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中国音韵学研究(瑞典)高本汉 著,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 合译暂缺简介...
-
新华字典本社 编商务印书馆在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辞书的编纂与出版工作,迄今已出版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辞书,对社会和辞书编纂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商务印书馆创立110周年之际,我们选取了《新华字典》(新1版)这部较有代表性的汉语语文辞书作为珍藏本影印出版,以飨读者。《新华字典》1953年10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此外,《新华字典》还为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7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华字典》新1版,这是后来《新华字典》各版本的基础。现以新1版1958年5月第5次印刷本为底本影印出版。《新华字典》新1版出版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为保持原貌,本次影印一仍其旧,没有挖改订正。由于这部字典出版时问较久,影印后部分版面不甚清晰,敬请各位读者鉴谅
-
新华字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编《新华字典》第10版简介:在第9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修改范围达三分之一。根据国家最新语文规范和标准确定字形、字音等。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全书收单字10000多个,明确区分繁体字、异体字,收带注解的词语3500多个。内容丰富,简明实用。正文按音序排列,备有部首检字表。编排合理,查检方便。内有综合插图和附录。附有资料准确可靠。《英汉小词典》简介:供中小学师生及外语学习者使用。在1984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全书共收词目15000多条,其中1000多条为近年来各领域新出现的词条或原有词条衍生的新释义。对词目词用加☆号、*号分别示出重要词汇和次重要词汇。书后附有不规则动词表、常见英语人名表、世界各国和地区主要城市以及世界各国国旗彩色图案集。《汉语成语小词典》简介: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语言班同学集体编写,并经著名语言学家魏建功、周祖谟审订。本书释义准确,拼音规范,例句简明,特别适合中小学师生和一般语文工作者使用。是深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之一。本书收录最常用成语4600条,释义明确标注比喻义、形容义及褒贬色彩等。对疑难字词特别加以注释和辨证。本书在第五次修订的基础上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全面修订重排。
-
康熙字典〔清〕张玉书编本字典为清朝政府召集众多学者集体编纂而成,因成书于康熙55年而得名。全书收列字头47035个,字头下列有该字的不同音切和意义,除僻字僻义外都引录书证。成书之后,流行极广,至今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语文工具书。康熙字典虽然存在着不省缺点,但是对今天阅读古汉语作品的读者来说,还是有它一定的作用的。本书有清代的木刻本,晚清时,上海出现了好几种影印本,我局过去会用同文书局的影印本为底本制成锌版,现在利用存版重印,并附王引之的字典考证於后,以供参考。
-
古文观止(清)吴楚材,(清)吴调侯选《古文观止》是一部先秦至明末的古文选本,清代吴楚材、吴调候 选编。主要版本有映雪堂刊本、文学古籍出版社(据映雪堂刊本)断句 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近年来,又出现了多种注译 本。吴楚材,清初人,生卒年不详。原名吴乘机,”字楚材。除选编本书 外,还于康熙五十年(1711)著成《纲鉴易知劲。恰文观止》原序称 他“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擅长八段文),尤好读经史,于寻 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吴调侯,清初人,生卒年不详,是吴楚材的子侄辈。本书原序称他 “奇伟调扰,敦尚气谊”。全书12卷,共选辑先秦至明末的文章222篇,主要是散文,也有少是骄体文。此书所选的文章,大都是有影响的作品,其中不少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如《郑伯克段于部》、《曹判论战》、《官之奇谏假道》、《召公谏厉王止谤》、《邹忌讽齐王纳谏》、《报任安书》、《出师表》、《兰亭集序》、荆花源记》、《师说》、《捕蛇者说》、《醉翁事记》、《赤壁赋》等。本书也选了一些著名作者青年时的习作或水平不高之作,例如选了不少苏武为应试而写的文章,像《刑赏忠厚之至论》、《范增论》等。此书的选编者虽然是清初人,却没有受当时很有影响的桐城派“义法”(即作品内容要符合儒家传统,组织形式要根据《四书人《五经久《史记》及唐家古文家的规范)的束缚,对于骄体文的态度不那么偏激,因此选文虽以散文为主,但对一些骄文名篇也择要选人,如《北山移文》、《增王阁序》等。这样就使读者能较全面地理解文言文各种体裁的特色。对于各个流派也能兼收并蓄,如明代的“七子”、唐来派、公安派的文章也被选人。当然,此书在选文方面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先秦文不选诸子,汉文不选《汉书》,六朝文不选北朝作品,辽、金、元三代的文章也未被选人,这样就不能体现中国散文发展史的全貌。其次,本书还不加..
