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王东波,刘浏,沈思,谢靖 著本专著一个主要的特色是基于数据驱动的理念完成对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探究,因此数据贯穿了整个研究的始终。这些数据既有调查问卷的结构化数据也有课表、培养方案、招聘公告等非结构化数据。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第一手的数据,对情报学的教育和人才培养进行定量性探究,以期所得出的相应结论对指导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具有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一书。本书对全面、立体、贯穿情报元素的情报学 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实现面向大数据、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的高端情报人 才的培养。在上述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基于对情报学教育相关研究状况和发展情况的梳 理,本书通过调查问卷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一方面,结合调查问卷的具体调查数据,实 现了从教育者、就业者和学习者的角度对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状况进行整体而系统的 分析目的;另一方面,基于从情报学招聘公告、数据科学招聘信息和iSchools 人才培养 方案及课程表中所挖掘出来的知识,对情报学教育及人才培养进行深度而细致的研究, 相关的研究内容如下。
-
情报感知论王延飞,杜元清 著本书的写作目的概括起来就是:着眼于情报使命,抓住情报感知这个专业特质,探 寻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情报学术真谛。著述的内容安排如下。第1 章“情报感知的意义辨析”在情报学术认知的范畴里解析情报感知的意涵和作用关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阐述情报感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章还阐释了情报感知的5 个具体任务,明确了情报感知行为主体,讨论了情报感知研究工作的组织。第2 章“情报感知的对象体系”从情报需求感知、情报素材感知和国家情报治理过程中的情报任务感知3 个方面,解析了情报感知的对象体系。本章还讨论了信息贫困、信息需求评价、知识审计等话题。第3 章“情报感知的生态构建”强调生态理念对于现代情报感知业务体系的重要性,阐述情报感知生态观的主要内容、情报感知生态研究的特殊使命、情报感知生态构建的核心内容和实施要点。第4 章“情报感知的信息环境”指出情报感知总是发生在信息环境里。本章研究了通用信息环境、情报工作信息环境、网络辅助的情报感知环境,以及情报感知所不能忽视的媒介因素。第5 章“情报感知的宏观样式”从“情报源”“情报传递过程”“情报用户/客户”3 个维度,深入研究了情报感知的8 种样式和相应的应用场景,给出了部分示例。第6 章“情报感知的特征信息提取”研究了特征信息采集的原理、特征信息提取的 作业模式和特征信息采集的一般方法,探讨了特征信息的刻画力、特征信息的映射等效 与同构问题。本章明确指出:情报感知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准确有效地提取对象事物的 特征信息。第7 章“情报感知的效用发生机制”研究了特征信息采集折射的思维与智能、特征 信息感知的效用机制、基于效果的数字化实例、影响力传递的感知效用、信息对抗所折 射出的情报感知效用机制、特征信息公信力的特殊要求、基于网络信息环境的浸取分析 法则,讨论了人机合作三角形模型、虚拟现实和体验经济、信息对抗、国家情报战略、 公信力、浸取分析等话题。第8 章“情报感知的方法工具”针对情报感知业务要求,阐释基于地平线扫描理念 的方法体系。本章讨论地平线扫描的相关概念——地平线、研究前沿、弱信号、技术监 视、技术预见和技术评估,讨论地平线扫描的概念模型、流程和方法,提供一些典型的 地平线扫描实操案例,展示地平线扫描三要素:扫什么、怎么扫、扫描成果怎么分发。 本章明确指出,领衔或参与高品质的地平线扫描作业,是科技情报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第9 章“从情报感知到情报刻画”阐述作为情报感知产品生成环节的情报刻画的意 义,研究情报刻画的动因,说明进行情报刻画所要注意的事项,给出情报刻画的典型案 例,讨论情报刻画的能力保障,为今后开展情报导视研究埋下伏笔。第10 章“围绕人工智能的情报感知刻画实践”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情报研究的任务 实例,展示说明情报感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途径和成果形式。
-
政治传播[德] 温弗莱德·舒尔茨 著《政治传播: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成果》是德国政治传播学界的一本经典著作,也是一本德语政治传播教材。全书围绕政治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基于系统理论总结提出了开展经验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全书内容涵盖政治的媒介真实、传播与参政、选战、政治利益的传播管理以及媒体对民主的影响,读者不仅能通过本书来掌握政治传播的关键议题,也能更好地了解德国政治传播的实践与研究脉络。 作者简介: 温福莱德·舒尔茨(Winfried Schulz),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大众传播与政治科学荣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政治传播、选举宣传、传播效果。对德国政治传播及传播研究方法具有突出贡献。所著作《新闻媒体中的现实建构:当代新闻报道分析》(1976)是政治传播领域里里程碑式的著作。 译者简介: 陈文沁,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讲师,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传媒大学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双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欧洲传媒研究、对欧传播、欧洲区域研究。 张世佶,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欧洲语系德语教师。编著教材《德语教程》;翻译《希腊罗马2500年》《康复大地》《德国公共广播电视:基础分析展望》《工业4.0》等图书。 审译简介:柴野,1975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曾就职中央编译局,于1982—1985年在德国萨尔大学进修。1993年调入光明日报社,曾任该报驻奥地利和德国首席记者、国际部主任。