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媒体融合情境下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原平方国际新闻报道是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关于国与国之间具有影响力事件的国际新闻报道在世界图景的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传播技术所引发的媒介环境差异、不同语言的阻隔、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间的交流意愿和既有的不平衡性报道秩序无疑是影响国际新闻文本差异的重要因素。 本书所涵盖的内容既涉及作为环境的媒介技术所催生的融合传播情境界定, 又着重论述融合传播情境下国际新闻理念的变化与秩序重构, 还对与以往传统媒体媒介环境不同的融合传播情境下的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特点和趋向进行了分析。
-
体育传播蓝皮书张盛《中国体育全媒体传播发展报告(2023)》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受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经费资助,依托项目所在单位上海体育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优势,立足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聚焦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生动实践,对我国体育全媒体传播技术创新、行业变革和生态变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兼容并蓄的视野审视欧美体育传媒业现状,积极推动学界与业界对话,为促进我国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业态更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启示。
-
新媒体语境下报纸新闻文体的变迁与创新彭柳暂缺简介...
-
校园媒体如何专业阮映东,刘颂杰暂缺简介...
-
范式共生与交融刘勇多年来,我国新闻写作的教学和研究一直存在着重“术”轻“学”的倾向,往往停留在技巧层面,缺乏理论的深入总结。新闻文体史作为勾连新闻学研究中“学”与“术”的一个重要契合点,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本书力图跳出传统编年史的框架,以“范式”变化为主线,纵横结合,对70年来中国新闻文体的演进展开阐释:首章为纵向研究,提出了当代中国新闻文体中实存的“宣传”“文学”“专业”三大“范式”,并基于“范式”的共生和互动划分出五个历史阶段;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横向研究,分别围绕三大“范式”各自的形构与演化展开论述;结语部分结合当下的数字化语境,提炼出第四种范式——“新闻文体杂合范式”。本书提出的“新闻文体范式”理论,为新闻业务史研究拓展了新路径,也为互联网时代新闻呈现方式的变革、新闻实践的革新提供了借鉴,对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和新闻行业从业者均具有参考价值。
-
数实融合发展张祥建、刘知恒 著本书主要研究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理论机理、发展状况、面临障碍及突破路径。首先,研究了数实融合的理论基础,从创新逻辑、发展逻辑和应用逻辑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实融合的逻辑机制,揭示其内在演化特征和规律。其次,研究了数实融合的现状,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深入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并对中国数实融合的水平进行了测度,探讨了数实融合的特征和影响效应。最后,分析了数实深度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从制度层面、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研究了数实融合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的推进路径和创新模式,以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在数字经济时代,本书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数实融合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为数实融合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
-
正能量网评周成洋本书摘编了作者撰写的部分文章,分为“育英观语”“上游之志”“谈政时言”“世俗见论”“杂说相音”等五个篇章。书中既有引导向上、启发感悟、催人奋进的言论,也有观察社会时事和政治的观点。这些文章就像一只划过湖面的飞鸟,在一望无垠的大湖里,掠过的身影可能显得非常渺小,但毕竟真实存在过。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任何事件在网络上泛起的涟漪最终都可归于平静,但并不等于消失。重拾作者的这些文章,可以帮助读者走近一些不曾触及的事件和思考。
-
活的光标许同文迷路的时候打开移动地图,通过位置共享与朋友相遇,去有意义的地方定位打卡,用跑步软件记录跑步轨迹……定位媒介的地理位置披露和个人追踪功能正全面介入个人日常生活,数字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从人们日常手机应用授权使用位置功能的经验出发,力图在呈现地图导航、自我追踪、地理位置的自我披露与共享等位置媒介使用的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展开有关定位媒介如何重塑人与地方的关系、如何激活和再生产新的地方的理论讨论。作者认为,定位媒介重置了身体的空间感知和城市的空间性,成为激发当下城市空间中一系列社会实践的关键。在定位空间中,人成为活的光标,城市成为活的界面。光标与身体遥相呼应,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互相定义。这种混杂与交互所带来的身体空间感知,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移动数字时代的地方感和地方实践。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基于扎实的田野工作、理论视野开阔并极富前沿探索精神的关于定位媒介的质化研究著作,可为新媒体研究、传播研究、媒介研究等提供借鉴。
-
怎么做调研,如何写报告何晓斌,孙枭雄等2023年,党中央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希望广大干部走入群众中,了解基层困难,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调查研究工作到底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呢?调研报告应该如何撰写呢?这些问题对于要从事这个工作的读者显得尤为重要,而本书就提供了解决方法。本书首先简要阐述了调查研究的发展史、分类、基本程序与方法,以及高质量调研报告的特点,然后深入讲解了调查研究工作的多种操作方法。具体而言,本书讲述了确立调研课题以破解重点难点的方法,如实证法、排除法等;定性与定量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理方法,如访谈法、座谈法、问卷调查等;调研报告的基本结构及撰写方法,如立好意、定好题、理思路、搭架子、用资料。最后,本书从类型、结构、撰写三个方面,深度且细致地讲解了政府类调研报告、企业类调研报告及学术类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和要求。总之,本书为需要做调研工作、写调研报告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系统且翔实的方法指导,读者可以按照书中所讲进行实际操作。本书适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需要做调研和写报告的人员阅读。
-
电视新闻话语研究冯德兵本书依托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等话语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考察了BBC《十点新闻》在话语行为、话语结构、话语实践等方面的特征,并着力探讨了BBC新闻中的“话语真实”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全书主要包括概论、作为机构话语的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的播报类型与声音呈现、电视新闻中的新闻标题、电视新闻报道的开场白、电视新闻中的指称关系、电视新闻中的采访片段、电视新闻中的同行采访、结语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