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正说雍正阎爱民编著《正说雍正》依据史实,从“正说“角度,力求真实地再现雍正帝及雍正王朝的主要方面,并对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戏说进行纠正,同时也对学术上部分有争议的问题作了澄清。全书内容丰富,融学术性、通俗性于一体,是一部雅俗共赏、充满趣味的雍正帝传记读物。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25岁(此用古人常用的虚岁来计算,下同)的康熙皇帝又添了一个男婴,在皇宫人们称这个男婴为皇四子。不过这位年轻的帝王并不是只生了4个儿子,在此之前他还有10个儿子出生,但其中7个夭折,只有3个健康地活下来。如果按着自然的排行,这个男婴是康熙帝的第11个儿子,但按清朝皇室的规矩,他排行老四,所以城皇四子。康熙帝8岁即位,即位早,结婚生子也早,12岁就开始做父亲,自己发育尚未完全,就不断生孩子。早婚早育显然是康熙帝早期子女不断夭折的主要原因。这一年皇家新出生的南婴,康熙帝钦定的名字叫“胤祯”。清初满人给孩子起名,开始当然是用满语、写满文,须用汉语表示时,只须对译成相应的同音汉字就行了,如“多尔衮”、“阿济格”、“马齐”都是满语的音译。而且满人起名也不太讲究,比较朴实。摄政王多尔衮的满文本义是“獾”,英亲王阿济格的名字是“小儿子”的意思,而康熙时大学士马齐的名字是“栓鞦的铁钩子”的意思。自入关以后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日深,满人的取名也趋于汉化,用意崇尚儒雅。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田雪原,王国强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2003》阐发了人口与发展的十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发展观的转变、评价指标体系、人口变动预测、就业发展战略、人口流动高峰、历史的机遇等。
-
知道点世界名人刘明轩著本书介绍了从远古到今天的世界名人事迹。
-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朱向东主编;张恒卷主编;海南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本书以反映人口现状为主,通过对海南省人口发展变化的总体性描述,展现出2000年海南省人口在总量、民族、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序、婚姻等方面的现实及其发展变化等。
-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朱向东主编;马勇卷主编;湖南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本书立足2000年人中发展及其结构变化,分析湖南人力资源,进而将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和环境发展相结合,向世人展示真实的湖南省情,为提高我们的人口意识、人均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供一些思路。
-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朱向东主编;赵玉梅卷主编;湖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本书重在反映人口现状,兼述人口的历史和未来,结合湖北省各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别对人口发展回顾、年龄性别等文献进行介绍性述说。
-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朱向东主编;王建农[卷]主编;江西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本书以反映人口现状为主,通过对江西省人口发展变化的总体性描述,展现出2000年江西省人口在总量、年龄、性别、生育水平、受教育状况、婚姻等方面的现实及其发展变化等。
-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朱向东主编;黄立山卷主编;安徽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本书以2000年度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为基础,介绍安徽省的人口数量、性别、年龄、生育、死亡、婚姻、家庭、教育、就业、迁移、居住、城镇化、资源环境、未来人口发展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编2003年9月18-19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山东省荣成市召开了全国深入贯彻“三为主”工作方针座谈会。这次会议是一次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的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全面总结了20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巩固发展“三为主”、建立完善新机制的重要意义,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建立新的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
人口启示录崔丽主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发展规律的理论升华,是执政理念的认识飞跃,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讲的人,既是指个体的人,也是指群体的人;既包括现在的近13亿人口,也包括未来新增的近3亿人口;既涵盖人口数量,也涵盖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既揭示人口生产的规律和趋势,也揭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坚持以人口为本,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从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出发,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抓紧抓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口失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口健康水平和劳动生产技能,将巨大的人口压力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口大国逐步转化为人才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