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宋词颜色词研究董佳 著本书以《全宋词》收录的近两万首词作,约一百四十万字,这一封闭性语库为语料,以“黄、红、青、白、黑”五种基本颜色为线索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颜色词在句中单独使用的情况、颜色词构成含彩词语的使用情况、含彩词语在隐喻和转喻时的推理机制以及颜色词本身在语义、语用方面的使用特点等。每章后又以各颜色范畴为纲,以语义场形式对表示每类颜色范畴的多个颜色词进行梳理和一定程度的对比分析。后跳出个体语料,站在一个较为概括的层面,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对《全宋词》中颜色词的使用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
-
作格与汉语语法罗天华什么是作格?作格格局与汉语是否有瓜葛?类型学作格与形式语法作格(非宾格)有何关联?相关研究繁多,但终无定论。本书正是围绕“作格与汉语语法”的研究主题,出于整理既有研究、以作格为工具剖析汉语语法的目的,收录了15篇已经在专门刊物或学术活动中发表过,观点各异但内容相通的期刊论文。这些论文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一些民族语和外语,包含了各位作者对作格问题的历史回顾和深入思考,呈现了该课题多元化的研究现状,也为语言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
清代《释名》注疏研究魏宇文《释名》是与《尔雅》《说文解字》《方言》齐名的汉代训诂专著,清代学者对它做了较多的校勘疏证工作。本书选取了七位清代学者,包括毕沅、王先谦、苏舆、孙诒让、王先慎、许克勤和胡玉缙,通过他们对《释名》的疏证的梳理,总结归纳了清代学者研究《释名》的特点。
-
面向一带一路需求的新外语能力提升机制研究彭熠 著本书以“湖南出海企业语言能力需求调研”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精心选取了湖南省六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出海企业作为调研主体,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分别进行了调研,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覆盖海外事业部、人力资源部、业务部、市场部等相关部门,保证了数据的非集中性。在归纳员工需具备的语言能力以及企业为满足语言能力需求所采取的措施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分析供需矛盾的现状及原因;借鉴他国和外省在语言人才培养上的经验,分别从职后培训与职前教育两个时间线、企业在职培训与高校人才培养两个阵地探讨了面向“一带一路”需求的新外语能力提升机制。重点探讨了高校翻译专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培养改革策略:创新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创新“智能 人工”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人才队伍,为提升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
葛颇彝语形态句法研究姜静该书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白水镇小直邑村为调查点,以彝语东南部方言葛颇彝语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型学研究的框架,对我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葛颇彝语的形态和句法进行了描写、分析,引入了新理论、新方法,实现国外新理论与国内本土语言描写的结合。与传统的参考语法描写框架不同,将词类部分融入各章节描写之中,避免描写的冗余,突出语言的形态和句法特征。全书以专题描写的形式展开,对葛颇彝语独特的语法现象进行描写,在行文中贯穿当下形态句法研究的热点问题。该书对语法描写和语言类型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
蒙古语同义词研究金书包暂缺简介...
-
国家话语生态视域下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研究韩晓晔本书既是一项汉语指称形式的研究,一项修辞学研究,也是一项新闻语言的研究。作者通过对中国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分析,阐释了新闻语言在指称序列问题上的性质、类型特征及其形成动因,丰富语言学对于指称序列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对新闻语言中指称的序列问题的具体考察,有效地指出了中国新闻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中国新闻语言现代性的进步,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
-
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李曌著本书是汉语疑问范畴的跨方言比较研究。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语法资料,运用“两个三角”语法理论,对汉语方言的是非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特指问句进行多角度专题考察,全面展现汉语方言疑问句的特征,客观梳理疑问句的地理分布及方言使用情况,系统分析不同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深化对汉语方言整体面貌的认识。
-
新编古代汉语潘杰本书内容选编依托古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字词,充分利用古代文献的呈现形式,感受汉字汉语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领会字词意义的过程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本书根据师范院校的定位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内容选编,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融合更具针对性和自主性。
-
中国语言学研究王启涛《中国语言学研究》刊载海内外优秀学者对中国版图上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中国语言文字在海外使用状况的原创性、高质量研究鸿文。本书是第二辑,设语言学史与语言史研究、汉语史研究、字典辞书研究、民族语言文字研究、语言传播、对比与接触研究、汉语互证六个栏目,共收入16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