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科普图书出版统计报告2022张志敏,陈玲,黄倩红本书采用统筹筛选的方法,以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对2017~2018年出版的科普图书整体数量、类型等进行统计,力求制定一套相对全面的科普图书年度书目,为反映和把握科普图书年度整体出版情况提供参考。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分析,包括2017~2018年科普图书的出版概况,包括出版地、出版社、学科分布、作译者分析等;第二部分是附录,主要包括2017~2018年出版的部分科普图书书目、科普图书分类数据表、科普图书TOP榜单等。
-
数字商业传播创新案例解析张殿元暂缺简介...
-
守望出版张铁钧本书汇集了作者撰写的35篇文章,分为编辑心得、出版刍议、发展思考、图书评论、科普习作、新闻采访六个部分,反映了作者在35年职业生涯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对于科技编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有助于青年编辑不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快速成长。
-
和合之美叶蕤 著本书针对中国传统图案文化中蕴含的“和合”生命观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中国自然环境诸特征的梳理与分析,追本溯源地找寻中华民族个性中的“和合”密码,探析中华民族生命视角与思维模式的特点及成因,由此发现中国传统“和合”生命观“向内整体”的本质特点,并从“合”“中”“和”三个生命运动中的重要节点透彻地阐释了“和合”生命的本质内涵。本书透过表层象征与深层象征这两种象征角度,借助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采用直观的图例与图示分析,对中国传统图案的主题表现与视觉表现分别展开推论,层层剖析蕴藏在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和合”生命观。
-
全媒体情境下的知识鸿沟问题研究刘晖本书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以教育程度分野的不同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与主流的“知识鸿沟”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把“知识”界定为主观知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以认知框架理论为基础,同时借用媒介素养论所界定的认知工具,分析了不同教育程度的社交媒体用户对近两年不同性质的媒体议题形成认知的方式。本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受访者能够使用更加高级的认知工具,对媒体议题构建更加复杂的认知框架。大多低教育程度受访者仅仅使用较低级的认知工具,且多构建简单的认知框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均采用相关性检索、分段式检索等模式来加工介质化讯息。其中,采用直接对应模式、多种整合等模式处理介质化讯息可以凸显较高与较低教育程度受访者之间的知识差距。本研究还考察了教育程度之外的变量对知识差距形成的影响。本研究认为,人际传播因素对“知沟”的形成受制于媒体传播,效果非常有限。个人的直接经历对受访者理解某些新闻议题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信息控制因素是导致较高教育程度与对新闻感兴趣群体与两组低教育程度群体针对敏感议题产生知 识差距的重要因素。此外,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也有显著的不同,这也是知识差距的显著体现。根据这些发现,本研究在结尾部分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认为缩小不同教育程度群体之间的知识差距应该从丰富较低教育程度群体的认知框架入手。本研究的学术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意义之一是对当前“知沟”研究理论的创新,即把受众的媒介素养有机地融入“知沟”研究,为我国学界对“知沟”的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另一个意义是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当前,海外主流的“知沟”研究属于量性研究,我国也有少数相关的量性研究。本课题采用质性研究法研究“知沟”问题,为传播学界研究该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本研究是实证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研究发现对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知识传播战略,提升低教育程度群体吸收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研究姜红等当互联网成为“一种重新构造世界的结构性力量”时,原先建立在现代性背景之下和传统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学科概念体系已经很难对当下的经验和情境有充分的解释力,今天的“新新闻传播实践”呼唤新概念网络的出场。本书将研究重心放在新闻传播核心话语的范式重构上,重点研究传统的新闻学科核心概念,如媒介、新闻、舆论、文本、传者、受众等在新新闻传播实践中经历的“观念折变”,希望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再度探讨,回应当下非常急迫的学科范式转型问题。当然,在日渐“加速”的时代,这些对旧概念所谓的“新理解”很快也可能会被**。只有这样和实践连接的理论之树才可能长青,新的学科之网才可能生长。
-
张元济和早期商务印书馆叶新《张元济和早期商务印书馆——近代出版史散论》一书收录了叶新教授多年来就“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两个主题撰写的研究、考据类文章。主要分为“张元济研究”和“早期商务印书馆研究”两部分。前者涉及张元济先生与海外出版社的接触、1910年环球之行等;后者涉及商务印书馆与英美出版社的接触、冲突与合作,对高凤池、邝富灼和杨端六等出版人物的研究,对商务印书馆相关史实的考证等。“附录”则收入了这两个主题之外的出版史研究成果,作为阅读拓展。
-
经济日报40年40篇作品选郑庆东2023年1月1日,《经济日报》迎来40周岁的生日。自1983年1月1日创刊以来,《经济日报》记录、发现、见证了中国经济的每一点变化、每一次变革。这本《经济日报40年40篇作品选》,是40年来《经济日报》履行中央党报责任的坚实足迹,是经济报人挥墨笔耕、艰苦奋斗的情景再现。书中所录文稿均为《经济日报》公开刊发的稿件,包括40年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事件报道,以及“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的奖项的获奖作品等。
-
记忆与传承李文嘉 著本书为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决策咨询项目——网络与数字时代上海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策略研究(2021-YJ-L05-A)的研究报告成果,项目鉴定等级为优秀。1.独特的研究视角突破传统传播视角立足受众角度,从上海红色文化品牌传播认知效果角度出发,辨析认知偏差困境与偏差原因,提出破解路径与优化精准传播策略,以视觉传播为突破点建构了数字背景下上海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内部联动的生态范式,有效改变“从上而下”的传播模式与单向的传播结构。 2.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从实证研究出发系统地建构了红色文化基因提取的理论方式,创新性地提出建构上海市红色文化基因数据库。并关注当前存在的对于上海红色文化认知及红色符号认可度的问题,分析数字时代上海红色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旨在通过对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多维度的创新策略。立足红色文化视觉传播的融合叙事视角,运用模因理论激活其生命力;将弱势模因变异革新;挖掘红色文化基因IP资源下的文化形式与内容场景重构方式;探讨文创产品物质样态数字化的更新方式;构建上海红色文创产业内部联动的生态范式、激发文创数字劳动者活力,搭建全渠道、多样态的传播链。
-
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收录了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的全部文字资料和部分获奖作品,全书以“新主流 新征程”为主题,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题主线,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内容包括领导致辞、主题演讲和“构筑主流舆论新高地”内容创新论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论坛、“社会服务与新媒体力量”社会责任论坛、“科技赋新能 融媒向未来”技术应用论坛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