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合作治理汪锦军本书基于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认识,致力于探讨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命题和政社关系的良性运行逻辑,提出实现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的有益探讨。包括:政社关系的基本理论解释;不同层级之间的政社互动方式;作为社会多元存在形式的社会组织、社区之间的互动机制。作者从宏观理论、中观分析和微观机制三个层面检视上述议题:宏观理论层面,主要聚焦政社关系的基本理论比较分析;中观分析层面,在基本制度建构和相关实证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机构体系的纵向分析,对不同层级与不同领域政社关系进行多元阐释,阐明政社关系的基本格局和特征。微观机制层面,通过个案解剖与比对,来分析微观实践层面合作治理的多种可能性路径。
-
唐代东部天山廊道军城研究王玉平 著东部天山地区在唐朝为伊州、西州、庭州(北庭都护府)所在地,是新疆地区最早实行中原王朝州县制的地方。在中原军政体制的长期影响下,该地区与中原地区一体化趋势相当明显,文献记载东部天山廊道的大量唐代军城和军政建制,正是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体化的重要体现。更为重要是,东部天山地区保存了大量唐代古城遗址,依据唐代古籍和出土文献,这些古城遗址可与唐代军城一一对应。本书依据新近的文物普查及考古资料,对唐代东部天山廊道的军城逐一进行考证,将唐代军城精确定位,真实还原唐代东部天山廊道的军城分布格局。
-
国家规模、政府和公共产品[德]费利克斯·J.比尔布劳尔,[德]马丁-黑尔维格, [英]西蒙·威克瑞,[美]詹姆斯·安德里尼 [英]威廉·H.比特 等著;欧阳峣 周利 周密 周游 译本书是国家规模与经济增长译丛系列的一本,由11篇论文构成。分别阐述了国家规模、政府和公共产品之间的关系,通过列表、公式演算和理论定义论述了经济体供给公共产品的影响因素。书中提及大经济体中自愿捐赠的模型、传统的捐赠模型、私人提供公共产品模型等多种模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公共产品与政府、私人的关系。并将公共产品具象化为环境保护,分析了个人是否愿意为环保做出相应贡献,可以加深读者对公共产品的认识。为今后公共产品的理论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
金山党组织发展斗争史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史研究室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金山发展历程的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上海,上海金山人民有着光荣革命传统,为系统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金山地方组织的创建、发展和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由金山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征集、整理、编写了《金山县党组织发展斗争史》(1925——1949.5)一书,是书成书于90年代,是金山党史资料重要成果之一。历经二十余年,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获得,现已积累了一些新材料、新内容,故对该书进行补充修订,力图更加完整的呈现金山地区党组织光辉发展历程和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革命豪情。
-
通俗罗萌 著研究聚焦20世纪10中期至20中期的通俗文学,尤其关注新兴文类“短篇小说”的生产状况,并绘写从中投射出的大众文化特征和氛围。“短篇小说”在10年代成为主要报刊文类,在不同类型、不同价值取向的出版物里占据了重要位置。研究通过比较和相互参照,勾勒出通俗文学差异化的面貌。与此同时,研究试图证明,正是在同其它文化文学力量交互作用的催化下,“通俗”形成了自身特点、边界感及身份意识。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本书主体部分分为六章,结构上体现纵向时间发展和横向对话关系两条脉络。第二第三章围绕文类输入问题,与同期短篇小说作品翻译对比,关注民初通俗领域多层次的“翻译”现象。第四章关于清末民初“短篇小说”风潮下通俗作家的小说理论译介、运用和改造,在整体化的文学潮流中考察通俗生产的独特贡献。第五章以文本解读为主,借用西方文学中的“情节剧”概念,对通俗短篇创作的美学风格和常见情节结构作出列举和解读。第六章以《礼拜六》为例,考察杂志如何建构“阅读共同体”,主要涉及一类“功能性”短篇小说,既宣传包装“文化品牌”,又表达理念,促进“小说家”与“读者”之间的结盟。第七章围绕20年代初的“新/旧”文学之争展开,进一步丰富并揭示通俗文学的实践语境。
-
政治世界的治理与秩序陈志敏,苏长和本书拟收录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及其前身(政治学系、国际政治系)不同时期代表性学者(陈其人、王邦佐、曹沛霖、孙关宏、王沪宁、倪世雄、朱明权、俞正樑、浦兴祖、林尚立、陈志敏、陈明明、臧志军、郭定平、刘建军、苏长和、陈周旺等)的代表性成果,充分展现复旦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脉络和特色,不仅旨在彰显政治学复旦学派的风采,更具有学术史、学科史的意义。通过对复旦政治学传统的发掘,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内在的思想资源。
-
当代社会思潮专题解析刘举主编本教材以专题方式对国内外流行的主要社会思潮进行了梳理、解析和评价,具有较强的思想理论特点和现实指导意义。这些社会思潮主要包括西方生态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反全球化思潮、泛娱乐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从逻辑结构看,先是对不同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基本观点、特征乃至基本发展历程进行概括归纳,然后剖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社会乃至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最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思潮展开评价,提出应对之策。通过社会思潮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科学评价和应对以上社会思潮。
-
世俗时代的政治哲学王寅丽阿伦特的存在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剑桥史学派的波考克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修正综合”,从哲学和历史的不同取向,建构了一种新共和主义的政治想象。本书是以阿伦特和波考克的新共和主义作为与古典共和传统对话阐释的典范,对政治哲学和思想史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也对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马基雅维里、美国革命等经典共和主义人物、相关论题以及经典文本做出分析和阐释。
-
政治学要义亨利·西季威克《政治学要义》首版于1891年,本书依照1919年第四版译成。全书以个人功利主义为视角,分两部分对现代国家的政治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如何把功利主义原理运用于政府的行为方式中,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政府的结构及其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虽然书中的少数内容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从整体上看,其论证的主题和方式都是非常现代的,并展现了当时的学者对某些政治问题的看待视角,理清了某些制度规定的发展源流。该书内容既具有古典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又涉及当代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既采用了传统方法,又具有当代特色。
-
积极行政人格的生发机制段鑫星,徐苏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要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注重发挥行政人员的主体性作用,塑造积极行政人格。本书立足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梳理中国社会演进中关于行政人格的理想和现实,结合已有研究提出积极行政人格的概念;调查研究当前积极行政人格的生发现状及群体差异,深入剖析积极行政人格生发的个性基础、生发过程,并提出培育积极行政人格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