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
国内外期刊群组评价比较研究李勘学术期刊的社会价值功能在于其传播学术信息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属性,学术期刊评价是学术传播质量和期刊建设质量的助推动力。通过比较国际期刊评价群组的体量、结构、影响力,看到了权威评价对社会和科技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目标,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从底层基础数据到上层服务和评价的完整权威体系任重道远。引入群组评价思维,系统研究国内外期刊评价的效度,可为我国研制权威数据库、培养世界顶级期刊、吸引国际优质文献提供理论参考。 我国在期刊基础信息和文献评价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有中国期刊网、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数据库,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SCD、CSCD、CSTPCD、CASS等评价群组,也有一大批致力于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和评价推广的优秀人才。但评价机构多、评价体系多也成为一种弊端,政策支撑、聚合资源、集智攻关、走向国际才是我国期刊评价的必然选择。 从宏观层面来看,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旨在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2020年科技部下发通知,提出以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为目标,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建立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引文索引”系统。《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期刊矩阵,建立世界一流期刊共识标准,发起成立全球科技期刊联盟,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建立自主可控、面向国际的开放获取资源平台,促进科研论文和科学数据汇聚共享。因此,建立科学、客观、准确的期刊评价体系对期刊品牌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从微观层面来看,期刊评价是推动期刊良性发展、量化评价科研绩效和成果的重要方法,可作为国家期刊质量建设的支撑工具、科研学术管理部门衡量团队和个人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图书馆制定期刊引进规划的依据及学术工作者规划学术业绩的导引目标。在科技评价、绩效奖励、职称评定等多种竞争性评估过程中,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也是衡量团队或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多数时候是用载文期刊的质量来衡量论文的质量,而载文期刊的质量和层次是学术组织经过期刊群组评价定义出来的。准确界定论文的质量层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研究团队和个人的利益,这关乎学术道德与诚信、评价公平与公正、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环境。不同的评价群组运用不同的评价工具推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如AJ、DOAJ、BA、BP、CA、CAB、CSA、CASS、OA、SA、SCD、CSCD、WJCI、WAJCI、JNCI、JCI、JCR、中科院JCR等,很多简称较为相似,有时会造成信息泛滥、多龙治水、无所适从的现象。 本研究从期刊的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范围、学界认同等多个角度着手,采取“一网打尽”的策略,介绍了不同国别的50个期刊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全球46个学术期刊评价群组。针对众多信息源数据或结论存在的差异或相左的问题,在分析确认和纠偏的基础上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先期成果被业界同仁称为“迄今为止能将学术期刊群组评价说得最全面最透彻”的研究。 本研究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后记中给予专门致谢,并详细记录了参考文献。谨以此书献给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图书馆和期刊社,希望能为其政策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评价、期刊采购、期刊质量建设提供参考,也献给广大的学术研究工作者,为确定论文投向的目标期刊提供帮助。研究尽心,但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
文书与档案管理刘萌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书概述、文书处理、文书整理归档、档案与档案工作、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与统计、档案利用服务、现代载体档案管理。各部分内容又由学习目标、模拟情景、任务驱动、任务分解、任务解析、任务实训、知识梳理、分析思考、目标检测和阅读材料构成,穿插相关链接,充分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新理念,突出文书与档案管理的专业应用能力训练。刘萌:女,1963年生,教授,学校学术带头人。劳动部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
高校图书馆基础业务现状与发展研究林婧 著本书是一本关于高校图书馆基础业务现状与发展研究的学术著作,主要分为高校图书馆基础工作现状与业务发展两部分内容,具体由高校图书馆概述、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等内容组成。本书以当前高校图书馆基本业务工作现状为基础,从多维角度研究高校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工作,并将留学生方面的服务融入其中,是作者经过一定学习、研究后的论述。
-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兴起与探索王来军 著.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萌芽于20世纪末期的珠三角地区,1996年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被认为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的兴起和发展要放在全球及国内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其契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其产生、发展和演进具有历史必然性。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进入大科学时代,呈现出多源爆发、交汇叠加的“浪涌”现象。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研活动的复杂程度大幅提升,国家成为重大科技创新的组织者。科技与产业加速融合,科研、生产、市场转化过程一体化现象明显。从国内看,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接近上限,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多重约束下求解的过程。提高供给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发展动力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实现“双碳”目标,保障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三链”安全稳定,应对系统性风险挑战,比以往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为其创造了基础条件,也提供了应用场景,促进了科技创新的迭代发展。