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
展示设计色彩利江著由于有了大自然的无私奉献,人类才得以生存于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之中。从每年的春夏秋冬到每天的朝霞余晖,人们饱览和感受了各种不同的色彩变化。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美丽也是从色彩开始的,色彩不仅象征着自然的迹象,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没有色彩的世界是不可想像的。现代的艺术家们正是从色彩的世界中得到了足够的灵性而开始了他们富有特殊意义的艺术旅程。现代设计的色彩研究正在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变化而快速发展,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当我们在为设计作品中色彩的精彩表现而陶醉时,也不得不为设计师的匠心独运而感叹。设计作品的色彩取向往往带着浓郁的时代背景。而时代的变迁又往往依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在设计领域里,我们所说的各个设计专业的时代特征通常都可以从设计作品及生产的产品色彩中找到答案,如服装设计流行色彩的发布预示着着装风格及着装文化的改变与流行;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同样有着流行色与装修风格的主流走向;工业产品设计的色彩变化同样强调时代的鲜明性。如果我们能够多加留意和观察设计作品的色彩变化,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人们在不断变化自己的服装色彩,今年爱穿红色和黑色,明年爱穿白色和棕色;家居的色彩也是一年一个样;装修的色彩风格时而华丽,时而典雅,多少体现了人们对时代的进步与变化的积极反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在家电产品中,过去所提到的黑色家电指的是电视机,白色家电指的是冰箱、空调和洗衣机,但在今天的产品设计中,为了更好地迎合人们不同的欣赏习惯及审美需求,家电的色彩设计已经变得非常的丰富和多样化,除了黑色和白色,我们还会看到灰色、蓝色、绿色和紫色等多种色彩的家电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没有设计的中国已成历史,没有色彩的中国也已过去。现代设计在中国虽然年轻,但充满活力;设计色彩的研究和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前程似锦。我们在国内外众多设计师及专家的色彩运用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拓展与探索,从不同角度和视角分析了设计色彩的相关特征和风格,使色彩研究更加全面和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学术性。《现代设计色彩教材丛书》在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即将与广大的读者见面,我们颇感欣慰与遗憾,欣慰的是本套丛书在经历两年的艰苦耕耘下终于告一段落,完稿成书。遗憾的是《展示设计色彩》的编写仍然有许多不足和欠缺,还希望各位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教。《展示设计色彩》录用的图稿既有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也有国内外设计师的优秀作品,风格极为多样化,具有着很高的学习及鉴赏价值。
-
墙上鱼耳朵刘恪著《墙上鱼耳朵》以丛书总序《档案是怎样建成的》,2000年后新作《制度》、《民族志》、《没完》、《阳光女孩》、《墙上鱼耳朵》、《空裙子》、《鱼眼中的手势》,处女作《晶莹的山泉》,成名作《美女寨风情》,代表作《红帆船》,争议或影响最大之作《博物馆》。
-
图书馆导读方法与策略林运卓编著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在中学图书馆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本书在该校导读实验课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有关资料写就。本书共有七章,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了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基础理论与基础工作,第三、四、五章详细探讨导读工作的内容,第六、七章介绍了现代图书馆导读技术、课程化导读方法与策略。全书既有理论性探讨,又有不少经验总结、案例,提供阅读指导活动的理论知识和可操作性的材料。可帮助广大中小学图书馆同行明确导读工作的要求,学习导读知识,掌握导读的方法与策略,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本书是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信息管理学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
科技信息检索王知津,崔永斌主编本书立足于系统介绍科技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能,从信息检索方法与技术、信息资源检索及信息资源的再生与利用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本书压缩、精炼了传统的手工检索部分,重点介绍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学习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的空间。本书着重扩展、充实了现代信息检索部分,重点深入介绍了计算机联机信息、光盘信息和网络信息检索,为人们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全方位获取有关信息提供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系统,取材新颖,注重实用,是一本通用性很强的学习信息检索方法和技能的著作。本书既可作为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信息检索的教材,又可作为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和社会各界信息用户检索信息的参考工具书。
-
档案信息化工作实用手册张姬雯主编;马跃福等编写本书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必备的参考资料,包括档案科技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汇编、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和附录三部分。
-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中国博物馆学会 编《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优秀讲解稿选编》为2004年9月中国博物馆学会在辽宁抚顺主办的雷锋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优秀讲解词选编。全书共收录获奖作品88篇,10余万字,90余幅珍贵文物照片,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广大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为落实“三贴近”指示精神,更好地开展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
中国旧书业百年徐雁著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探讨近现代中国古旧书业发展历史和经营业态的原创型学术专著。雕版印刷技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做出的一项无与伦比的贡献。由雕版技术印装而成的木版书,具有知识可读性、艺术鉴赏性和文物收藏性俱佳的工艺特点,历来是我国古旧书业的宝贵经营资源,其中的珍善之本至今仍然是海内外拍卖场上的热门拍品。全书分为九个单元。著作者以中国古旧书业史为背景,依次叙述了百余年来燕京旧书业和江南旧书业的风貌,掠影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上海等历史文化名城的旧书业风情和旧书市场,披露了近现代以来因内忧外患所造成的七大“书厄”。回顾了叶景葵、郑振铎、阿英等有识之士在社会动荡岁月,保护和抢救中华典籍文献的义事壮举,反思了"公私合营"对我国古旧书业经营传统的影响,最后冷静剖析了在"救救旧书业"的众多呼声之后,实际掩盖着的当代古旧书行业的症结,探讨了挽救、保护和复兴中国旧书业的可能之策。本书适合于海内外文史爱好者,书报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馆员,古典文献和科技史研究者,以及新、旧书店从业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府有关专业教学、科研参考之需和人才培养之用。<
