栩栩如生的动人故事,展现年?崛说恼媸稻透惺堋? 17岁丁超的所见、所闻、所想将真实地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了解他眼中看到的一点一滴。 该书介绍了作者自从4年前来到美国读书,他看到了许多不曾了解的东西,也明白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身上的责任。他在期望着自己祖国的未来。 在参加“青年美国”社团活动期间,他曾与美国政府官员、议员、五角大楼的将军谈论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司法制度、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等话题,书中描写了“青年美国”高中社团里一群对政治和社会问题很感兴趣的美国高中生。
-
连战大陆行纪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研究部编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汜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二OO五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五月三日访问大陆。这是国共两党一次重要的交流与对话。在两党“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共同体认下,四月二十九日,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四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会见了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两党工作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会谈。基于两党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承诺和对人民利益的关切,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全文如下:五十六年来,两岸在不同的道路上,发展出不同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十多年前,双方本着善意,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开启协商、对话与民间交流,让两岸关系充满和平的希望与合作的生机。但近年来,两岸互信基础迭遭破坏,两岸关系形势持续恶化。目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两岸不应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而应步人合作的良性循环,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