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任尔西东李无未,李逊胡以鲁《国语学草创》(1912)被学术界公认是中国学者所写的部带有强烈近现代中国语言学精神色彩的学术著作,在近现代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可以和《马氏文通》相提并论,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其重视不够。本书对《国语学草创》进行了系统梳理的研究,对该书的性质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本书共分为十三章,涉及《国语学草创》的理论价值,其与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关系,其对中国音韵、方言、文字的探讨,其对译名、借用语及意译的认识等诸多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指出了该书在中国语言学史的重要价值。
-
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修订研究胡丽珍,雷冬平著本书主要是在大型历时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的收词释义进行深入研究。分为通论篇和实践篇两个大的部分:通论篇主要是对大型辞书的释义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大型辞书内部自身系统的修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篇分别针对《汉语大词典》的词语漏收、义项漏收、词语误释和书证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发现了《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并对其修订提出了建议。本书对于大型辞书(特别是《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和修订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对辞书理论和实践也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
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 第七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编纳西东巴文被认为是文字活化石,用这种文字书写的经书存世有限。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藏纳西东巴经598卷是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于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云南纳西地区收集的,是存世纳西东巴经书中的精品。这些经书的整理出版对全面整理流失海外的东巴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对哈佛藏598卷纳西东巴经进行刊布和释读,采用古籍整理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把哈佛藏经书与已经出版的100卷《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进行比勘,然后请健在的老东巴进行讲解,后释读成汉语,译释内容包括经文对译、音标标音、意译、英文翻译等。本书为第七卷,包含18卷经书。
-
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 第八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编纳西东巴文被认为是文字活化石,用这种文字书写的经书存世有限。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藏纳西东巴经598卷是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于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云南纳西地区收集的,是存世纳西东巴经书中的精品。这些经书的整理出版对全面整理流失海外的东巴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对哈佛藏598卷纳西东巴经进行刊布和释读,采用古籍整理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把哈佛藏经书与已经出版的100卷《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进行比勘,然后请健在的老东巴进行讲解,后释读成汉语,译释内容包括经文对译、音标标音、意译、英文翻译等。本卷为第八卷,包含21卷经书。
-
语言与文化论丛邢向东主编《语言与文化论丛》由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办,邢向东任主编。开设“民族语言研究”“汉语方言研究”“敦煌语言研究”“典籍训释研究”“调查实录”等栏目。《语言与文化论丛》以中国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研究为宗旨,为广大语言学者、文化学者和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中国语言与文化的调查研究,为国家的语言规划和文化政策建言献策,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语言文化方面的支持,为创造和谐的语言生活而努力。
-
面向语言工程的现代汉语词类体系与词性标注研究邢富坤本书面向语言工程,对现有汉语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工作展开调查,梳理总结汉语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英汉语对比为基础,揭示汉语词类体系与词性标注的主要特点,为汉语本体研究和语料库加工提供参考。本书还开展了词性自动标注模型研究,在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多观察和多状态搭接的COV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到词性标注任务中,获得了较好的标注效果。
-
顔師古古今字研究张青松,关玲本书全面整理和研究颜师古《汉书注》及《匡谬正俗》中注列的古今字材料,尝试对每一组古今字的字际关系进行分析。在“古今字”这个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唐代的颜师古上承郑众、郑玄,下启段玉裁、王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代表。颜氏虽然没有系统阐释过古今字理论,但在著述中渗透了他的古今字观念。他在《汉书注》中注明古今字时,主要使用“某,古某字”这个训释用语,这正是继承了早期郑玄注释古今字的用语,不过用语更加单一化和专业化。本书有助于正确认识颜师古注释用语古今字的内涵,有助于正确评价颜师古古今字观念的成就和不足。
-
汉英副词对比研究郭建芳 著在汉语和英语中,副词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英副词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汉英副词的研究虽历史久远、成果丰硕,但大多属于本体研究,且主要局限于对单个副词的描写或少数副词之间的对比分析,对跨语言副词的系统对比研究数量较少且较为简略。本书以对比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理论为指导,语言理论借鉴与语法事实调查相结合,共性探讨和个性凸显相印证,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个维度力求对汉英副词进行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找出了二者在定义、分类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共性和差异。
-
非洲语言类型学研究吴桐 著本书以非洲语言为研究对象,旨在对现阶段的非洲语言学研究进行类型学的整理和综述,为国内的非洲语言学界和类型学研究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参考。本书在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个案从语音-音系、形态和句法三个层面对若干非洲语言的现象和结构进行研究。本书整体上对非洲语言的语音/音系系统的特色进行分析,分语系讨论,并进行类型学分析;详细分析了非洲语言的形态结构,对比了非洲语言形态结构上的“同”和“异”;对非洲语言的句法进行了阐述,讨论了此类和语法范畴,并按照语系进行个案研究。
-
近代湖北翻译史专题研究杨荣广,翟全伟,李铮 著本研究选取近代湖北为时空坐标,整合翻译学和历史学理论,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以近代湖北翻译相关的史料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和专题研究的方法,从译人译事、译报译刊、翻译出版机构等三个方面开展断代史专题研究,旨在以翻译为入口,从知识史和思想史的层面,探寻近代湖北如何籍助翻译在中西、古今之间进行知识再生产,进而拓展湖北区域史研究的新面向。著作《近代湖北翻译史专题研究》是基于此研究形成的结题成果,其撰写既有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也有其现实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本书采用区域翻译史研究的跨学科路径,尝试将史学研究与翻译学研究相融合,进而在历史与翻译的勾连中揭示翻译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