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高晓虹 编当前,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不断拓展了社会治理的载体和渠道、方法和手段。迈入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书以“融合传播与社会治理”为主题,探讨如何发挥媒体融合发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促进社会治理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 编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精品的图片,集知识性、艺术性、收藏性于一体,是上海民间文化和百匠工艺的集中展示。包括服装刺绣篇、雕刻篇、绘画篇、综合篇等板块,每个版块分门别类、详细介绍各项目,图文并茂。
-
上海出版年刊《上海出版年刊(2021)》编委会 编《上海出版年刊(2021)》收录上海出版界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报告,囊括上海书展、上海童书展,中国最美的书等奖项的评选,收入新店图册,论点选刊、行业视点、推荐书单,年度主要获奖情况一览、人物以及出版行业的其他重大事件,具有档案价值的重要图片等,是上海出版的年度大事记、资料库和数据集成。《上海出版年刊(2021)》是上海出版史料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2020年上海出版界之面貌,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史料价值。
-
走进长三角方晓红 著本书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地调研,探讨当代中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既有模式及其创新路径。研究者以江苏、浙江、上海三地为主要调研对象,根据它们各自呈现出的信息传播实践,勾画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过程中,农业企业、新农人、政府机构等多个主体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得以被揭示。通过对河南、安徽等地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状况的调研与对比,本书认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要真正解决信息通达的“后一公里”问题,应当推动整个传播活动中“决策力位移”的实现。这意味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既要凸显农民群体在传播中的主体性地位,也要充分调动其他各类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
顾宪成全集顾宪成 撰,王学伟 编本书收录顾宪成存世著作,包括《泾皋藏稿》《小心斋札记》《东林会约》《证性编》《大学通考》《语孟说略》等,后附年谱。本书以“顾宪成全集”为名统编全书,并安排卷次,方便读者利用,内容编排上参照清光绪间刻本《顾端文公遗书》,并作相应调整。本书收录顾宪成著作较为完备,较全面地展示了顾宪成的生平经历及学术成就。
-
人民日报记者怎样写纪事刘杰 著本书是“国学与新闻写作系列”之二。本书以丰富的现代新闻纪事和古今文章为例,先是整体阐述了新闻纪事的四个基本要求,接着依次分析了新闻纪事的七种创新模式,最后结合“四力” 总体揭示出新闻纪事的五种攻关路径,探讨了新闻纪事的基本要求、新闻纪事的创新模式、新闻纪事的实践与探索等。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每言纪事,以例释意,理论诠释,价值阐发,析中有立,终归实践运用,可予广大读者有益的启迪。
-
南方+频道共建方法论张俊华 编“风云际会,漫付伸舒。”在守正创新、深度融合大背景下,传统媒体正逐步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南方+客户端深耕区域的下沉策略,打的就是一场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战役”,覆盖了400多个区(县)及垂直频道,要打造广东“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权威发布的新平台。本书讲述的是2018年以来,南方日报地方新闻部在南方+深耕地方频道进行的全面探索,主要是在粤东、粤西、粤北各分社、记者站实践的成果。
-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张志安,陶建杰 编本书收录的“中国十大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组织,经过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而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探索。“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系列书,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出版了第一至第四辑。这是第五辑,是对2021年“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榜单的阐释和点评。书中所介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国聘行动”、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客户端、天目新闻客户端、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网、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南风窗传媒智库、二更传媒、微信视频号、公众号“牛弹琴”等十大案例,代表了本年度中国媒体在主题报道、平台运营、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探索的**成果,具有示范性、代表性和引领性。每个案例既有来自“内部人”最直接的创新理念阐释与具体运作介绍,又有对该案例的深度研究性分析,也有国内应用新闻传播学界知名学者的精辟点评。各章在“主题演讲—案例分析—专家点评”的框架结构下,为读者全方位展示了这些案例的台前与幕后,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发展实践。
-
译坛清音罗选民,邓联健本研究聚焦语言学、翻译学、文学以及区域与国别等四个方向的成果,分卷的书名为“语苑璞玉”、“译坛清音”、“文园雅荷”、“国别新声”。卷“语苑璞玉”聚焦外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本体研究,开设汉外或外汉对比研究、外语(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法/媒体/App研究、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栏目;第二卷“译坛清音”就历史与当下、理论与实务,以及人才培养等翻译相关一切有价值的真问题开展创新研究。收录文章的主题涵盖翻译史探微;中国-东盟译务探究;文化外译;西大翻译家(马君武、陈望道、王力、盛成、骆介子、周其勋等);新时代译才等;第三卷“文园雅荷”的主题包括英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东南亚文学与文化研究、少数族裔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外文学对比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广西民族文学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有关文学或文化的跨学科研究等;第四卷“国别新声”则收录历史记忆与时代转译研究;中国-东盟各国历史文化交流史研究、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能力提升研究、新文科下多学科或超学科交叉融合特性及共同体思维研究、东盟国别和区域研究相关范式研究等。本书为第二卷。
-
互联网与民主Stephen Coleman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互联网一直被学术界以革命性的方式接触——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动态的媒介,它引发了重大的技术变革,并带来了政治和社会变化。史蒂芬•科尔曼的书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互联网能加强民主吗?科尔曼以两个让民众认为代议制民主有意义的问题为引,即民众感受到其在民主中的地位,以及协调的问题,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传播技术不会缔造或取代政治现实,而只能为创造一个比目前所拥有的更为丰富的民主而努力。作者直面互联网的无处不在与西方民主的逻辑对立,研究了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远距离通信技术——电视,是如何被作为促进民主的媒介看待的,分析了在已巩固的民主制度下,传统的政治沟通做法在互联网时代所发生的种种改变,并在认同民主的某些特征有可能在将来继续存在的同时,呼吁更加不拘一格且充满想象力的思考出现。最后,作者总结了民主能力建设的四个方面,即公民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来成为自主、广识、善思和高效的社会行动者,以推动民主向更加包容、文明和审慎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