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青海省死因谱及死亡模式的变迁周敏茹本书全面系统阐述了 1975—2020 年青海省居民死因谱及死亡模式的变迁过程。全书分“绪论”“调查地区人口、 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分析”“几种重点疾病死亡情况分析”“青海省调查地区的期望寿命、疾病负担和慢性病早死概率” 等章节,并将青海省不同时期的地区别、性别、年龄别、死因别死亡率附在书中,客观呈现了不同时期影响青海省 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及变化趋势。本书可为政府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将为青海省医疗卫生行业的 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疾病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凝聚与再造张硕勋、王晓红作为国际性的文化博览会,“敦煌文博会”自2016年首次举办后,其品牌建设与传播在提升甘肃地域形象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书首先对四届“敦煌文博会”的发展历程、品牌塑造与传播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同时借助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现状与传播效果及“敦煌文博会”对甘肃地域形象带来的实际影响等问题进行实证调查,并深入思考甘肃之前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在“敦煌文博会”影响下甘肃地域形象的再造与提升情况,“敦煌文博会” 品牌价值、诉求、内涵、认知、联想和效益情况等系列问题。同时总结了“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了“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传播与提升策略,以期对“敦煌文博会”的未来发展,以及对地方政府制定文化发展与传播战略提供参考和指导。
-
服饰与仪式靳志华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于20世纪初游历中国西南诸省,将苗族服饰花纹造型与其族源迁徙、民族性格进行关联,开启了民族服饰研究的新路径。作为对鸟居龙藏的回应与对答,《服饰与仪式:黔中“蒙榜”苗族的情感表达》详细描述了当地出生礼、婚礼、葬礼等人生礼仪,跳场等节日活动,以及贯穿其中的民族服饰;从情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特定仪式中的服饰为突破口,呈现了“蒙榜”苗族情感表达的复杂性与多向性,并在“礼”与“理”的关联性中,对“整体性”情感进行具体且多层次的解读和剖析。
-
忠义绥远念颖关羽是中国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的重要神灵,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根基。云南的关帝信仰,是随着历史上移民、军屯、通商、留戍、流放以及儒释道三教的传播而兴起的。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的关帝信仰既融摄少数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元素,又有受国家大传统文化影响,由国家强制推行而形成的关帝祭典的制度化因素。而作为民间信仰对象和载体的关羽,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也早已超越单纯的历史形象,并因之成为后世研究者们透视社会生活史、思想史的一个窗口。本书着眼于云南地区的关帝信仰,在汲取学界关帝信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并分析了明清以来与关帝信仰有关的庙宇、祭祀仪式、戏曲和宝书等,运用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将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从历时与共时层面,对云南关帝信仰进行多维度的研究。
-
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贾兴荣畲族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进入到新时代,在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下,畲汉民族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畲汉民族一家亲”潜移默化地成为最广大居民的交往观念,真正实现了畲汉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从历史到现在,畲汉民族历经隐蔽性接触、试探性交往到新时代的开放性交融,是一个典型的在交往中加深了解,交流中取长补短,交融中和谐相处的范本,其中的发展规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使之服务于当代民族工作的发展。
-
思想的年代(美) 埃里克·R.坎德尔《思想的年代:对话维也纳的艺术、思想与科学(1900年至今)》是一本探究思维奥秘的文化心理学著作,融合了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神经科学与大脑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作者基于奥地利维也纳自20世纪初在科学、医学、思想及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们掀起的一场承前启后的革新运动,探究科学、艺术与心理的相互影响,向我们揭示了应如何思考人的内心——我们的意识、潜意识、情感以及心理和大脑是如何产生与艺术的联系。当时的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之都,科学家和艺术家在这里的沙龙中展开思想碰撞,从而引发了心理学、脑科学、文学以及艺术领域的持续而影响深远的变革突破。作者带领读者追溯“维也纳1900”时代留下的种种印迹,认识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剖析我们应该怎样去看、怎样去想、怎样去感知、怎样去体会和创造艺术作品,乃至触发我们的创造力。
-
复旦人类学评论潘天舒作为复旦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成果结集之一,本书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老病死,展现了学科发展及其日常应用场景,用具体案例对当下流行文化中所映射出的医学人类学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析。虽涉及理论,但不乏幽默鲜活的生活气息,充满了对生命质量的由衷关怀和对不同文化的人文尊重。全书共分四部分。部分是“医学人类学的关怀”,用数篇论文阐释医学人类学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第二部分回到田野现场,用具体的民族志案例来深化主题;第三部分是短书评,通过十多篇精彩书评回顾了人类学的经典主题并探讨新近发展;第四部分是“前沿与实践”,记录了对医学人类学话题的深入讨论。这是来自医学人类学的邀请,它不是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而是根植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每个人对自我、身体、生命、社会的认知息息相关。
-
中古中国的女性与社会夏炎 主编《中古中国的女性与社会》是南开大学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的第三辑,以“中古中国的女性与社会”为主题,收录了来自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十余篇论文,将中古时代的女性群体推向话题的中心,探讨她们对于中古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就性别制度、女性书写、女性生活、女性政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这些论文的主题顺应近年来中古史学术发展趋势,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或提出全新观点,或对以往专题进行系统整理,或跨断代进行综合研究,展示了当下学界在妇女史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
-
凉山彝家的巨变林耀华本书是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的代表作,曾于199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编是作者于20世纪40年代初对凉山彝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的成果《凉山彝家》,曾于194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二编至第四编分别是“凉山彝族今昔”“三上凉山”“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均是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作者多次再访凉山后根据新情况所写,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后彝族地区发生的种种喜人变化。本书将林耀华先生有关凉山彝族研究的成果编排在一起,展现了林耀华先生从事民族研究的长期持续性、严谨性,是中国民族志研究的经典之作。
-
审问民族志[美] 史蒂芬·卢贝特 著;项继发 译民族志研究大量依赖的是匿名的信息源。研究结果往往只是由研究者报告,读者无法看到原始数据。史蒂芬·卢贝特作为一名法学家、庭审辩护专家和法务伦理学者,对民族志研究中的证据问题提出了系统性质疑。他研读了大量民族志作品,评估了民族志作品中证据的使用(包括证据的来源、收集过程、呈现方式、可靠性等),并将其与法务实践中形成的认定证据可靠性的标准进行比对,发现大部分的民族志作品都缺乏事实核查。卢贝特针对社会科学质性研究中证明的本质,利用辩护律师的工具,基于当代研究文本和原始资料来源,探索了民族志叙事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