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Python人口统计王广州 著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Python在开发人口统计分析工具、挖掘人口数据、深入研究人口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标:为从事人口统计及相关原创性研究,开发自主独立知识产权计算机分析工具的研究者提供帮助。内容:在介绍Python人口统计分析所需语法的基础上,对人口统计分析算法、计算机程序开发和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展示,试图帮助读者在人口统计方法、分析技能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进一步提高。特色:为了兼顾实际研究问题和基础训练两个方面,《Python人口统计》在讨论人口研究问题、统计分析方法和Python程序设计的同时,提供完整Python源程序和研究案例所需数据,便于读者直接使用,减少研究上的弯路。拓展:在面向人口统计研究者的同时,《Python人口统计》力图面向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全书设计的内容也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基础训练素材。
-
转型时期中国职业性别隔离问题研究张成刚 著本书以转型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隔离的发展为研究主题。本书系统梳理了关于职业性别隔离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建立了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歧视理论和制度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排队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转型阶段劳动力市场面对的改革和冲击,对转型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隔离水平、职业性别隔离程度和职业性别隔离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为转型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特征事实。
-
进化的咬痕[美] 皮特·S.昂加尔(Peter,S.,Ungar) 著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是谁?以前地球上存在的其他几种人去了哪里,为什么现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我们自己?为什么我们是杂食动物,既吃肉也吃蔬菜?为什么其他灵长类动物依然茹毛饮血,而只有我们学会了刀耕火种,懂得精细地烹调食物?为什么现代人类的饮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什么样的饮食才是*适合人类的饮食? 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普普通通的牙齿里。我们的牙齿是进化的遗产,它就像活化石一样告诉我们过去的动物都吃些什么,过去的气候条件怎样塑造了它们的饮食。气候决定生物可以选择的食物,当日常饮食改变时,物种就会发生变化。日常饮食和变幻莫测的气候决定我们的祖先谁会被淘汰,谁又能存活下来,我们人类就是在这样的饮食选择中一步步进化成人类的。
-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今天的人们认为世界到处充满暴力与危险。只要看新闻,就无法不注意到那些越来越可怕的虐待、谋杀、骚乱和战争。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真的是特别暴力的吗?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处境到底是变好了,还是恶化了?斯蒂芬·平克在这本令人震撼的著作里告诉我们:暴力其实在减少,我们正生活在历史上特别和平的时代。他以暴力水平为标尺,用“六大趋势”重新归纳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并展示了大量数据资料和上百幅图表,量化了暴力减少的趋势:部落间战事的死亡率比20世纪的战争和大屠杀要高出9倍;中世纪欧洲的凶杀率比今天要高出30倍;奴隶制、残酷刑罚和滥用死刑曾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但如今被废除了;家暴、强奸、虐待儿童和动物,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减少…… 那这一切又是怎样发生的?是因为人性改变了吗?平克认为,解释暴力减少的关键在于理解将我们推向暴力的“五种心魔”和将我们带离暴力的“四位善良天使”,以及这些内生的心理机制如何影响人的行为。人性并没有改变,但诸多有利的外生力量(如政府组织、识字率、商业和都市的文明进程等)出现,让天使压制了心魔,使我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冲动,对他人怀有同情,宁愿做交易而不是抢劫,揭露那些毒害人心的意识形态,发挥理性的力量,克制暴力的诱惑,导致暴力的减少。 平克以他的独特视角和充分证据,启发我们进一步反思我们对人性、进步和现代化的固有观念。本书的结论必然会引起争论,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它将引导我们用更科学的视角、更开放的心态来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命运。
-
中国中部人口发展报告钟无涯,颜玮 编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无论是从全球视野还是国家层面,客观上都启动于工业化进程。生产力提升是放大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关键,社会关系的作用尚在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生产力提升使人口大幅增加成为可能,验证了基于资源承载思维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具有局限性的同时,反证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并非天然的线性关系。后工业化社会提供丰裕资源的同时,也伴随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家庭文化、生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演化成为具有多样性的价值与伦理体系。从人口再生产的角度看,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率日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高福利的北欧国家,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踏入人口代际更替的危险区域;另一方面,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大量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不降反增,逐渐成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和增长规模快的区域。我国执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已有多年,但2018年大部分省份的人口出生率出现回落。从人口规模和入口输出来看,中部地区对于国家的影响远超过其地理空间和经济产出占比。中部地区是我国的人口“蓄水池”,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山西都是人口输出省份,是我国发达区域劳动力的重要来源。但是,中部六省经历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刚性约束,传统生育文化逐渐瓦解,叠加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冲击,人口出生率下降已成定局。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趋势加重、乡村“空心化”蔓延以及城镇化推进效率较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转型发展。
-
蒙古秘史及卫拉特蒙古语别·策吾克暂缺简介...
-
近代日本生活空间[美] 乔丹·桑德(Jordan Sand) 著,焦堃 译本书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通常不被国家“大历史”讲述的物品和事件出发,对于20世纪上半叶以日本为中心的环太平洋地区的住宅、家具、食物、衣服、鞋子、行为举止、城市空间等的变迁进行了细致考证和生动解说。包括:明治晚期日本上流阶级的“洋间”生活和室内装饰中如何处理欧洲规范的影响、味精的全球扩散历程、坐在地板上或椅子上的交织冲突及藤椅的传播、“文化生活”言论和“文化住宅”的兴衰、从海外殖民地至东京的“观光旅行”、冲绳人的猪肉与美军的关系,等等。在广阔的时空框架中,作者展现了一幅充满人与物剧烈迁移、文化交融和变容的、激荡的历史图卷,揭示了近代日本和美国等产生的复杂网络和殖民主义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名同时在美国和日本执教的学者,作者的视角新鲜有趣,富于创见。书中更收录了15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集可读性、专业性和新视角于一体。
-
东亚跨国自我认同[日] 青山玲二郎 著本书全面系统地考察在华日本人社会的基本状况及其自我认同等问题。研究课题之一是“日本人为何要来到中国”;二是“在中国的日本人形成了怎样的社区”;三是“在中国的日本人拥有怎样的自我认同”。日本的国家结构和日本人的自我认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日本是一个少子老龄化社会,已经从人口增长型社会转变为人口负增长型社会,而居住在亚洲各国的日本人口数量正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此类国际移民形成了怎样的社区和怎样的自我认同,成为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
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吴小安,黄子坚 著《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为北京大学与马来亚大学共同主办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研究:历史、文化、政治”学术工作坊的成果。《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由18篇论文组成,重点包括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马新华人商业史研究,马新国家、族群与教育发展等三个方面议题的学术探讨。《全球视野下的马新华人研究》代表了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值得借鉴。
-
思想会·神圣的欢爱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 著,黄觉,黄棣光 译本书集中讨论伙伴关系和统治关系两种模式下的性行为。作者雄辩地指出,男女关系只有完成从传统统治关系向伙伴关系的复归,才能恢复性行为美好、高贵、纯洁和快乐的本真特征;在伙伴关系下,性行为不再低贱、肮脏和痛苦,爱情、性爱、生育将成为人类幸福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