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中国人口健康状况报告孔灵芝,杨维中,中华预防医学会 编为全面客观展现我国人口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相关领域专业机构和专家编写了《中国人口健康状况报告/科技民生报告丛书》。我们系统梳理了截至2015年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出版的统计数据及具有代表性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未包含我国港澳台地区相关数据),以社会组织的第三方视角,从人口基本情况、重点人群健康状况、主要疾病状况、人口死亡情况、行为相关健康因素五个维度入手,直观呈现了当前我国人口健康的基本状况。
-
那是风李明洁 著社会语言学的学术训练,养成了作者符号化的认知习惯与关注变异的阐释风格,这也体现在她对个人境遇、文化景观和社会变革的讨论中。本书辑录的十篇,完成于作者在国内外学术考察和实地调研的路途中,呈现了语言人类学者观察他者的方式,以及由此可以看到的自我与世界。
-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张车伟 著,谢伏瞻 编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人口完整地经历了发达国家数百年才能完成的人口转变全过程,目前已经进入低速增长状态。中国人口学者及有关学者,发表了大量的专著、论文等。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梳理了这一历程的经验、成果,探寻其内在规律,展望其未来趋势;从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对人口学各分支学科的成就、经验和得失进行了综述,呈现出当代人口学相关学者对人口问题的研究思路、探求方法和认识路径,展现了新中国70年人口学发展的脉络,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学。
-
人类的起源[肯尼亚] 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 著● 达尔文的人类进化“一揽子”学说主导学术界100年,却在20世纪80年代被证伪。那么,在1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究竟如何胜出—— 是东非大裂谷的出现,导致了某种灵长类动物离开大树、用两足行走吗? 古人类遗址中发现的兽骨,来自先祖打来的猎物还是拣来的腐尸? 拉斯科洞穴中摄人心魄的野兽壁画,是巫师在癫狂的仪式中创作出来的吗? 150万年前的直立人就已经能够流利地交谈了吗? “意识”这个生命的奇迹,从欺骗行为、埋葬仪式中可否寻到蛛丝马迹? ● 理查德?利基以直立人骨架“图尔卡纳男孩”这一20世纪古人类学z重要的发现为起点,清晰明了地勾画了人类进化的四大阶段:700 万年前人科的起源;两足行走的猿类的“适应性辐射”;250 万年前人属的起源;现代人的起源。除此之外,《人类的起源》还将带领我们利用有限的证据,提出种种出人意料的假说,推断人类的艺术、语言和心智起源之谜。 ● 《人类的起源》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科学大师书系”图书之一。“科学大师书系”精选了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10本经典著作,其作者既是世界一流的思想者,又是文采斐然的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贾雷德?戴蒙德、丹尼尔?丹尼特、马丁?里斯等等。这些书将直接送你站上大师的肩膀。
-
生态博物馆尹凯 著生态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对历史资源的继承和当下结构的整合,构成了一个内含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为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总体表达和整体图景,《生态博物馆》将生态博物馆现象置于思想史、知识史和事件史的总体视野中予以考察。具体而言,“思想”引向生态博物馆的社会面向和浪漫气息,“边缘叙事”“乌托邦”等隐喻让生态博物馆在思想层面充满革命性和批判性色彩;“理论”导向生态博物馆的知识谱系与历史遗产,“定义演进”“阐释话语”等要素让生态博物馆在理论层面充满过程性和开放性特质;“实践”指向生态博物馆的经验事实与操作过程,“接触空间”“地方感”等架构让生态博物馆在实践层面充满商榷性和场景性意味。
-
身体的历史 卷一[法] 乔治·维加埃罗(Georges VIGARELLO) 著,张竝,赵济鸿 译人的身体和对待身体的态度不是永恒的。身体随着年龄而变化,受物质条件和文化的制约,而不同的时代对身体则表现出不同的关注。《身体的历史》皇皇三大卷,时间跨度从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20世纪,从宗教、艺术、医学、性、卫生、屠杀和暴力、体育、表演等各个角度论述了身体的文化史,全方位地展示了西方社会的变化对人类对身体的自我认知的影响。《身体的历史》第一卷主要论述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身体的历史。全书从宗教、医学、文学、性、体育锻炼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现代”身体出现的过程,认为在这一时期身体经历了一种双重张力:既突出集体的强制性又强调个体的解放。束缚和解放这两种动力混合在一起,赋予现代身体一个合乎规格的清晰轮廓。
-
户籍制度改革邹一南 著以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为标志,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拉开帷幕。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通过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和居住证的普及来实现城市公共福利均等化。本书结合公共选择、人口迁移、城市规模等理论,在对户籍制度形成演进的基本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总结出户籍制度两大特殊功能的对立运动规律,将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实施的户籍改革政策归结为利益剥离和利益扩散两种路径,并探讨了大城市化和小城镇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利弊,最终构建起一个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的“城镇化的双重失衡与双重转型”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能够有效推进户籍改革的可能路径。本书认为,只有把工作重点从城市内部转移到城市之间,通过先解决不同类型城市之间发展水平的失衡,再解决城市内部不同户籍身份居民福利分配的失衡,从而走出一条利益扩散、利益剥离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即利益均等化。农业转移人口保留效用的提高以及发展方式向消费驱动的转变,为通过推动从城市之间到城市内部的均等化转型,并最终实现户籍制度改革的成功提供了历史契机。
-
历史学与人类学陆启宏 著20世纪的西方史学界经历了从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的进程。新史学“打破学科之间的围墙”,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史学景观,“历史人类学”也就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系统地回顾与梳理了20世纪西方学者对历史人类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者以人类学的历史化和历史学的人类学转向为基础进行讨论,对历史人类学这种学科融合的新形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 全书分为“上篇理论篇”与“下篇实践篇”两部分,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西方历史人类学的发展做了一个历时性的系统分析,并对其后的发展趋向有所探讨。
-
转型时期中国职业性别隔离问题研究张成刚 著本书以转型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隔离的发展为研究主题。本书系统梳理了关于职业性别隔离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建立了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歧视理论和制度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排队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转型阶段劳动力市场面对的改革和冲击,对转型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隔离水平、职业性别隔离程度和职业性别隔离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为转型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特征事实。
-
Python人口统计王广州 著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Python在开发人口统计分析工具、挖掘人口数据、深入研究人口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标:为从事人口统计及相关原创性研究,开发自主独立知识产权计算机分析工具的研究者提供帮助。内容:在介绍Python人口统计分析所需语法的基础上,对人口统计分析算法、计算机程序开发和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展示,试图帮助读者在人口统计方法、分析技能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进一步提高。特色:为了兼顾实际研究问题和基础训练两个方面,《Python人口统计》在讨论人口研究问题、统计分析方法和Python程序设计的同时,提供完整Python源程序和研究案例所需数据,便于读者直接使用,减少研究上的弯路。拓展:在面向人口统计研究者的同时,《Python人口统计》力图面向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全书设计的内容也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基础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