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实用信息检索吴瑾,胡永强,王宇 著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特点,结合大量的图表、实例形象地介绍了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途径和方法。全书共七章,分别为:信息及相关知识概述、图书信息检索、期刊信息检索、特种文献信息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知识发现与信息管理、论文写作。此次修订,丰富了信息评价相关内容,增加了笔记工具和思维导图工具的功能介绍,突出了对各检索系统及信息管理工具特点的分析,采用大量实例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实用性。为了利教便学,部分学习资源(如微课视频等)以二维码形式提供在相关内容旁,可扫描获取。此外,本书另配有教学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供教师教学使用。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人员检索文献信息的参考用书。
-
危机传播中的受众反应和媒体引导黄鸣刚,史雯 著危机传播是以传播学为核心,由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等诸多学科交融组合而成的新兴研究方向。本书以比较研究为思考路径,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为考察基础,以实践性为研究目标,对危机管理中的媒体作用、影响传播效果的受众心理、媒体对受众认知的作用和影响、媒体对受众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危机传播中的实践误区以及受众心理的媒体引导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完成了危机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反应的基本数据描述和媒体引导受众心理基本操作模式的构建。本书可作为危机管理、传播学、新闻学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也适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参阅。
-
电影符号学与电影美学问题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 著,凡保轩 译内容介绍: 本书是著名符号学家尤里·洛特曼研究电影艺术的力作。 洛特曼把电影视作由不同乃至异质符号构成的综合性艺术,他从电影语言这一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电影画面、叙事、剪辑、情节、时空等不同要素的性质和功能,阐释了电影文本结构和电影美学的系列问题。在本书的论述中既有电影发展史的纵向比较和总结,也有电影与文学、戏剧、绘画、摄影、音乐等其他艺术的横向比较;既有具体的技术、案例分析,也有深刻的理论思考,直至哲学层面的思考。这充分体现了洛特曼学术著作的一个突出特点:专门领域的研究总是与人文知识体系的深刻再认识密切结合在一起。因此,本书不仅是一部电影理论专著,也可作为观察人类艺术世界全貌的一扇窗口。
-
政治修辞贾森·斯坦利 著,李晓梅 刘易平 译本书将语言哲学和知识论分析工具,引入政治哲学研究,分析了西方国家宣传的运作机制、宣传与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以及宣传对民主制度的侵蚀。宣传是西方社会中掌握更多资源的特权群体控制非特权群体的工具。宣传根本不打算诉诸理性意志,只求统一观点,它绕过了任何意义上的自主决策。宣传会把不公正的特权合理化,逐渐固化为根深地固、不可动摇的信仰。西方社会中的特权群体控制着主导性叙事,声称他们之所以掌控更多资源,是出于自己的功绩,而教育系统和新闻媒体成为宣传特权群体意识形态的工具。特权群体意识形态的主要根源,是他们优越的社会身份。他们借助意识形态来合理化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的实质不平等,会导致在民主上成问题的有缺陷的意识形态。有缺陷的意识形态拒绝理性修正,而煽动家正是借助这种意识形态才能得逞。西方社会中的宣传,会被包装成一种看似可信的民主政治理想。自由民主制社会中的典型宣传形式,是依赖有缺陷的意识形态、利用刻板印象、借助看似无辜却有诋毁性质的词语,去削弱人们对少数派群体的同理心,使得这些群体的观点无法被看见,他们的利益也无法在立法过程中被考虑。非特权群体因为掌控资源较少,始终处于一种认知压迫之中,这会进一步削弱他们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话语权。
-
解码广告朱迪斯·威廉森 著,马非白 译广告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一张张熟悉且令人愉悦的面孔,它显然具有经济功能,但它反映的不仅仅是现代经济。本书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广告的虚假和剥削,而是通过一百多幅插图详细研究了广告的魅力,从而厘清它们毋庸置疑的吸引力从何而来。显然,广告的经济功能是吸引我们购买更多商品,而广告的意识形态功能让作为个体的我们置身于支撑我们社会经济基础的观念中。意识形态在经济环境中不可或缺,因为意识形态使经济环境看似不可或缺。 想要改变社会,就必须打破这种“不可或缺”与意识形态的恶性循环。本书试图打碎这条锁链中由我们自己铸造的一环,它提供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套“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它改变自己对社会微妙、复杂的宣传形式之一的认知。 因此,本书对任何想了解图像和意识形态在我们社会中的运作方式的人来说都是一本经典读物,它为政治符号学和精神分析术语提供了简明、清晰的定义,告诉我们广告是如何不着痕迹地达到其预设效果的。
-
全媒体视域下出版产业竞争力研究陈美华 著党中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战略。本书将出版产业理论与竞争力理论相互融合,以“全媒体”新业态为视域,从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方面,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论述区域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竞争力培育模式的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差异,进一步完善了出版产业理论的知识网络体系,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为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并为出版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指导。
-
回归与传承谢欢 著《回归与传承:钱亚新图书馆学学术思想论稿》对中国近代著名图书馆学家钱亚新生平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阐释了钱亚新索引思想、图书馆教育思想、图书馆经营管理思想及目录学思想,*后对钱亚新学术思想的特点、局限及钱亚新学术地位进行了评价。
-
2020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汇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汇编》一书,收录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中科研报告类的成果。内容涉及后疫情时代数字出版趋势研究、出版业知识服务应用研究、中国传媒社会责任·媒体抗疫研究报告(2020)、新时代中国特色编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 年四川省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2019—2020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知识服务国家标准解读与应用研究课题简介、VR 在国际新闻出版领域应用研究、网络游戏术语研究、全国少儿图书数据分析报告 (2019)、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2019 年度情况分析及十年变化趋势研究。这些科研成果主题新颖、立意深刻,内容详实、贴近现实,是出版学术研究的前沿。
-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文献学研究邹明军 著宋末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史领域中的鸿篇巨制,其中《经籍考》是在唐杜佑《通典》基础上新增的五大门类之一。《文献通考·经籍考》既可视为一部独立的目录学著作,又是《文献通考》中关于我国典籍藏传研评方面的典制专书。《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文献学研究》主要从文献学角度对《文献通考·经籍考》展开研究。以文献考证、数据统计、图表分析和综合研究的方法,探讨马端临的生平、家学及其编撰《文献通考》的立场和过程;分析其图书分类法及图书具体归类背后所蕴含的学术主张,厘清《经籍考》在著录图书方面对待前代目录书的态度;考证出《经籍考》采用辑录体这一新的目录解题方法主要是受马氏家学渊源的影响及《文献通考》全书体例的限定。该书还对《经籍考》解题的义例和马氏按语作了具体分析和判断,并统计出《经籍考》所引之文献的家数、次数,探讨其引用文献的学术价值。通过上述研究,该书既勾勒了宋代刻书、藏书的基本面貌,也揭示出宋元时期的目录学成就,同时为宋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测点。
-
公共图书馆古旧文献管理与服务许莉 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