-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这本《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重语言事实的分析,并不着重体系的安排和解说。它以描写为主,较深刻地反映了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词的分类根据词的共同性质和共同用法。共同用法指词的组合能力,共同性质指有共同用法的一类词共同的意义。如“人、马、姐姐、萝卜”都是事物的名称,前头都可以加数量词,它们都是名词。这是运用了功能标准或结构标准,它的依据是分布理论。析句方法则采取了层次分析。这本书吸取了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又并非拘泥于一种理论和方法。如析句只限于分析层次,并不作结构主义层次分析法中关于核心及其功能的分析,而是根据意义关系来区分5种句法结构:主谓、补充、动宾、偏正、并列。这部著作的发表引起语法学界的广泛重视,也因此引起学术上的几次大讨论,如词类问题的讨论,析句方法的讨论。它在发展语法研究和改进语法分析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说文解字(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重要典籍,是汉代许慎历时20余年的精心之作。许慎发明象形、形声、指事、会意等“六书”,对篆文能见形见义,读者可因此上溯造字之源头,下辨各种字的演变历史。本书是研究中国汉字的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 前言说文解字三十卷,后汉许慎撰。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人。由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氵交)长,入为太尉南(外门内合)祭酒。当从贾逵受古学,博通经籍,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所著除说文解字外,尚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今皆散逸。 许慎作说文解字,创稿于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一00),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九月病中,始遣其子冲进上。从创稿至最后写定历时二十二年,为生平最经心用意之作。成书之后,经过数百年之展转传写,又经唐朝李阳冰之窜改,以致错误遗脱,违失本真。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九八六)命徐铉等校定付国子监雕板,始得流传于世。徐铉第错亦攻说文之学,作说文系传。故世称铉所校定者为大徐本,系传为小徐本。徐铉字鼎臣,本南唐旧臣,降宋后官至左散骑常侍。其校说文解字,除纠正本书脱误外,又略有增改。增改之迹,约有五端:一、改易分卷。许慎原书分十四篇,又人叙目一篇,许冲奏上时,以一篇为一卷,故称十五卷。徐铉以其篇帙繁重,每卷又各分上下,其为三十卷。叙目自「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至「理而董之」(新印本三一九页下一五行)本是一篇,目录即夹叙在自叙之中。铉乃分「此十四篇」以下为下卷,并误增“叙曰”二字于下卷之首,遂使上卷之文无所归属。叙目后,自「召陵万岁里」至「二十日戊午上」(新印本三二0页上一三行)为许冲进书表,自「召上书者」至“敕勿谢”为汉安帝诏,上下文接写,亦欠明晰。二、增加标目。古人著书,皆列叙目于本书末。铉乃徇时俗之例,别加标目于卷首,其文与第十五卷许慎自记者雷同。三、增加反切。许慎时代尚无反切,故注音仅云「读若某」而已。徐铉始据孙(忄面)唐韵加注反切于每字之下,但与汉人读音不符。四、增加注释。原注未备者,更为补释;时俗伪变之别体字与说文正字不同者,亦详辨之,皆题“臣铉等曰”为别。问引李阳冰、徐锴之说,亦各署姓名。五、增加新附字。凡经典相承及时俗要用之字而本书不载者,皆补录于每部之末,别题曰「新附字」三代典籍皆用篆籀古文缮写,但诸侯异政,字体亦无统一规格。秦汉以降,分隶行草纷然杂出,反视篆籀古文为奇怪之迹。许慎乃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作说文解字,使读者可以因此上溯造字之原,下辨分隶行草递变之迹,实为中国文字学上第一部有系统之创作。今许书原本失传,所见者惟徐铉等校定之本。铉等虽工篆书,但形声相从之例不能悉通,增入会意之训,不免穿凿附会(钱大昕说)。清代学者以研究说文为专门之学,段玉裁、桂馥、严可均及近人章太炎诸家均有重要补正。而地下陆续出土之甲骨文金文,尤可考订许氏原文之失。故古文学学之研究,以后当续有进展,不能尽信前人之说为定论。惟从事研究者,终当以说文解字为基础。清嘉庆十四年(公元一八0九),孙星衍覆刻宋宋本说文解字,世称精善,但密行小字,连贯而下,不便阅读。同治十二年(公元一八七三)番禺陈昌治复据孙星衍本改刻为一篆一行本,以许书原文为大字,徐铉校注者为双行小字,每部后之新附字则低一格,如此乃觉眉目清朗,开卷(liao)然。新印本即以陈昌治刻本为底本,并两页为一页而缩印之。又于每篆之首增加楷体。卷末附新编检字,分三部:(1)检部首诸字,(2)检说文解字本文及新附字,(3)检别体字,即徐铉所注之俗别字也,三部皆依楷体笔书为次。惟由篆蜕化为楷,孳生转变,时有异同。今以楷代篆,用笔书排次,虽免有错误不妥之处,希望读者随时指正。殷韵初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
-
