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媒体融合与传播策论宋金宝 著本书聚焦媒体融合传播机制及其效能提升问题,以期破解目前以分散视角研究传播态势感知和传播策略优化的局限性,打通传播领域数据-信息-知识-决策的转换链,建构效能驱动的媒体融合传播服务模型,解决传播效果、效率、效益的提升问题,助推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科研的发展。
-
大家小书 新闻艺术徐铸成 著徐铸成先生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人物,经历丰富,著作等身。《新闻艺术(增订本)》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举办的多学科学术讲座,时任民盟中央副主席钱伟长邀请徐铸成先生主讲新闻学专题,是一部较为完整地阐述其新闻思想、新闻学术观点和总结新闻实践经验的著作。本书共分十个专题,涉及新闻的基本规律和艺术魅力,新闻记者的品质和学养、“过三关”和基本功,新闻的采访、写作、标题、版面和评论,新闻编辑人的自我修养,新闻事业的现代化和生命力等诸多方面,并附录《记者节上的讲话》《中国报纸的传统》《怎样办好一份报纸》三篇代表性的讲稿。作为毕生从事新闻事业的报人,徐铸成先生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闻观点和办报思想:主张办独立的、自由的同人报纸;强调编辑要讲究艺术;要重视独家新闻,形成独特风格;希望新闻工作者要有胆识、有魄力,“报纸才会有声音,有生命”等等,在当时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书荟萃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宝贵经验,较为系统地总结并阐发有关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心得,对今天传媒工作者的实践和新闻事业应有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高晓虹课程思政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热点,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大学的思政课,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大学课程的思政化。这是中国教育讲政治的具体展现,而新闻传播教育在课程思政方面理所应当走在前列。特别是在中国的新文科建设中,新闻传播专业越来越重要,如何把课程思政放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来把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书以“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为主题,着重探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如何做到有思政味道、思政色彩和思政方向,如何用课程思政带动新文科建设,如何让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队伍建立思政意识。
-
中外国家形象片比较研究郑丹琪随着媒介生态的繁荣,人们意识到,影视文本的框架建构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本书试图将新闻传播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框架分析理论引入影视文本的研究,借助传播学实证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影视学、叙事学、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关系学的相关理论,以国家形象片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家形象建构策略进行分析,形成了关于国家形象片影像建构传播策略的认识与思考。
-
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报告(2021)》从产业经济视角,以翔实数据和典型案例为基础,对科技期刊产业赋予全新定义,创新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首次定量分析了区域和行业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精选了一批期刊集约化、集群化发展较好的代表性案例,展示了中国科技期刊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政策与生态环境剖析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发展路径建议,回答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基础条件、怎样谋求产业化发展、如何做大做强产业等发展问题。
-
中国媒体的建设性新闻报道研究郭倩本书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的建设性新闻栏目为蓝本,探究中国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首先,概括建设性新闻的媒介呈现框架,揭示媒体建设性新闻生产背后潜藏的制约因素与规制特征;其次,分析媒体在实际工作中充当的角色与受众期望之间的落差及角色困境,为今后中国媒体从事建设性新闻实践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内容制作、新闻生产、媒介角色建构等方面提供生动的阐释与现实参考。
-
新媒体与新闻业张志安、李艳红本书收集了发表在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上的优秀论文,内容涉及新闻业态重构、新闻生产变革、新闻记者转型等新闻传播研究前沿话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公共关系与社会理论[挪威]欧文-伊伦、[瑞典]马格努斯-弗德雷里克松公共关系常常从管理的、工具化的角度来研究。为了理解公共关系在企业的公众信任与长远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将它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看待。本书试图运用一群杰出社会理论家的思想来拓展公共关系的理论视野。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洞察公共关系的研究与实践。换言之,社会理论能帮助我们从社会、组织和个体的层面来理解公共关系。
-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西方后真相问题研究宋芹 著当下,后真相研究已在中西方多学科领域完成了初步的知识积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交互性、共享性及开放性等新媒体特征不仅推动了媒介形态发展及衍变,亦产生了多义模糊、信息冗余、情感泛滥、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等诸多问题。对社交媒体语境下的西方后真相问题进行系统化探讨,既有助于重新认识复杂的社会实践空间中媒介化社会的衍变路径,也有助于理清后真相背景下媒介属性、地位与历史变革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用户与社会需求的相应变化。对此,本书围绕后真相、社交媒体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后真相概念阐述、危机表现、技术和制度性媒介环境分析,以及“祛后真相化”思考,对社交媒体语境下的西方后真相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讨,同时抛砖引玉,为新时期我国智能融媒体传播发展提供反思与借鉴。
-
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李辽宁 著《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为核心,沿着“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什么”:主要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内涵及其意义,将从国际和国内、历史与现实等不同层面来探讨。“是什么”:主要研究“中国价值观”的内涵、内容及其表达方式,将尝试区分国内表达和国际表达的异同。“怎么样”:梳理和研究当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外对于中国价值观的认知和评价,以及我国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做法,从中找出不足。“怎么办”: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