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首都人口调控王瑜《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是首部将产业带动人口“双转移”作为解决首都人口相关“大城市病”问题和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之先导的学术专著。书中特别以雄安新区为样本对“双转移”框架模式进行了应用分析。在当前语境下,《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可为相关研究者和一线实践者提供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参考价值。《首都人口调控: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双转移模式研究/青年博士文库》的研究发现和政策思路,不仅有助于破解首都北京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探索中国特色“大城市病”解决的路径;亦或有利于探索京津冀区域有效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等挑战,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路径;亦有助于探索未来完善京津冀区域城市群发展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6孙鹃娟,杜鹏本书以联合国人口老龄化与发展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等*新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特点、老年社会保险、老年人健康与照料需求评估、长期照料护理保险制度、老年贫困与经济状况、流动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意愿等养老热点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
-
西藏人口分布变动及人口功能区规划研究黄祖宏 高向东本书广泛吸收和运用了国内外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利用几次人口普查的大量数据和先进的空间分析方法,对西藏的人口分布与人口功能区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人口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的建议颇有新意,资料翔实,研究方法合理,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较为突出,对于促进西藏人口合理分布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日)中根千枝 著本书描述了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印度、喜马拉雅南麓等地田野调查的感受和所见所闻,通过对访问地人们的面貌、行动、人际关系、思考方式等的观察,展示了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的历史地理条件为背景的人类的生活图像,并把这些感受与她在埃及、欧洲调查旅行的体验放到一起形成比较。
-
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梁海艳《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是笔者工作以来有关中国流动人口相关成果的荟萃。其中部分成果已经公开发表。一部分成果正在研究中。《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共包含六章内容:章,绪论;第二章,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与结构特征;第三章,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第四章,中国流动人口的婚育与健康;第五章,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前景;第六章。流动人口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希望《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的出版能为占中国总人口约1/6的流动人口群体向社会发出一个声音。希望社会各界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有一个更加准确、更加客观的认识。《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的出版在程度上表达了流动人口的相关需求,以期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建议。帮助解决新时期中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
交换理论视域下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研究杨小英《交换理论视域下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研究: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以西方人类学的交换理论为基础,以田野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项目中的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教育人类学考察。通过描述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互动的交换动机、交换过程和交换结果,探讨U-S合作项目中促使教师互动产生大量交换的具体策略,为今后的U-S合作项目取得合作成功提供行动借鉴。
-
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王治国当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要求中华文化地位的配套发展和相应提升。将中国几千年多民族、多源头灿烂文化翻译出来,推向世界,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中国典籍翻译(当前主要是英译)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重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典籍翻译尤其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格萨(斯)尔》是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共同创造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格萨尔》翻译与传播研究》统称《格萨尔》。《格萨尔》在藏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记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其中不仅渗透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而且受到原始的自然崇拜、苯教和佛教信仰(藏传佛教)等意识形态的影响,体现出口头传承和文《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格萨尔》翻译与传播研究》写多渠道民间创作和多元文化共同模塑的特点。其基本的诞生和传播路线是从藏族到蒙古族地区,经过长期的民间创作和流传,形成多语种史诗版本的复杂格局。《格萨尔》经千年传唱至今仍为说唱艺人所传诵,堪称“口头文学典范”和“活形态”史诗。《格萨尔》与其他一批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现,有力地推翻了黑格尔“中国无史诗”的论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中国不仅拥有史诗,而且拥有世界上长的史诗。这样一部宏大史诗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19世纪以来,《格萨尔》在世界上流传日趋广泛,早已引起西方汉学界关注和重视,并先后出现了俄、法、德、英等语译介本。由于《格萨尔》自身所具的学术价值和独特魅力,以及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史和国内外藏学界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史诗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等视角开展了研究工作,形成了专门的“格萨尔学”,成为国际藏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从翻译学视角去审视这一“活形态”口头说唱文学译介和传播研究至今很少。我们初步研究发现,《格萨尔》史诗有“民译”(藏、蒙古、土民族语言内部互译)、“汉译”(藏、蒙古、土译为汉语)、“外译”(藏、蒙古、汉译为英语等外语)、“往复翻译”(多语种之间往复翻译)和“回译(各外语本译回汉语)”多种复杂翻译现象和译本形态存在。其翻译途径和过程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口译和笔译或者文学翻译,也不仅仅是转译和重译,它还有更为复杂的多向、交叉、往复翻译等特点,这些都包含着崭新而经典的翻译问题。依据以上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格萨尔》翻译与传播研究》首先进入《格萨尔》史诗本文研究。就《格萨尔》,的形成渊源、内容结构、艺术成就、传承情况、流传方式、说唱艺人、文本形成、版本以及异文本展开研究。运用当前国际史诗学的新成果,从口头诗学“程式”理论人手,对《格萨尔》程式化结构以及说唱艺人的记忆特征进行阐述。借鉴“本事迁移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分析众多《格萨尔》版本和异文本形成机制,对史诗的版本流传作一较为清晰的划分;为进入史诗翻译研究做好学理铺垫。
-
禹羌文化研究. 第一辑《禹羌文化研究》编委会羌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历史非常悠久。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黄河流域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传说炎帝姓姜,是我国农业的始祖“神农氏”。“姜”和“羌”是同一字分化出的两个形体,甲骨文中有“姜”也有“羌”,经常互用。历史学家徐中舒考证认为,羌族是中国西部地区原始的部落之一;章太炎也曾在《西南属夷小记》中指出:“姜姓出于西羌。”今日之中华民族,把炎帝和黄帝尊为自己的先祖,因此有“炎黄子孙”之称。
-
禹羌文化与国家起源李殿元,戚怀亮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的大禹,他在中国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及影响,也是一种文化——禹羌文化。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就不能不首先研究禹羌文化。按照我们现在对历史的认识,古族“羌”是个古老的民族,而出自古族“羌”的大禹,是从传说到历史的一个伟大人物。在我国现今的少数民族中,羌族仍然很有名,原因之一是:唐初著名诗人王之涣写过一首千古绝唱《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首《凉州词》把羌族传得名满天下。羌族很有名的原因之二是:羌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历史非常悠久,与古族“羌”有着很深厚的渊源关系。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它是中国人类族号记载。今日之中华民族,把炎帝和黄帝尊为自己的先祖,因此有“炎黄子孙”之称。炎帝即传说中我国农业的始祖“神农氏”,姜姓,是羌人中转向农业生产的一支,而其余的多数羌人,依然过着畜牧生活。羌人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当时华夏的西方。因为羌人从事畜牧,尤以养羊为主,所以在汉字初创时,造了个象形字,“从人,从羊,羊亦声”,“西戎牧羊人也”。“戎”是当时中原人对西方诸民族的通称,“羌”也是对当时西方一部分以牧业为主的民族之泛称。羌族很有名的原因之三是:“羌”族出了个了不起的“禹”。
-
感受镇江温度王晨沛 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