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基因传[美] 悉达多.穆克吉 著,马向涛 译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让人类社会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 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著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基因传》出版者) :: 《基因传》不仅是一部翔实记述(基因)科学发展的历史,更是人类在21世纪面向未来的宣言。 ——马向涛(《基因传》译者)::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见识丛书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见识丛书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约翰?R. 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见识丛书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见识丛书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见识丛书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见识丛书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见识丛书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见识丛书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见识丛书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见识丛书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见识丛书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见识丛书19:内战,一部观念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见识丛书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见识丛书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版)》[以]赫拉利?尤瓦尔……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资产建设研究卜文虎《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资产建设研究:以丽江纳西族三村为个案》从文献分析出发,以社区资产建设为分析视角,选取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3个城市化转型社区为研究个案,运用实地研究的办法考察了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社会变迁,旨在探索社区资产建设和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社会政策促进社区建设这两个问题,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发展问题作出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讨。
-
明清以来岭南地区政区变迁及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郑维宽,廖建夏自秦统一以来,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央与岭南的关系始终是中央王朝在实现其对岭南的统治的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而地方的开发与经济社会的变迁则是王朝的统治措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重要体现。明清时期既处于封建王朝的后期,也是岭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内地化”的重要时期。就政治上的“内地化”而言,中央王朝不仅在传统的流官统治区树立起牢固的统治基础,而且在土司地区成功推行了“改土归流”,将曾经的“化外之地”纳入了王朝的行政体系,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二元政治格局,实现了行政制度在岭南地区的一体化。在孤悬海外的海南岛,即使是在黎族聚居区,明清时期也实现了基层行政制度的“内地化”。在王朝统治较为薄弱的边缘地区,比如钦廉地区,明清时期也经历了王朝控制逐渐强化的过程,而交通的开辟和汉文化的传播渗透进一步推进了这一过程。在经济上,户口赋役制度的普遍推行标志着岭南地区已经纳入了王朝的经济体系,而其商品经济也已融人了全国的市场网络。只是由于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地处山海之交、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理特性,使得其经济发展总体较为落后,因此面临着地区开发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压力,也存在私盐等逃避税收的情况。
-
山村重塑邵志忠少数民族石山地区的贫困表征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也体现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是一个综合性的贫困问题,少数民族传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在新时期面临巨大的挑战,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乡村社会需要重塑。《山村重塑: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参与式乡村社会发展研究》从环境、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等视角研究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石山地区的贫困问题,认为贫困是由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制度和政策、教育、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是综合性的贫困。扶贫在国家层面是国家意识、国家战略,而在社会层面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参与式乡村发展提倡在全社会参与解决贫困的同时构筑和谐发展的乡村社会。参与式发展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是增强村民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自身能力,是乡村社会内在的、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村民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主体,参与式发展提倡在乡村发展中增强贫网人群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乡村形成互助、协作、共管和共担责任、共抗风险、共享利益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本研究通过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深入研究以及参与式乡村发展实践,探讨参与式乡村社会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及推广价值,提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参与式山村重塑的发展思路,为政府扶贫工作及农村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社会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
神奇绚丽的贵州文化述略蒋南华,张学立,杨政银,蒋楚麟暂缺简介...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互动关系研究陈蓉暂缺简介...
-
武平风物陈厦生为系统整理、展示“千年古邑?文化武平”的独特风情和深厚底蕴,推动历史文化挖掘研究、宣传阐释和传承弘扬,2016年起,由中共武平县委牵头,县委宣传部具体组织,县交通局、国土局、文联、作协等共同参与,编撰出版了这套系列文化丛书,命名为《梁野文库》。《武平万象》即为其中之一。本书主要是以百科全书式的客观笔法,将武平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等知识荟萃于一册,供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全方位、多角度科学了解武平、认识武平。
-
西北民族论丛周伟洲《西北民族论丛》是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不仅涉及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大学科,反映了海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
-
珠江论丛付景川暂缺简介...
-
禹羌文化与国家起源李殿元,戚怀亮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的大禹,他在中国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及影响,也是一种文化——禹羌文化。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就不能不首先研究禹羌文化。按照我们现在对历史的认识,古族“羌”是个古老的民族,而出自古族“羌”的大禹,是从传说到历史的一个伟大人物。在我国现今的少数民族中,羌族仍然很有名,原因之一是:唐初著名诗人王之涣写过一首千古绝唱《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首《凉州词》把羌族传得名满天下。羌族很有名的原因之二是:羌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历史非常悠久,与古族“羌”有着很深厚的渊源关系。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它是中国人类族号记载。今日之中华民族,把炎帝和黄帝尊为自己的先祖,因此有“炎黄子孙”之称。炎帝即传说中我国农业的始祖“神农氏”,姜姓,是羌人中转向农业生产的一支,而其余的多数羌人,依然过着畜牧生活。羌人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当时华夏的西方。因为羌人从事畜牧,尤以养羊为主,所以在汉字初创时,造了个象形字,“从人,从羊,羊亦声”,“西戎牧羊人也”。“戎”是当时中原人对西方诸民族的通称,“羌”也是对当时西方一部分以牧业为主的民族之泛称。羌族很有名的原因之三是:“羌”族出了个了不起的“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