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新时代健康老龄化理论与实践暂缺作者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来看,对健康老龄化概念的提出、认识以及引入过程我国进行了阐释;论述我国学者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对健康老龄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大量本土化探索;对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发展策略展开研究,详细分析和阐释了未来我国实施健康老龄化的发展
-
生态移民意识培育、行为养成、制度建设响应机制研究东梅 等 著《生态移民意识培育、行为养成、制度建设响应机制研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驱动视角》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从宏观(外部环境、制度建设)和微观(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两个层面,构建了生态移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响应机制研究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计量模型,揭示了生态移民生态意识培育、生态行为养成、制度约束三者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以及三者对生态文明目标实现的外在联动效应,为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生态移民意识培育、行为养成、制度建设响应机制研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驱动视角》对培育新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丰富生态移民研究内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个体认同论尹岩 著作者基于现代社会个体化的结构特征和个人的个体存在特性,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新的且极为重要的个人认同形式——“个体认同”。本书是对个体认同的一般问题的哲学研究,系统地探讨了个体认同的根源、意义、基本结构以及一般机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以及个体“崛起”的历史前提和现实条件进行了哲学的反思,认为中国社会需要一场以个体认同为核心的社会启蒙,其任务是在文化意义上完成向时代精神的历史性转变。
-
人口流动与产业集聚互动的机制和效应研究敖荣军 著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及区域经济效应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关于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人口流动与产业集聚互动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基于马歇尔空间外部性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借鉴人口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理论演绎与实证检验相结合,深入分析人口区际流动与产业地理分布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机制及其区域经济效应,探索基于要素和产业集聚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为新背景下区域发展与管理提供理论借鉴与决策参考。
-
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方法周大鸣 著为表彰一部分忠实作者为刊物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人类学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长期为学报撰稿的中国人类学学者中挑选一些知名学者,资助他们出版文集,并命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每本论文集均以这些学者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为主,同时,汇集这些学者在其他刊物发表的优秀文章,也包括少量优秀的未刊文章。收录在本书稿中的17篇文章出自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这17篇文章涵盖移民研究、都市人类学、城乡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这4个栏目,内容丰富,既有常规的人类学理论探讨,也有建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反映了作者近三十年来的学术兴趣和若干思考,将之汇编成一本书,可以让读者看到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
中国流动人口俞林伟,陈莉 著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和健康水平是衡量当前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本书在构建居住条件与健康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考察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和健康状况;深入比较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居住条件和健康状况方面的异同,从住房条件、社区环境和居住隔离方面识别与评估可能对健康构成潜在影响的各类因素,探讨居住条件对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作用规律及影响机制。本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转型期健康影响的户籍差异,丰富流动人口健康影响因素的理论认识,对实现流动人口的居住融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流动流量、流向新变化研究周晓津 著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口流动的新特点、新趋势和新变化,既是坚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口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制定我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性环节,有助于把握新时代新型城镇化趋势与人口迁移规律,对于提出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新任务、新政策、促进人口区域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流动流量、流向新变化研究》利用大数据弄清外来人口总量、区域分布和流向新变化,将大大提高人口管理的精确度和对策的有效性,以期解决人口服务管理的“盲人摸象”问题并弥补应急式管理缺陷,为制订中长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全书共十章,涉及了经济学、计算机软件、地理信息系统和人口经济学的多学科领域,以数据为基础,在理论、方法和实践方面有较多的创新性研究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是一部交叉性综合性新兴研究专著,书中相应数据及软件产品亦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拓展研究价值。
-
拉马克的复仇[美] 彼得˙沃德 著,赵佳媛 译有没有想过,我们的一些身体特征可能源于祖先的一些行为,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也很有可能影响后世子孙。听起来有些夸张,但这将成为我们未来热烈讨论的话题。 表观遗传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古生物学家、天体生物学家彼得˙沃德(PeterWard)将之化解为通俗语言,以飨大众读者。他用表观遗传学的范式,重新审视了我们人类的历史:从远古到黑死病的爆发再直入当下:是如何在我们的生理、行为和智慧中留下了印记。有些章节介绍了我们正在经历的表观遗传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诱因是有毒物质、环境污染物、饥荒、营养不良、压力和过度遭受暴力,极度发人深省。 《拉马克的复仇》讲述了性状是如何遗传的,外界影响又如何促使我们将之传给后代,这是一场大开眼界又激动人心的探索。
-
城市移民健康郁姣娇 著我国的社会转型伴随着流动人口群体规模的急剧扩张,相对于流入地居民或流出地居民,移民群体有着较好的健康状况,但是由于这一群体在迁移过程中经历着各种改变,充满着压力,使得他们的健康受损风险更为突出。本书在对“2017年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数据”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首先描述不同类型移民群体自评健康的现状;其次,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检验主观和客观社会因素对不同类型移民健康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影响的方向和路径;很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改善城市移民健康状况的保障和促进机制。
-
出生与机会马妍 著本书从出生队列视角出发,立足于健康福利、教育福利、经济福利和婚姻福利四个维度,探讨了出生队列规模变动与队列成员人口福利的关系,发现由于资源承载力和人口再生产的节律不匹配,使得出生队列规模对队列成员各个维度的人口福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集中表现为出生队列规模越大,队列成员的人口福利水平相对越低。同时从生命历程的角度出发,发现出生队列规模对于人口福利的影响沿着生命历程的推进持续传递和累积,同时呈现出影响不断弱化的特征。此外,出生队列规模对队列成员人口福利影响的主效应受到性别和城乡因素的调节,对于出生队列中不同性别和城乡身份的队列成员存在不同的影响,弱势群体可能更多地受到队列规模稀释效应的挤压而呈现人口福利水平的劣势。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出生队列为分析单位、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出发、系统探讨了出生队列规模和队列成员人口福利的关系,弥补了目前对人口福利的研究中尚无系统地研究人口福利这一空白,同时也将出生队列规模这一因素引入了影响人口福利的模型,运用人口模拟分解出出生队列的净效应,实质上本研究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我国人口转变的后果,将已有的人口转变研究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