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海南人口与生态问题历史研究张朔人詹兴文海南岛为叙述核心,自三亚(落笔洞)人至今时间跨度一万多年为叙事时间,重点围绕着岛内人口数量及分布、生态环境变化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论述。从“海南岛史前人类与自然环境”“民族迁徙与聚集”“汉族聚集与海外移民”“人口发展及其相关问题”“自然力与生态环境演变”“社会因素对环境影响”“人口与生态协调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以人口及生态关系为对象,从族群迁徙、自然环境演化、社会因素影响等分层解读,进而为当下人口生态和谐发展及“生态省”建设提供历史借鉴。运用考古学、地质学、气象学、气候学、地震学、土壤学、植物学及人口学、民族学、社会学、社会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再现本岛人口发展、生态变化的规律,通过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勾勒国家治理政策变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
人口与性健康教育暂缺作者《人口与性健康教育》分别从两性解剖与生理、两性心理与心理差异、婚恋与家庭、疾病与婚育、性功能障碍及其防治、性行为异常、性传播疾病、人口理论基础、人口政策与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性与法律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以培养读者正确的人口与性健康思想观念,帮助读者从知识源头上提升健康与安全防范意识,使之理性支配自身行为,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人口与性健康教育》可作为人口与性健康教育普及读物及教材使用。
-
社会融合徐水源《社会融合:新时代中国流动人口发展之路》结合我国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和阶段性特征,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论述精神,从经济立足、权益平等、社会接纳、政治参与、身份认同、文化交融等六个维度,构建新时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和指数,着重论述了新时代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政策制度的构建,提出了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路径,勾画出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供给体系,并对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是一本兼具政策论述和学术研究的专著。《社会融合:新时代中国流动人口发展之路》对于从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领导、工作者和研究学者运用习近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重要论述,解决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学义,王晟哲,张冲,何兴邦“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我国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核心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从战略和实践层面看,这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复杂交织的关系和矛盾: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刚性目标约束,必然面对脱贫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挑战、分配制度不合理和机会不均等的挑战等。二是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的挑战。经济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过大引发的经济问题,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要防止中等收入陷阱(或者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等。三是依靠劳动力数量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开始动摇。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综合问题更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增大,以人力资本为核心要素的省域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四是来自人口本身的挑战。经过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我国人口态势已经明显变化: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甚至存在“低生育水平陷阱”风险,人口老龄化加速并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转换,少子化现象严重,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规模巨大等。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人口整体呈缓慢增长态势,但2025年左右将出现人口负增长。同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对劳动年龄人口变动不会带来根本影响,老龄化程度、问题在波动中逐步深化、加剧。鼓励按政策生育,构建人口保障机制及相关经济社会支持体系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总体而言,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向公平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转换的历史节点:经济转型到了最后的窗口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了临界点,全面深化改革到了时间节点。因此,我国必须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及人口的挑战。面对“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升级”中的重大人口问题,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有针对性地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发现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大人口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发展的良性互动,最终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面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及其人口因素的挑战,我们必须在战略上、政策上相时而动,研究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中的重大人口问题,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人口发展保障机制,做出前瞻性、可预见性的政策制度安排。在研究思路上,将我国人口问题置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升级中加以考察,研究、发现、解决我国相应的重大人口问题。
-
甘肃姚村调查冯解忧《甘肃姚村调查:社会网络视角下一个村落的生育变迁》以一个西北典型农村——甘肃姚村作为田野点,从三个历史跨度考察了姚村在社会变迁不同时期的生育、婚姻和家庭状况,深入了解不同历史背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村落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最终讨论了中国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外生性”与“内生性”力量的相互交织和博弈,以及共同塑造的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
-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肖子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2018版)》是中国首部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为主题的年度报告,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的牵头组织下,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人口与发展中心四家单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2018版)》构建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一个包括政治融合、经济融合、公共服务融合和心理文化融合四个维度、15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课题组利用评估数据库,对全国50个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排名,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与特点、问题与对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对国内外流动人口/移民社会融合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希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2018版)》能对学术研究、政府决策和工作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张车伟《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中国人口与劳动经济40年:回顾与展望2018版)》在对创新经济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经济理论,并以理论为基础指导创新经济政策体系的设计。研究计划共设立5个专题,其中理论研究部分分为①创新经济界定标准研究,②创新经济发展特点研究,③创新经济中多元主体的互动机制研究3个专题;政策研究部分分为①创新经济发展现状研究,②创新经济政策体系研究2个专题。《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中国人口与劳动经济40年:回顾与展望2018版)》将综合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跨分支学科研究、文献研究、问卷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推进研究,最终以学术论文、政策要报、专著、数据库等形式展现研究成果。
-
现代中国人口联大琐记陈达《现代中国人口联大琐记/大家文丛·云南文库》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近代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状况,还介绍了特定区域内所收集的婚姻状况、性别状况、生育情况、死亡情况等统计数据。
-
人口预测方法与应用王广州本书主要内容共分为人口数据来源、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价和调整方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测量、人口预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检验以及人口预测模型、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和人口预测应用研究案例五个部分。本书共计11章,从第2章到第11章为核心内容,覆盖上述五个部分,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前言。本书的撰写目的、特色、目标和读者群体定位。第二章人口预测的历史与结果检验。本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人口预测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是对部分重要人口预测结果的检验与评价。第三章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评价。本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数据来源及中国人口统计数据问题,第二部分是人口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第四章死亡水平测量。本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假想队列方法,第二部分是测量指标的标准化方法,第三部分是生命表构建、应用,第四部分是平均预期寿命敏感性分析案例等。第五章生育水平测量。本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育基本测量方法,第二部分是总和生育率和生育模式,第三部分是递进比、孩次递进生育率和总和递进生育率,第四部分是中国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变化测量案例。第六章人口预测模型。本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总量预测,第二部分是队列要素人口预测,第三部分是孩次递进人口预测,第四部分是育龄妇女孩次结构预测实例,第五部分是中国人口情景预测案例。第七章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估与调整。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第二部分讨论年龄结构数据偏差调整方法。第八章中国人口预测软件。本章主要对中国人口预测软件的基本结构、数据结构和使用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其中包括软件的安装、卸载,队列要素人口预测、递进生育人口预测、生命表和数据质量评估与调整等。第九章北京出生人口预测研究案例。本章主要介绍了2006年承担的北京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北京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研究》,其目的是研究“双独”和“单独”政策调整对北京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本章以北京出生人口预测研究为案例,展示开放系统人口预测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第十章伤残死亡独生子女父母人数预测案例。本章主要内容来源于2007年8月作者负责完成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目标人群测算课题研究报告,通过本案例研究,目的是展示两代人口预测或估计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研究的可行性。第十一章劳动力与高等教育人口预测案例。本章主要包含两个研究案例,第一部分是对劳动供给和就业人口总量、结构进行预测研究案例,第二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人口和就学人口总量、结构进行预测研究案例。
-
亲属关系是什么,不是什么Marshall Sahlins在本书中作者司马少林(萨林斯)旁征博引,梳理摩尔根之后百余年来西方人类学的亲属制度研究,涉及涂尔干、施耐德等影响深远的学者的亲属制度理论,尤其是建构论、解构论和族性生理学等。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讨论人类学亲属研究中的思想,而非具体的亲属制度研究技术或术语。他把这些思想放置到广义的西方思想脉络之中,延续他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提出的文化论。该书在国外已经引起较大范围的讨论,是我们理解近来诸多相关文本的一个关键性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