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童年人类学(美)戴维·莱西在不同文化中, 儿童是如何被养育成人的? 儿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他们又给家庭和社区的结构带来何种改变? 《童年人类学》一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作者戴维·兰西认为, 我们那些关于儿童的习以为常的认识都是狭隘的、受文化局限的。戴维·兰西通过收集来自多个研究领域的证据证明: 在美国主流社会中, 婴儿被认为是珍贵的、天真的、非常可爱的“小天使”; 但是, 也有其他的一些社会认为, 婴儿是不受欢迎的、给人添麻烦的“调换儿”, 或者是被需要的、实际上却被商品化的“财产”。人类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形态的童年,每一种童年都深受其所处文化的影响。本书研究了家庭结构与生殖现象、家庭或社区中的儿童照顾者的概况、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待遇、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工作、儿童的学校教育, 以及儿童向成年过渡等方面的问题; 它以其他社会的童年作为参照系,系统分析和反思了“珍视幼儿”社会中各种关于童年的狭隘的、受文化局限的“常识”,从而警醒我们当下流行的各种理所当然的儿童观和育儿方式,既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也是具体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本书是对百余年来关于童年和青春期的人类学成果进行的回顾和梳理, 议题涵盖婴儿期直至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书中充满了撷取自民族志和大众媒体的各种奇闻轶事,探讨了当今童年研究领域的新兴问题。《童年人类学》为所有读者提供了一幅关于人类童年的浓墨重彩、刻画入微、异彩纷呈的画卷,描绘了现在和过去在不同文化中的童年。
-
封面之下[美]克莱顿·柴尔德斯一个故事成为一部小说,这个过程一定是多重的。在这本出版行业的田野观察中,作者克莱顿?柴尔德斯将带领读者深入幕后,追踪一本小说是如何通过这段旅程而改变的。在这段旅程中,柴尔德斯呈现了书之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作家的创作过程,文学代理人的角色,编辑怎样决定出版哪些书,出版商如何建立名单,如何销售、存储和宣传图书,以及作家如何选择下一个主题,等等。柴尔德斯也关注书籍是如何被选上摆在书店前台的,为什么评论人和读者能从同一部小说中读出不同的含义,以及全国各地的读书会如何理解一部小说及其对他们的意义。
-
中古中国的女性与社会夏炎 主编《中古中国的女性与社会》是南开大学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的第三辑,以“中古中国的女性与社会”为主题,收录了来自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十余篇论文,将中古时代的女性群体推向话题的中心,探讨她们对于中古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就性别制度、女性书写、女性生活、女性政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这些论文的主题顺应近年来中古史学术发展趋势,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或提出全新观点,或对以往专题进行系统整理,或跨断代进行综合研究,展示了当下学界在妇女史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
-
人类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约翰·托尔佩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在其著作《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东西方均出现了人类文化突破现象,他把这一时期称为“轴心时代”。本书作者约翰·托尔佩在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轴心时代”仅仅是三个直接影响当代社会问题的关键时期之一。他认为,不是只有一个原初的“轴心时代”及其后续发展,而是存在着三个“轴心时代”,每一个时期都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人类要面对的问题。早期的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道德,强调宗教和道德发展;第二个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物质,关注的是物质对象的生产和使用;第三个轴心时代的关键词是精神,聚焦于技术。本书以道德、物质和精神作为人类历史的三重架构,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作者将“轴心时代”进一步具象化,以一种世界视野,引导读者思考人类社会的现状和未来。
-
本雅明之墓迈克尔·陶西格(Michael Taussig);王菁 译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和法国边境的一座小镇结束了生命。2002年,本书作者、人类学家陶西格拜访了本雅明在小镇的坟墓。于是有了本书。本书以书中同名文章《本雅明之墓》为书名,并以此发散开来,展现出一位人类学家的学术关切。本书的主题涵盖了本雅明之墓、哥伦比亚的农民诗人,此外,也有关于萨满教身体特质的讨论,以及海洋的消失。这些看似松散的主题,每一个都打上了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烙印,即对物件的欣赏,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哲学和人类学冥思。作者通过这些不寻常的散文,向读者展示唯物主义知识为我们所栖居的抽象的、全球化的、同质性的和电子化的世界,所提供的一条另类道路。作者通过本雅明之墓,追寻一次兼具民族志式的、自传式的、文化批评式的旅程,他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于20世纪伟大的文学批评家的记忆。
-
忧郁的热带[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
审美人类学前沿问题王杰 等 著在现代形态的美学理论建设中,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人类学前沿问题》在中国审美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理论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审美经验、中国式审美现代性、地方性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情感民族志等当代人类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悲剧观念的人类学研究,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民族志探讨,以及对民歌研究的当代意义分析等不同的前沿问题做出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中国审美现代性”“乡愁乌托邦”“审美制度”“地方性审美经验”等概念,以当代人类学方法探讨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学维度为基本目标的现代美学问题。
-
离开学术界克里斯托弗·卡特林“其实你是想离开的”——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离开学术界的大障碍或许就是承认这一点。据估计,93%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无法获得终身职位,但许多人仍然将终身教授的职位视为自己博士学位获得成功的唯一结果。在这样的学术就业市场危机中,《离开学术界》帮助研究生和任何学术领域的学者在高等教育界之外找到满意的职业。本书简短而务实,为准备寻求新机会的客座讲师和兼职讲师、陷入“终身教席陷阱”的学者、对非学术工作感兴趣的研究生,以及希望更有效地为学生和担任临时教职的同事提供支持的学者提供了宝贵建议。克里斯托弗•卡特林在获得弗吉尼亚大学的古典学博士学位,并于杜兰大学任助理教授后,最终决定离开学术界,在一家全球咨询公司找到了工作。本书中,他将自己在这段为期两年多的求职之旅中学到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在此期间进行的150多次信息访谈、对12位离开高等教育界后进入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采访,浓缩成这本拿来就能用的指南书。书中的建议涵盖了极为广泛的主题——从自我评估、探索职业选择、建立人脉关系、丰富职业履历、培养技能,再到简历制作、面试准备、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翻译给非学术人士、适应新职场,等等;甚至也包括了情感方面,尤其是很多学者都会经历的——褪去学者身份的挣扎、恐惧、羞耻与悲伤。本书将帮助你积极面对离开学术界职业转型的挑战。
-
逆袭阿德里安·纳塞利 著,张蕊子 译阿德里安·纳塞利是一名典型的“阶层跨越者”:他的父亲是公交车司机,母亲是秘书,但他成了一名独立记者和作家。生活在两个阶层间的独特经历驱使着他去寻找那些和他一样的人——那些出身贫寒的学者、法官、记者、作家等等。与大多媒体不同的是,纳塞利想见的其实是这些人的父母。他们在默默无闻地帮助孩子成功的过程中牺牲了什么?孩子跨入另一个阶层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背叛吗?阶层差异又会对家庭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
宁波人才发展报告张健、王峪、王明荣本书是关于地方人才发展及人才工作的专题报告,以人才蓝皮书的形式呈现,由宁波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织力量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宁波人才发展总体状况、人才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特色、人才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人才工作调查研究报告、人才相关政策法规等。本书以翔实的数据准确记录地方人才发展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面向人才工作难点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服务当地政策部门决策,为当地人才领域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