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列宁年谱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 编《列宁年谱》以《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增订版各卷所提供的列宁生平事业年表为基础,同时还运用了最 新成就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资料和史实,收录了列宁多方面生活和活动的几万条史实,并注明事件的参加者和事件发生的地点。书中的所有史实都按照年代顺序编排。为了方便读者,年谱的每卷都附有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机关团体索引,列宁的笔名和党内化名索引。这部年谱共分四卷,第四卷所涉及的时期始于1917年3月2(15)日,止于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1917年3月2(15)日是列宁被迫政治侨居瑞士期间第一次得到关于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消息的日子;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是作为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日载入史册的。 书中刊载的两千多条史实再现了俄国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这场斗争的领袖、鼓舞者和组织者列宁的形象。思想家和战略家的天才在这一时期特别突出地显示了出来。
-
政治认同与国家治理马润凡 著本研究成果可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政治认同建构与政治安全维护、政治认同增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与发展、政治认同驱动与社会有序参与、政治认同凝聚与政府治理优化。(1)政治认同建构与政治安全维护方面的研究,旨在系统分析网络空间政治认同的变化维度、系统阐释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认同削弱和强化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动力和坚实根基。(2)政治认同增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与发展方面的成果,重在深入分析制度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向度,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政治认同资源的生成逻辑及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价值。(3)政治认同驱动与社会有序参与维度的研究,在深入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的诉求、影响参与的因素以及政府回应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在政策认同驱动下社会组织影响政策过程的内在机理。(4)政治认同凝聚与政府治理优化方面的研究,尝试通过分析县域治理改革实践、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廉政文化建设以及高质量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地方政府治理效能问题,挖掘认同凝聚对领导干部的意愿动机、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的驱动作用,以及为治理手段优化和治理效能提升提供的恒久动力。
-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向研究卢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创新只能从现实问题着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闪耀着科学性的光芒。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建构起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党性教育必修课吴志洁 著“党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核心内容。强化党性教育是坚持“党校姓党”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保持战斗力、生命力的根本要求和重要途径。 书稿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故事,帮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在阅读中淬炼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解决党性教育“入耳、入脑、入心”问题。 本书对于各级党校、各级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提供了生动读本,可以作为党性教育必备辅导读物。
-
法治氛围论邓琼 著法治氛围是人们在践行法治的过程中,形成的普遍敬畏、认同、尊崇法律的可感知的整体社会状态和社会氛围,是一种从敬畏法律、遵从法治到自觉守法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自觉的过程。它由法律制度、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行为等基本要素构成。本书介绍了法治氛围的概念、要素、功能、形成机理和形成标志,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细致地认识和进一步分析研究法治氛围的问题。本书较为适用于法学相关专业学生及法律领域从业人员。
-
中德法学论坛 第18辑 上卷宋晓 编《中德法学论坛》为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德法学研究所对德国法学问题及中国法学问题研究的成果。有德国法学家经典文章,也有以中德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的比较法研究成果;有介绍欧盟及德国法学研究的文章,也有以外部视角研究中国法现实的作品。本书对于借鉴同为大陆法的德国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水平,具有非常好的意义和价值。本书为第十八辑上卷。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十三五教学科研工作回眸徐志立,高诚 编本书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十三五”时期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回顾。五年来,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稳步发展,学院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全校师生的智慧和辛劳。本书系统总结了学院过去五年教学科研工作成绩和进步。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何勇平 编本书是一部研究文集,探讨了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困境与出路,并对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书中具体收录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四个自信”的现实困境及培养路径探析》等文章。
-
视野与方法韦定广 著本书以全新的视野(现代化与全球化)与方法(将实践中的“问题”置于人类文明进程中加以观察与分析),重新探讨似乎早已被人们熟知的许多理论难题:对于19世纪,偏重于理论的重新阅读与反思,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的变迁等问题;对于20世纪,侧重于实践中的“主义”与“问题”,关注寻求通向现代文明的不同道路等问题;而对于21世纪,则强调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与突破,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等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
朝向他在性的公共行政建构肖涵 著本书从公共行政历史入手,发现了不断朝向“他在性”建构的逻辑线索,包含了一个从拒绝他者到承认他者、再到向他者开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即公共行政经历了从自我建构朝向他在性建构的过程。具体而言,本书从实体层面和价值层面对公共行政的自我建构进行系统描述,展示公共行政在此阶段对他者的拒绝;以他在性这一逻辑线索审视公共行政的历史发展,发现多个主要他者在公共行政建构中的角色和价值,并分析了公共行政朝向他在性建构的内容,即公共行政对他者的承认及其所产生的价值,进而分析依据他在性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其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