问学集周祖谟著这本文集共收文章四十四篇,包括有关汉语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的论文、札记和书籍的序跋。其中有一部分曾在一九五七年编为汉语音韵文集,这些文章,以在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九年之间所写的居多。有些是关于书籍或资料的考证和校订,有些是问题的探讨,有些是对前人著述的评论。大抵从考察和分析材料入手,进而论述材料所反映的语言现象,以供学者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这部《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五万六千余条。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般语汇之外,也收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方言意义,不久以前还使用的旧词语、旧意义,现在书面上还常见的文言词语,以及某些习见的专门术语。此外还收了一些用于地名、人名、姓氏等方面的字和少数现代不很常用的字。这些条目大都在注释中分别交代,或者附加标记,以便识别。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责成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77年5月起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我所词典编辑室1956年夏着手收集资料,1958年初开始编写,1959年底完成初稿,1960年印出“试印本”征求意见。经过修改,1965年又印出“试用本”送审稿。1973年,为了更广泛地征求意见,作进一步的修订,并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利用1965年“试用本”送审稿的原纸型印了若干部,内部发行。1973年开始对“试用本”进行修订,但由于“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和破坏,直至1977年底才全部完成修订工作,把书稿交到出版部门。《现代汉语词典》在整个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得到了全国一些科研机构、大中学校、工矿企业、部队有关机关以及很多专家、群众的大力协助。我们在这里敬向有关单位和有关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代汉语词典》出版以来,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读者的欢迎和社会的重视,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国家辞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变化。要使词典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地进行修订,使它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后,曾于1983年和1996年出版过两次修订本,2002年出版了增补本。这次修订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整收词,增加新词新义,删减一些陈旧的而且较少使用的词语或词义;二是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词标注词类。 这次修订在原有词语中删去了2000余条,另增加了6000余条,全书收词约65000条,基本上反映了目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能够满足广大读者查考的需要。 在词典中标注词类,是多年来读者的迫切希望,也是信息时代对汉语辞书提出的新要求。《现代汉语词典》过去只对部分虚词和常见的代词、量词等注明词类,这次修订则对所收的现代汉语的词作了全面的词类标注;文言虚词有些原来已注明词类,现在也作了全面的词类标注。现代汉语中,区分词与非词,划分词类,是很繁难的工作,很多情况下难以做到“一刀切”。我们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不但注意吸收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取得的成果,而且还兼顾多年来语法教学的经验,尽可能地做得科学、稳妥,希望能给读者学习和研究带来帮助。 这部词典是遵照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为确定现代汉语的词汇规范而编写的,因此,全面正确地执行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和科技术语规范是本书的重要原则。这次修订,在进一步贯彻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国家语委的重要课题《规范汉字表》正在研制,原有的一些有关汉字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规范标准也正在修订之中。为了跟即将出台的新标准相一致,我们在修订工作中始终与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新的规范没有公布之前,对原有规范尽可能做到既全面贯彻执行,又对其中学界公认的不妥之处作适当处理,同时争取做到尽量符合即将出台的新的规范标准。有的字形、字音暂时保持原有的处理办法,俟新的规范标准出台后再作改动。 这次修订还对原有的释义、例句作了全面审视,使之更加完善并适应时代的发展。体例上也作了一些调整,凡例中已作具体说明。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5.6万余条。除一般语汇外,也收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和旧时使用的部分旧词语,以及现代书面上还常见的文言词语。另外??,还收了某些习见的专门术语。收词方面较广,选择较细。解释注意科学性、知识性和准确性,力求详明。必要时还注明是口语,还是书中用的文语,或是方言。一词多义的,尽量根据实际用例,区别其意义,有分析有综合,并且兼顾到语法和词在搭配上出现的意义。这部词典在单字条目下统领多字条目。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都有字形相同而字音或字义不同的现象,均分别处理,各立条目。这种创新的处理方法??,使读者可以分别形、音、义三者之异同。体例精当,审辨明晰,是书之特色。?????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般词汇之外,也收了一些常见方言词语、方言意义,不久以前还使用的旧词语、旧意义,现在书面还常见的文言词语,以及某些习见的专门术语。此外还收了一些用于地名、人名、姓氏等方面的字和少数现代不很常用的字。这些条目大都在注释中分别交代,或者附加标记,以便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