但传统的线性科研范式已不符合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原有的科研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由国有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组成的科技创新供给系统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需要通过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发展新型研发组织,以满足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发展要求。在政府、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创新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和政策制定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把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理论,进而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引,是新型研发机构理论研究的使命所在。新型研发机构理论研究是科技经济学说和科技创新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但现有成果普遍存在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和政策制定的现象,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不够,对机构发展和治理提升的指导性不足。同时,虽然各方主体在创办、发展和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暴露出自身发展和协同治理方面的诸多问题。破解实践难题,促进发展和治理,就要研究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机制,揭示其创新发展的规律。本书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治理维度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旨在总结新型研发机构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的兴起与演进,包括新型研发机构的兴起,背景条件、发展演变及演进趋势;第二章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成果,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指导理论进行综述,对其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功能作用、评价考核等基本理论问题,为实践和治理提供理论指引;第三章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行的机制探索,分析影响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总结典型新型研发机构具有的显著特征,从影响因素、基本关系等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规律进行总结;第四章为我国各地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路径探索,重点对我国各地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沿革、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出各地实践的共性特征和经验,重点对京津冀地区等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第五章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从新型研发机构的目标定位、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建议;第六章是新型研发机构探索的案例研究,以济南高新区及其新型研发机构为案例进行研究,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书附录提供了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经典案例和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要点汇总,供读者研究参考。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按照历史、现实、未来相贯通,微观、中观、宏观相结合,理论、实践、政策相统一的原则,总结运用新型研发机构相关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系统研究,聚焦回答新型研发机构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如何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如何治理新型研发机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力图贯彻以历史考察为背景,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以现实问题为入口,以经验借鉴为参照,以对策建议为重点的研究思路,期望在理论创新、实践经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形成较为完备的新型研发机构理论体系。笔者曾担任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在实践探索中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了理论思考。在担任高科技园区负责人期间,笔者有机会走进多家新型研发机构进行调研学习,见证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成长历程,积累了案例和素材,而解决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和治理难题,激发了笔者思考和研究的动力。从在博士论文《基于创新驱动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中进行宏观理论研究,到在《区域创新生态的探索与实践》中进行中观理论研究,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的理论体系,为本书的创作打下了理论基础。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多方主体治理、多种资源整合、多个功能叠加、多种活动衔接的特点,涉及科学、技术和创新各个方面,深度嵌入社会经济系统和国家创新生态体系,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新生事物。本书聚焦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治理的实践需求和突出问题,尝试进行理论分析和框架构建,并提出具有实践指导作用的方案和路径。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研究成果仅是初步的,但笔者还是愿意将其与读者进行分享,以期引发思考、讨论和争鸣,进一步促进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治理和理论研究。由于知识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
