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向研究卢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创新只能从现实问题着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闪耀着科学性的光芒。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建构起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何勇平 编本书是一部研究文集,探讨了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困境与出路,并对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书中具体收录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四个自信”的现实困境及培养路径探析》等文章。
-
中德法学论坛 第18辑 上卷宋晓 编《中德法学论坛》为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德法学研究所对德国法学问题及中国法学问题研究的成果。有德国法学家经典文章,也有以中德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的比较法研究成果;有介绍欧盟及德国法学研究的文章,也有以外部视角研究中国法现实的作品。本书对于借鉴同为大陆法的德国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水平,具有非常好的意义和价值。本书为第十八辑上卷。
-
视野与方法韦定广 著本书以全新的视野(现代化与全球化)与方法(将实践中的“问题”置于人类文明进程中加以观察与分析),重新探讨似乎早已被人们熟知的许多理论难题:对于19世纪,偏重于理论的重新阅读与反思,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的变迁等问题;对于20世纪,侧重于实践中的“主义”与“问题”,关注寻求通向现代文明的不同道路等问题;而对于21世纪,则强调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与突破,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等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
朝向他在性的公共行政建构肖涵 著本书从公共行政历史入手,发现了不断朝向“他在性”建构的逻辑线索,包含了一个从拒绝他者到承认他者、再到向他者开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即公共行政经历了从自我建构朝向他在性建构的过程。具体而言,本书从实体层面和价值层面对公共行政的自我建构进行系统描述,展示公共行政在此阶段对他者的拒绝;以他在性这一逻辑线索审视公共行政的历史发展,发现多个主要他者在公共行政建构中的角色和价值,并分析了公共行政朝向他在性建构的内容,即公共行政对他者的承认及其所产生的价值,进而分析依据他在性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其解决路径。
-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批判杨胜良 著本书研究元伦理学相对主义批判,揭示道德语言的意义、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探讨道德个体主观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揭示个人主观主义批判、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与个体主观主义道德、萨特的存在主义与个体主观主义道德;分析道德相对主义与西方现代道德的危机,揭示伯林的自由主义价值多元论与西方价值的危机、鲍曼的后现代主义道德与道德相对主义、麦金太尔的美德论与道德相对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批判,描述意识形态与道德、马克思主义的总体道德观及其意义、资产阶级道德观的批判与社会主义道德的构建原则等内容。
-
马克思正义思想与现实魏传光 著书稿依据“历史和实践的观点”,从隐含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正义元素出发,考察并驳斥对“马克思反对正义”“马克思认为剥削是正义的”“马克思是功利主义正义观”“马克思正义理论是混合道义论”四个方面的误读,以此论证“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兼容性”,并通过考察市民社会梳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生成脉络,考察马克思正义批判、转向和重构的思想逻辑,在此基础上用马克思道德理论观照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主题,包括新时代公平正义的价值设置与实践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根基等。从总体性看,批判性话语表达方式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存在方式,隐含性、本质性、根源性和超越性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理论特性。马克思没有以历史必然性牺牲正义走向理性主义的残酷,也没有以正义仲裁历史走向浪漫主义的苍白。马克思拒绝一切形式主义的正义观,反对将正义立足于抽象的规范原则之上。马克思将正义理论置于科学的历史观之中,重视正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成功地解决了以往正义理论所无法解决的历史事实与正义价值、经验科学和价值规范的冲突和矛盾,实现了正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
国际区域学概论张蕴岭 著本书力图为国际区域学提供一个整体与系统的分析框架,在对国际区域的含义、构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进行定位性分析的基础上(第一章),依次从国际区域观(第二章)、国家与国际区域(第三章)、国际区域政治(第四章)、国际区域经济(第五章)、国际区域文化(第六章)、国际区域关系(第七章)、国际区域合作(第八章)和国际区域治理(第九章)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其在国际区域构成与运行中的定位、含义与相关理论。
-
列宁年谱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 编《列宁年谱》以《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增订版各卷所提供的列宁生平事业年表为基础,同时还运用了最 新成就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资料和史实,收录了列宁多方面生活和活动的几万条史实,并注明事件的参加者和事件发生的地点。书中的所有史实都按照年代顺序编排。为了方便读者,年谱的每卷都附有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机关团体索引,列宁的笔名和党内化名索引。这部年谱共分四卷,第一卷,包括列宁1870年4月10日至1905年1月8日的生活和活动,收录列宁事迹3000余条,60万字左右,是研究列宁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
-
列宁年谱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 编《列宁年谱》以《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增订版各卷所提供的列宁生平事业年表为基础,同时还运用了最 新成就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资料和史实,收录了列宁多方面生活和活动的几万条史实,并注明事件的参加者和事件发生的地点。书中的所有史实都按照年代顺序编排。为了方便读者,年谱的每卷都附有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机关团体索引,列宁的笔名和党内化名索引。这部年谱共分四卷,第四卷所涉及的时期始于1917年3月2(15)日,止于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1917年3月2(15)日是列宁被迫政治侨居瑞士期间第一次得到关于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消息的日子;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是作为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日载入史册的。 书中刊载的两千多条史实再现了俄国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这场斗争的领袖、鼓舞者和组织者列宁的形象。思想家和战略家的天才在这一时期特别突出地显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