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念界定/第二节本书结构/第二章媒体变迁与政治媒介化 第一节媒体扩张与政治信息使用/第二节政治媒介化/第三章政治传播过程的模型 第一节媒体与政治:系统论的观点/第二节政治传播系统中的关系/第三节功能解释与因果解释/第四节政治传播的研究角度/第五节共同取向与交互/第四章政治的媒介真实 第一节大众媒体与真实/第二节媒介的信息处理/第三节政治报道的影响因素/第四节构建公共领域/第五章传播与参政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形式/第二节大众媒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第三节政治知识的媒介传播/第四节媒体扩张与知识鸿沟/第五节人类认知政治过程的媒介化/第六节政治麻醉或政治动力?/第六章选战中的媒体 第一节媒体变迁及其对选战的影响/第二节竞选传播与选战活动的风格/第三节选战活动的媒介形象/第四节选举传播与投票决定/第七章政治利益的传播管理 第一节战略传播与政治传达/第二节政治传播活动/第三节公关与新闻的关系/第八章媒体影响与媒体质量 第一节媒体的政治效果与政治功能/第二节媒体效能与民主质量/第三节媒体自由与媒体质量/参考文献
-
中国流行声乐发展史论王韡 著中国流行音乐诞生于1927年,以黎锦晖创作、黎明晖演唱的歌曲《毛毛雨》问世为标志。自此,承载其的重要音乐文化形式——中国流行声乐也随之出现且蓬勃发展起来。本著作将中国流行声乐的发展历史(1927年至2010年间)按年代与地域进行划分阐述,介绍了各个时期与地域流行声乐的整体概况,讲述了各个时期与地域流行声乐的相关史实,分析了各个时期与地域代表性流行歌手的演唱形态。 总体来讲,本著作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中国流行声乐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
城市文化传播杜剑峰、李彦冰城市文化是在城市空间内传承和传播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市民生活形态的积淀和成果,凝聚着城市的文化资源和记忆,塑造着城市文化的系统,以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传播着城市品牌形象。本论文集基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确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等,立足首都北京,聚焦城市文化传播,以城市文化为核心主题,从城市文化的媒体传播、城市文化的影像传播、城市文化符号和品牌传播、城市文化系统和语言传播等四大方面,挖掘城市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体系和传播策略。
-
我亲历的县级融媒体创新发展赖贵全 等作者力图在书中与读者全面分享其亲身经历与感悟,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如此细致,甚至还略显繁杂。不过也正是作者的“贪心”,才使得该书并未拘泥于专业著作往往关注的理论维度明晰、篇章结构规整、阐释逻辑严密等范式,而是从问题出发,紧扣实践需求,以获得“真解”为目的,使得该书具有了“实操百问指南”的显著特性,我猜想或许这也是一种让实践于一线的从业者能够愿意读、读得下去,甚至喜欢读的一种文风与范式吧!当然我认为书中也存在一些遗憾与不足,首先是作者在技术方面的积累与感悟尚没有系统提炼出核心,技术既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能否获得应有成效的关键点,其实也是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普遍存在的“痛点”,但该书对技术结构与影响的探讨更多处于微观应用层面,若再有涉及中观甚至宏观层级的探讨与建构,或更能增加对该问题探讨的厚度,也能为实践产生更强的参考价值。此外,从对该问题研讨的更高要求,如模式建构的角度,书中所涉及的机制设定、技术结构、内容生产、用户运营等问题间还缺乏更为有机的理论联系,议题设计还显得不够系统,不过这些并不影响该书在实践指导层面的价值。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尚在路上”,就其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终极目标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由于行业管理与建设方面的特性使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地域性”特征还会持续存在,在未来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一定还会出现更多的建设模式、更多样化的发展形态,自然也需要更多来自学界与业界的关注与探讨,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实践中发挥价值。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学界、业界同行,能够像该书的作者一样,加入到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队伍中,产生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共促中国的媒体融合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
-
播音主持艺术论张颂 著本书是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张颂陆续发表的论文的合集。这些论文对于中国播音学的开创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全书分四个部分:杂记编、教学编、理论编、前沿编。杂记编是作者发表于《现代传播》的30篇语言传播杂记,厘清了播音学中的30个关键性问题。教学编是作者对播音专业教育教学高屋建瓴的思考。理论编探讨了播音学理论的建构。前沿编探讨了播音主持发展中的前沿问题。有的论文发表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当下仍具有指导意义。 《播音主持艺术论》于2009年出版。本次修订主要增加了作者2009年后发表的文章,并对部分文字做了润色和加工,使本书在多年积淀的基础上,焕发新的生机。
-
