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法德农民问题》陆一远译本考王佳睿 著,杨金海,李惠斌,艾四林 编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的其中一部。《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于1894年11月15—22日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卷第10期撰写的重要文献,是恩格斯论述农民问题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纲领性文献。《法德农民问题》阐明了农民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取得农民支持并在革命胜利后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针。本书是对该译本的背景和地位分别进行介绍,考证译本的历史价值与学术贡献,并做考释与译文解析。
-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三十六讲郭鲁江 著站在新旧百年交替的时间节点,我们回望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紧紧把握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今天强起来,而这一切,得益于党自创建初期就打下了一个“学习型政党”的底色——在革命战争年代,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社会建设阶段,善于不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在改革开放时期,善于汲取世界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为便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上来,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通俗理论读本。本书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习近平同志关于干部学习问题重要论述研究”课题成果集,本书作者长期关注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执政本领这一重要问题,撰写理论研究文章,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个人成长、基层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本书36讲内容力求将理论思考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其中29讲倾向于理论学习探讨,7讲倾向于调查研究总结,依照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讲党员干部如何增强学习本领;第二单元主要讲党员干部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第三单元主要讲党员干部如何加强思想淬炼;第四单元主要探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有关问题。在每一单元正文之前,作者撰写了500字左右的题记,作为这一单元的基本内容概括。本书围绕“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这一主旨,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工作、提升修养进行了科学、严肃的分析研讨,既严谨细致,又深入浅出,值得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参考学习!
-
社会转型期中俄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比较研究刘左元 著本书以社会转型期俄罗斯民族精神作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为研究背景,以“俄罗斯思想”为民族精神研究的线索,展开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突出整体性。首先,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研究的已有成果展开综述;其次,界定概念比对差异;再次,就俄罗斯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发展进行阐述;最后,诠释社会转型期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内容、特征,分析俄罗斯思想在当代俄罗斯历史进程中对政治和文化的现实影响,比较中俄民族精神的异同,为我国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出对策建议。
-
英雄之城朱金平 著《英雄之城》一书,全程全景记录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封城”前后动人心魄的武汉抗疫保卫战。从党中央的深情牵挂和科学指挥,到湖北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从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大国栋梁的冲锋陷阵,到李文亮、刘智明等一线医护人员的英雄献身;从除夕夜出征的人民子弟兵,到火神山雷神山的奇迹崛起;从单车骑行奔赴抗疫战场的“90后”姑娘甘如意,到以“我是汶川人”为由驰援武汉的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护士佘沙;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支援武汉,到方舱医院里的民族团结舞……还有亲历抗疫的人们用血泪深情书写的书信、诗词歌赋;等等。书中一个个深情涌动的故事,无不让人潸然泪下、情怀激荡……
-
茂名市电白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茂名市电白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编本书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的一种。《丛书》集中体现了当地老区人民革命斗争史,注重突出老区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弘扬和宣传,促进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图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做到历史的真实性、事件的准确性与内容的可读性相统一,对推动老区脱贫攻坚,振兴发展具有实用性和参阅价值。本书主要内容有:电白区老区区域和革命老区概况,以及挖掘了老区在土改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情况,同时也讲述了电白区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历程,还附录有革命历史文献资料。
-
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工作实务陈宏观,林存华 著本书根据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立足我国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实务,致力于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党建工作质量,并为中小学(幼儿园)党务工作者提供工作参考。本书内容上着重突出学校党组织能,讲求科学性,着眼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建工作机制的完善创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以及强调党组是学生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人,从而把党贯彻落实到位,把党的建设落到实处。
-
中国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研究》每年4辑,每册10-20篇文章,主要刊载涉及中国-东盟关系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稿件。每辑栏目设置若干个专栏,具体讨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动态。本辑共3个专题,10篇文章,包括中国—东盟劳动力交换、涉及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劳动力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问题;东南亚国别和区域研究,涉及澜湄合作、日本对东盟的援助等问题;会议综述。各篇文章的作者均是国内外在东南亚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
-
德育空间论贾立敏本书遵循从静态到动态、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对德育空间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德育空间的解读作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德育空间的涵义、构成要素、特征及类型进行全面剖析;阐释了德育空间的保障功能、熏陶功能和制约功能;深入剖析了德育空间选用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德育空间选用与建构的原则、策略以及具体的应用,为德育空间的选用和构建提供了现实参考。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德育空间的运用效益,提高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一带一路相关地区与国家侨情观察·2019张振江 吉伟伟本书聚焦“一带一路”相关地区与国家侨情,选取东南亚、中亚、南亚、欧洲、非洲、中东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六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结合近年来事件和政策,如实记录基本国情、侨情特点、华文教育、华文媒体、华人社团等方面情况。本书通过总结“一带一路”相关地区与国家华侨华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各项成果为背景,分析巨大发展机遇下华侨华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
应对大变局左凤荣 著20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努力为国际社会带来新贡献、新作为、新动力、新实践、新担当。本书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国际问题专家左凤荣主编,以历史和现实的视角,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全面展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深入阐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如何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外部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好外部条件,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世界与中国大发展之间的碰撞与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