学术搜索郭劲赤本书主要面向广大高校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对科研、论文写作、信息搜集感兴趣的人士。内容涵盖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搜索,包含丰富的实用技巧与有趣的案例故事,帮你打破传统检索方式,实现精准“学术搜索”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共分四篇(导论篇、入门篇、精通篇、学术规范篇)十五章,具体涵盖了纸本资源导航,包括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联合目录CASHL、NSTL、CALIS等;学术搜索引擎使用指南,包括Semantic Scholar、BASE等;期刊数据库使用攻略,包括知网、万方、维普、ScienceDirect、EBSCO等;图书数据库使用要点,包括超星、读秀、SpringerLink等;学位论文数据库使用诀窍,包括知网、万方、PQDT等;引文数据库利用方法,包括CSSCI、SCI、Web of Science、Scopus等;统计数据库介绍,包括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OECD iLibrary、国际组织数据公开网站等。 同时专门为奋战在“论文写作前线”的读者,准备了论文写作与投稿规范、如何辨别真假投稿期刊、论文查重“通关秘籍”等内容。为沉迷手机上网的读者专辟一章,讲解如何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图书馆和数据库App。通过本书,帮助读者成为学术信息搜索达人,尽情遨游学术海洋。
-
图书馆管理札记方家忠 著本书是“广州图书馆学术丛书”之一,是广州图书馆方家忠馆长对自己三十余年公共图书馆职业生涯所做的思考与心得。全书分为“时代、机遇与环境”“理念、使命与功能”“领导与管理”“特殊时刻”四个部分,不仅全方面展示了广州图书馆的这些年来的发展,还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于图书馆管理的认识。全书从时代环境着眼,内容囊括公共图书馆的理念、使命、功能、管理等诸多方面内容,并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人才建设、馆舍建设、组织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总结并凝练了自己的经验。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行文灵活,语言生动,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专业著作。它不仅能为图书馆人提供实践工作方面的指导,也能为热爱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提供一个便捷的途径。
-
无界江南苏州丝绸博物馆 编《夏至·宏庆泰:苏州近现代丝织业故事》:苏州蚕桑丝绸灿若云锦,在潺潺运河水的滋养下,编织着如同梦境般绚烂的江南。晚清至民国,是苏州丝织业近代化演进的重要时期,蚕桑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织机开始应用,劳动关系出现转变,社会结构逐步变化,技术革新方兴未艾,蚕桑教育得以振兴,勾勒出苏州丝织业的全新画卷。梦中总有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苏州近代丝织业的故事。故事里的他们生活在古城姑苏,从事着不同的丝织行业,追求着各自的人生理想,源远流长的丝绸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是姑苏的城市基因,也是姑苏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卢麃麃艺术: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苏州,丝绸之府,锦绣之地。在漫长的时光岁月里,丝绸融入了古城,绣出了江南,并通过丝绸之路编织着世界。丝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都有着密切联系,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文化符号、审美意识或者创作源泉根植于每个人的心底。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从当代的视角与古代丝绸文化展开对话,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触摸丝绸的未来。本次展览尝试在博物馆内提供一个当代艺术空间,通过艺术家的全新创作,呈现传统丝绸文化在当代的艺术表达,进而来探讨和研究丝绸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时,当代艺术场域下的公众美育也是展览着重考虑的一个方面。希望展览能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艺术的兴趣,建立他们参与艺术、对话艺术的渠道,让更多的人一起来探寻和感受当代艺术中的传统丝绸文化。《何以梦红楼:江南运河上的文学、影像与丝绸》:《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不仅仅写了宝黛的爱情悲剧、贾府的荣辱兴衰,还细致描摹了社会百态,堪称包罗万象。读懂《红楼梦》,还须从了解曹雪芹的家族背景开始。曹雪芹的家族三代历任江宁织造,他在织造府的家族背景下,耳濡目染了诗礼簪缨之族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方式,加上由盛而衰的非凡际遇,使之对各色人等、荣衰况味都有贴近深切的观察体悟,也使得其对人物的塑造格外细腻真实。单论人物的服饰形象,所提及的着装式样、纹饰色彩、织绣工艺都巨细靡遗,令人感觉就在眼前,也为诠释《红楼梦》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方向。苏州丝绸博物馆的“何以梦红楼”展,第一单元“衣香鬓影”便是从服饰切入,展示与原著相近纹饰、工艺、形制的丝绸服饰,以及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所织缎匹,再现曹公笔下高雅奢华的贵族生活,展现清代江南丝织业的锦绣繁荣。对《红楼梦》的研读与探究,自清中期以来便已蓬勃发展,著述丰硕的专家学者不胜枚举,以《红楼梦》为题材创作的绘画、戏曲、影视作品等更是层出不穷。第二单元“撷光拾影”,即是展出与之相关的实物资料,展现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对《红楼梦》的解读与演绎,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其持久而深刻的热爱。此次展览由苏州丝绸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联合主办,希望借此作为津梁,让名著里的文字、博物馆里的丝绸与荧幕上的影像联结起来,共同讲述江南运河上的丝路故事,也祝愿未尽的红楼遗梦在当代江南精彩延续。
-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编《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 2022》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1年文化和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情况的综合性统计资料。本年鉴正文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一、综合;二、公共图书馆;三、群众文化;四、艺术;五、旅游;六、文化市场;七、文物;八、教育、科技、动漫及其他;附录资料。为方便读者使用,多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
博物馆说明牌[美]贝弗莉·瑟雷尔(Beverly Serrell)本书是所有博物馆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工具,也是大学或者策展领域的培训书目之一。作者贝弗莉·瑟雷尔(Beverly Serrell)是资深展览顾问及著名博物馆说明牌学者。她曾是一所高中的科学教师,并担任生物研究实验室技术员,其后以博物馆教.部门负责人身份工作8年,获得了丰富的策展经验。本书为博物馆说明牌规划、撰写、设计和制造过程提供了出色指导,第二版在案例研究及数字媒体解说等方面提供了更具实用性的策展知识。
-
企业境外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刘向阳,王洋,刘凯本书以构建企业境外档案管理体系为主线,探索在企业境外档案工作中落实《企业境外档案管理办法》的具体方案和路径。全书共9章,主要包括:境外企业档案法律环境分析;企业境外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从档案管理体制、职责、制度、流程、安全、信息化等6个方面介绍企业开展境外档案工作的思路和做法;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企业总部、国内投资主体或母公司、境外企业三个层面上提供境外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作为附录。 本书主要供广大企业档案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师、学者、研究人员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