-
元数据与图书馆缪其浩主编2003年,《图书馆杂志》理论学术刊在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支持下改用书号出版,市场发行有了明显改善,这样的效果鼓励编辑部继续这一模式的尝试。2004年的年刊选择了“元数据在图书馆的应用”为核心内容,汇集了当代图书馆元数据应用领域中前沿研究的重要著述。此外,在2004年月刊的4-9号中,还辟有“元数据应用研究专栏”,发表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编辑部相信,以上两个系列论著的发表,将对今后中国图书馆界的元数据应用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2004年的“理论学术年刊”依然保留了以往的传统,继续集中刊载了图书情报学和古典文献研究领域一批基础研究论述,相信能满足相关同行的兴趣。本次专题研讨有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文化需求突出的社会大背景,将深切地反映当代中国图书馆界面对新世纪事业目标的创新思考。
-
旧书业的郁闷胡应麟著;晓雨,安然编《书林清话文库》全套第一辑分6册,包括6位专家学者的著作。虽然每册书均有自家的侧重,但大家探研古今书籍、藏书文化,典籍聚散的精神内涵却气息相通。他们的文章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读者在品味个中清话、清谈的同时,又感受着文化沧桑。 《书林清话文库》涵盖读书、淘书、著书、评书、藏书和卖书等儒雅话题,是读书人能各取所需的系列书,而且可读性很强,颇得学界青睐。信息大量电子化后,传统的图书受到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量开掘,也令传统的文化接受形式有些黯然。图书,曾雄霸天下的文化产品,如今也在现代商品的冲击下有些危然自立。然而,确信者自当确信,无论人类怎样使用高科技装备自己的生活,做为纸质的图书,仍将在人类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旨在从喧嚣的世俗浪潮中撑一根杆子,挂一面旗子,一面为纸质书的光荣史呐一声喊,一面缅怀那些从纸质书的世界打出一片天下来的雄才大杰,一面还慰安那些继续浸淫于纸质书、并将要续脉于纸质书的高人韵士们。自然,此前三联书店等诸出版前贤也已有过类似努力,我们愿与所有同好共同维护我们心灵的家园,那些永涵墨香的朴素而古老、坚韧而高贵的书的世界。《旧书业的郁闷》收入了胡应麟等四五十位作者的文章,分为三部分:劫中的书与人、劫后的书与人、旧书业的郁闷。作者绝大部分为现代及当代人,为中国的古旧书业畅所欲言。
-
徽州刻书徐学林著;吴广民等摄影为总结20世纪以来徽州文化的研究成果,并作出新的探索与研究,安徽省委宣传部和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全国素有研究的徽学专家、学者40余人,规划和实施了《徽州文化全书》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书内容博大,集中、系统地展现了徽州文化的方方面面。 说起徽州,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徽商。其实,徽州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方面,这就是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翻开徽州的历史篇章不难发现,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发展历程,徽州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背景。首先是文化融合的作用。从秦汉至隋唐,徽州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文化融合与转型时代,即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进而中原文化确立统治地位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一是由于朝廷设官治理,促进了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二是东汉以后发生了北方人为避战乱而多次南迁的大规模移民活动。迁徽士民之中有众多的世家大族,他们聚族而居,严格维系原有的宗族组织不变,又特别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承,这就原封不动地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徽州,使之直接继承了中原文明。其次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区位而言,徽州地处皖南,北靠长江,南联赣粤,下通苏杭,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不遥远。这对于经济文化发展来说是一种有利条件。总之,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以及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特色的徽州文化。其基本精神,诸如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吃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等等。这些文化因素对徽州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使徽州人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其后的徽州能在一个高起点上异军突起。 说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可谓实至名归。其辉煌成就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新安理学,堪称典范。徽州本是程朱阙里,素称东南邹鲁,朱熹思想对徽州影响至深,至清代前期,徽州又成为朴学的发祥之地。从朱熹到戴震,从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既是宋代以后徽州思想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同时它也代表了该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主流。徽州宗族最为典型,世家大族远肇汉唐,其风最为近古,而胜于他邑,实为宗族制度传承的标本。徽州教育,极为发达,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普及程度之高无出其右,科举中第人数之多独占鳌头。新安医学,名扬四海,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见于著录的名医近千人,医籍达七百余部。徽州建筑特色鲜明,在造型、结构、装饰、功能等诸多方面自成一格;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技艺超群,闻名遐迩。徽州戏曲源远流长,徽戏腔调自成体系,而成为京剧的源头之一。徽州刻书更是明清刻书的一大中心。至于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皆璀璨夺目,成就非凡,独树一帜,自成流派,在中华艺术史上均占有显赫地位。徽州文化的水平也不是一般性的。其所展现的高深的思想造诣、精湛的艺术水准与丰厚的文化内涵,既显示了徽州的特色,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一个代表。《全书》取广义文化的视角,对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做了全方位的展示,侧重于物态文化方面的有《徽商》、《徽州科技》、《新安医学》、《徽州建筑》、《徽州村落》、《徽菜》等卷;侧重于制度文化方面的有《徽州土地关系》、《徽州宗族社会》、《徽州教育》等卷;侧重于行为文化方面的有《徽州方言》、《徽州民俗》等卷;侧重于观念文化方面的有《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州工艺》、《徽州戏曲》、《徽州刻书》、《徽州文书档案》等卷,丰富多彩,洋洋大观。此前关于徽州文化的研究多呈分散状态,如此规模宏大、如此集中系统地阐释徽州文化的长篇巨著,在徽学上研究史尚属首次。 至今,徽州仍有30余万件文书档案、近5000种文献典籍、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5000余处文物古迹以及难以数计的文化艺术珍宝遗存于世。徽州留给后人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实为一巨大宝藏。它有太多的智慧、启示、经验、鉴戒,值得我们去发掘、提炼、思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