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尔雅义疏[清] 郝懿行 撰,杨一波 校点《尔雅》多假借字,历代有郭璞《注》、陆德明《释文》、邢昺《疏》及邵晋涵《正义》,至郝懿行大量使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而撰《义疏》,多发前人所未发,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义疏》成书之后,经王念孙校阅删节,阮元刻入《清经解》。后陆建瀛据节本单刻行世。之后杨以增据钱塘严鹤山钞本重刻,未成而谢世,胡珽续而成之,是为足本。郝懿行孙据以覆刻入《郝氏遗书》,即家刻本。此次整理,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尔雅 广雅 方言 释名 清疏四种合刊》影印清同治年间郝氏家刻本为底本,以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清咸丰六年杨以增刻胡珽续刻本、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清道光年间广东学海堂刊本,以及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影印清道光年间陆建瀛刻本为校本。《尔雅》经文部分还以《四部丛刊》所收宋本《尔雅》为校本。附录中收录了各版本《尔雅义疏》序跋、《尔雅义疏》相关提要资料、《〈尔雅义疏〉节、足本研究》(论文)、《尔雅郝注刊误》。此外,本次整理还编制了索引,方便读者检索。
-
语言理论Karl Bühler《语言理论——语言的描述功能》(1934)是卡尔•比勒的代表作。该著将语言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紧密结合,对笛卡尔、保罗、索绪尔、胡塞尔等语言理论批判扬弃,运用比较心理学方法,系统阐述人类语言的指示场和指示词以及象征场和象征词的本质和特点,深刻揭示人类语言研究的原理,提出以“语言工具模式”(Organon-Modell)为核心的语言学科学体系。
-
语言学研究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第34辑《语言学研究》包括如下栏目:专栏,语言学理论,语言应用研究,经典译文,书评。专栏:语言接触与演变。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陈保亚教授组稿,共5篇论文,涉及到汉语与蒙古语、越南语等外语以及回辉话、纳西语等民族语的接触。文章涉及词汇、音系等要素的语言接触与演变的理论层面的探讨以及语言接触模型的构建。无论在涉及的语言广度还是理论深度,都代表了我国语言接触与演变研究的较高水准。语言学理论栏目:共6篇。包括历时语法研究、生成句法理论研究、认知语法研究、汉语方言句法与词汇研究等语言应用研究:共4篇。主题包括语言景观研究、商务会话分析、词汇认知加工的实证研究、语言与媒体等。书评:2篇,介绍和评述《互动言谈研究论文集——致敬Emanuel A. Schegloff》和《剑桥应用语言学纲要:病毒话语》。经典译文1篇:译自法文经典文章《名词句》。
-
藏缅语演化网络研究高天俊 著本书利用大规模汉藏语系语言基本词汇数据库,运用演化生物学中最新发展出来的种系发生理论和演化网生成方法,研究中国境内藏缅语族诸语言的谱系关系和演化网络。本书对演化网络理论及方法在藏缅语演化历史研究中进行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统计学规律的计算机辅助识别语音对应规律和关系词识别方法,并以核心关系词为材料重建了藏缅语演化网。演化网络分析显示:藏缅语的演化历史主要是树状的,分化仍是藏缅语演化历史上占主要地位的演化模式;同时,接触等横向传递模式在藏缅语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某些语言中,接触可以深入到核心词层面,甚至对其系属地位产生影响。演化网图所反映出的谱系结构与经典分类有较高的契合度,这表明经典的谱系树模型仍适合于描述藏缅语演化历史,经典的分类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文化源与汉语词汇研究黄伟嘉本书从文化人类学、语言发生学角度,提出人类生活中的人、事、物是语词产生的文化源,并依据文化语言对应、社会生活制约语言的原理,揭示了文化源滋生各类语词的十一条规律,提出了双音节复合词的文化信息钩沉的主张。具体做法就是拆分复合词,追溯其词根的本义和文化源,以使读者、学生明白词义的同时也明白词义的来由。这种方法除了应用于课堂教学外,也应用于辞书编写。本书还选取81个从古代沿用至今的双音词,作了示范性的阐释。
-
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历史发展与演变机制研究高育花 著比较和比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各种语言都有表达比较和比拟的方式。从百余年前的《马氏文通》开始,汉语语法研究就在持续关注这一语法范畴,但在系统性考察和理论探讨方面仍存较大研究空间。 本书对先秦至清各时期代表性汉语语料中的平比句和比拟句(比拟式)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对其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做尽可能详尽、深入的描写、归纳、统计和分析,并据此概括出其主要类型和演变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历史句法学、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比拟式)的比较标记、比拟助词的演变、结构式的语序演变动因和机制作出合理的解释,进一步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特别是,本书基于汉语史的发展事实,从结构形式、句义和比较参项的语义范畴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区分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的标准,较以往更为科学,更有操作性。 全书结构严谨,创新性强,有效拓宽了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领域,对类型学和跨语言对比研究中的比较句研究的推进很有意义。
-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概论吴坚在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新背景下,增强汉语国际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是汉语国际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大势中,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推动了汉语走向世界,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概论》从发展研究的视角出发,既有整体宏观的国际视野,也有“一国一策”的国别视域;既有教育国际化下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等理论探讨,也有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实践的历史、现状和对未来走向的分析,主要涉及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中华文化传播、项目活动、孔子学院运行与管理等相关问题。
-
问学集续编周祖谟 著这是《周祖谟文集》第二卷,本卷《问学集续编》是按照《问学集》的编纂思路汇编没有收入《问学集》的文章而成的文集。收入周祖谟先生的论文、辞书条目、讲话稿、书跋书序书评、回忆录、诗词等一百六十余篇。这些文章散见于各处,且时间跨度长,我们在尽可能搜集全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和编辑。内容方面尽量尊重原貌,没有根据之处不作改动;明显的文字、标点类排印错误,在广泛征询学界朋友的意见后,适当作了改动。为方便读者使用,制作了“主要术语、人名、论著索引”。
-
焦点结构和意义的研究徐烈炯 潘海华本书为《焦点结构和意义的研究》的增订本,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本书由著名语言学家徐烈炯和潘海华主编,各章作者包括胡建华、罗仁地、沈园、李宝伦、花东帆、张蕾等。共十五章,比版增加两章,分别为:第十三章 焦点的音系、语义与语用,第十五章 汉语的话题、焦点和量化理论。其他内容包括生成语法对焦点的研究、焦点的概念、焦点的语音表现、焦点结构的类型及其对汉语语序的影响以及关于焦点的一些学说等。本书系统地梳理了国外生成语法学界及其他语言学流派中有关焦点问题的各种理论,作者不仅对各理论进行了介绍,还就每种理论分析了其优点和缺陷。
-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钱军这部论文集收录论文27篇,涉及语言学、外语教学的诸多领域,比如,话语分析、语言教育、课程建设、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翻译学、文体学、语言哲学、语言学史。全书内容丰富,范围广阔,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于从事语言学、外语教学的同仁,对于学习语言学、语言教育的同学,均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