哈贝马斯论媒介【德】哈特穆特·韦斯勒内容简介:尤尔根·哈贝马斯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有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和哲学家之一,他对媒介和传播研究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本书以哈贝马斯作品中为人熟知的三个核心概念——公共领域、沟通行动和商议民主——为中心,清晰地揭示出他对媒介研究的诸多贡献。作者简介:哈特穆特·韦斯勒(Hartmut Wessler),德国曼海姆大学媒体和传播学教授,同时担任曼海姆欧洲社会研究中心(MZES)的项目主任。曾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习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并于1998年获得汉堡大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聚焦于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公共辩论的质量,尤为关注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商议理论。他的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等知名传播学期刊。其著作《哈贝马斯论媒介》于2019年荣获德国传播学会理论奖。 译者简介:闫文捷,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学博士。曾先后就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爱德华·默罗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政治传播、传播心理等。 目录:“媒介道说”序/1 中文版序/15 译者序/17 致 谢/21绪 论 /001 生平/002 概览:哈贝马斯对媒介研究的贡献/006 本书概要/009章 资产阶级公共空间及其批评者/013 公共空间和私人领域/014 早期资产阶级公共空间的媒体/018 公共空间的消亡/020 富白男的公共空间? 社会排斥及其 批评者/024 结语/02 第二章 培育沟通行动/030 沟通行动:对人类活动的理论化/032 从个体沟通到话语类型/036 生活世界和系统:对社会总体的 理论化/039 结语/045第三章 媒体与商议民主/048 行动中的政治公共空间/048 媒体权力/052 深度媒体民主/054 商议系统中的媒体功能/058 审慎的舆论/061 结语/062第四章 中介化公共空间/065 自由主义模式/067 共和主义模式/069 商议模式/071 争胜模式/073 结语/075第五章 新闻与讨论媒体的商议质量/077 商议性标准/080 质报/084电视新闻/087 推特/090 政治博客/098 结语/100第六章 非商议性媒介话语 /102 哪些商议裨益? /105 致意、修辞和个人叙事/106 讽刺、中介化抗议和公共仪式/111 结语/122第七章 反公众与情感的作用/125 次反公众/127 在公共话语中展演社会身份/130 情感公众/133 共情与商议/137 道德情绪作为论证理据/140 结语/143结 论/146 索 引/153
-
财经新闻传播学田静 关众 著本书以经济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经济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同时审视经济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经济活动,通过对经济活动经济学意义的界定,发现和评价财经新闻的新闻价值,形成指导财经新闻实践的理论体系。本书提出了解决“财经 新闻”问题的方案,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财经新闻传播理论。
-
北京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于隽 著本书以北京工业资源的文化创意产业转化为研究对象,盘点和梳理北京现有的能进行文化产业转化的工业资源,并深入分析现有工业文化产业品牌存在的问题,总结其可持续发扬的经验和传统。深入挖掘北京文化和北京工业文化,尤其是北京工业文化中的人文内涵。总结和发掘北京工业人文内涵的当代元素,诸如开拓创新的意识、符合新时代的精神面貌、新的经营哲学等,以期为北京工业的文化创意产业转化找到突破途径和内在灵魂。 作者介绍 于隽,1980年11月生,辽宁鞍山人,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本硕博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会员、北京市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秘书长、第五届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青联委员。曾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编导、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世纪大讲堂》策划。致力于文化产业研究与传媒艺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多项重点课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北京工业发展史与北京的工业文化/第一节北京工业发展的历史足迹/第二节北京工业文化的内涵与属性/第二章北京工业资源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第一节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 发展概况/第二节北京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及意义/第三节人文内涵在北京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价值/第三章北京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现有模式/第一节企业发展模式/第二节遗产与工业博物馆模式/第三节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第四节综合城市开放空间模式/第五节特色街区模式/第六节企业开放日模式/第四章北京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文内涵/第一节先锋艺术集散地:798艺术区/第二节以创意为能量: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第三节穿越时光的京华镜像: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第四节一颗红星永流传:前门源升号博物馆/第五节清泉悠悠鉴古今: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第五章国内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文内涵及其呈现参鉴/第一节奔跑在新时代:鞍钢集团博物馆/第二节体验艰辛与巨力:中国煤炭博物馆/第三节记得住的乡愁:中国工业博物馆/第六章工业美学对工业文化创意产品创造的启示/第一节工业美学的发展流脉及内涵/第二节工业美学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第七章首钢园区的人文内涵挖掘与文化创意品牌发展建议/第一节深度挖掘园区文化资源/第二节突出“匠魂精神” 讲好品牌故事/第三节利用媒体助力宣传推广/第四节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发展共赢/第五节文化产业项目建议/结语/ 附录: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