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语言的交互主观性研究于东兴本书系统梳理了语言学界现有关于交互主观性的研究,并且融合多学科知识,提出可应用于语言学研究的交互主观性概念和分析维度。主要以语言事实为依据,以交互主观性为分析方法,用汉语和英语的例子来解释有关理论和观点。
-
互文性研究武建国《互文性研究》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探讨互文性,重点阐释互文性和相关学科的结合研究。全书共分十二章,前两章为《互文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明确界定了大众语篇及互文性的概念,概述互文性的具体分类、研究视角、理论及应用;介绍互文性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思想嬗变。第三章通过阐述互文性中的主要类别,展现了互文性在文学语篇与非文学语篇之间跨语篇的指涉关系。第四章探讨了篇际互文性中的四大分类,揭示了其表现形式与语用功能。第五章从语用综观论出发,采用顺应理论分析了篇际互文性。第六章探究文体学研究中的互文性表征,并对文学语篇和非文学语篇文体中的诸多典例进行剖析。第七章从CDA、CGA及CMA三种为常见的批评性研究视角出发,考察大众语篇的互文性特征。第八章深入剖析了互文现象中的语境重构与改适转换。第九章从互文性与原文、互文性与译者、原文和译文间的互文性三个角度解读互文性与翻译研究的关系。第十章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探讨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行之有效的互文性策略。第十一章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互文性为知识载体,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进行分析,并归纳其中的互文性策略。第十二章“结语”总结。
-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史秀菊本书是从语言类型学和历史语言学视角考察山西方言语法事实。一方面尝试在语言类型学的广阔视野下,归纳山西方言语法的类型特征,考察山西方言与全国汉语方言在类型特征上的异同,检验山西方言是否符合世界语言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尝试探索山西方言语法与古近代语法的渊源关系。全书包括山西方言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定语领属关系、副词、时体系统、处置式、疑问句、复句关联标记模式八方面内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山西方言语法的特点。
-
语言接触视角下近代汉语词汇的生成于飞,崔学森,佟一本书主要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考察近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形成,特别以近代汉语辞典形成过程中,汉语和日语的相互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书中首先以清末留日学生1903年编纂出版的《新尔雅》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新尔雅》中收录的新词与日本国语辞典的关系,并指出汉语的近代化,与清末留日学生密不可分;接着以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词源》为中心,分析了《词源》对现代汉语词汇体系形成的影响;随后以个案显示了近代中日新词的互动,指出中日两国语言的互动是双向的,在相互吸收对方语言中的词语时,均经历了历史身份的转换。
-
《南齐书》词汇研究洪晓婷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南齐书》词汇本体研究,运用精确计量的方法,以语言的时代性、地域性为基点,对《南齐书》的语料性质、词汇来源、复音词结构等展开探讨;下编是《南齐书》所反映的具有中古汉语特点的语言现象与现代闽方言的比较研究,将汉语史研究与方言、方言史研究相结合,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探讨中古汉语对现代南方方言的影响,并通过两者的互动研究,解决中古汉语与现代闽方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公文写作快速入门岳海翔《公文写作快速入门》,目的是为了给广大的公文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提供具体的入门指导,普及公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引导更多的人了解公文写作,热爱公文写作,学会公文写作。本书共分10章内容,具体包括公文的特点、作用、分类,公文的拟制与办理,公文的用纸、版面、印刷与装订,公文的各种要素和相应的格式要求,公文的行为规则与规范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党政机关公文,法规、规章公文,公务往来公文,告启公文,礼仪公文,活动庆典公文和计划公文等常用公文的写作方法、格式和范例。书后附有党和国家现行公文处理法规以及公文写作中容易用错的字、词、成语,公文写作中常用词语汇释,供读者参考。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用书,相关教职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用作各行各业人士学习公文的案头工具用书。
-
人民日报写作课费伟伟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编辑记者队伍,采写了大量影响时代的新闻精品,屡次斩获中国新闻奖。人民日报出版社作为人民日报独特地位和职责使命在图书出版领域的重要延伸和体现,有责任和义务将人民日报开门办报的理念与编辑记者的采写经验在更广的领域传播。这是本系列丛书策划的初衷。同时,这也是对市场的回应,因为不乏社交媒体公众号与小红书博主将人民日报的文章视为“文案界的天花板”,自发整理学习。“人民日报写作课”系列丛书通过剖析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案例,回答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是面向大众的好新闻采写指南。“魔鬼在细节”为写作课的第二册,采用编辑记者业务研讨文章加作品原文的形式,围绕到现场捕捉细节、在写作中用活细节等方面,析“稿”明理,讲解透彻,彰显了党中央机关报编辑记者优秀的业务素养,读之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
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李曌著本书是汉语疑问范畴的跨方言比较研究。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语法资料,运用“两个三角”语法理论,对汉语方言的是非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特指问句进行多角度专题考察,全面展现汉语方言疑问句的特征,客观梳理疑问句的地理分布及方言使用情况,系统分析不同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深化对汉语方言整体面貌的认识。
-
庭审话语功能及其语调表征研究陈海庆,马泽军庭审话语研究是机构话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提出了庭审话语分析的六项原则,即话语语用原则、目的关系原则、批评话语分析原则、话语修辞原则、多模态分析原则和语音语调分析原则。在此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借助Praat等语音分析软件,对庭审互动中的特指问句、是非问句、正反问句、选择问句、回声问句、祈使句、话语标记语、法官宣判话语、公诉人话语的停顿现象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体现了庭审话语研究的机构性、动态性、有声性和多模态性的特征。本书对于法律语言学研究和教学以及我国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望谟布依语语料集萃代少若本书以布依文标准音望谟布依语为调查对象,对语言现状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进行调查描述,并记录了部分布依语口头文化作品。书中所有的布依语料均用布依文、国际音标进行转写、标注,尽量使更多读者可以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