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三维人口红利空间差异实证研究尹秀芳暂缺简介...
-
药物致瘾的人类学研究兰林友本书作者在世界上难调查的吸毒人群之中,就 治理和药物管制难题的 问题进行了16年的探索,在深入探讨吸毒行为的社会文化根源、 成瘾机制、 药理的主位感知与文化建构以及 成瘾的社会后果与危害之后,提炼出高危行为的个案要素分析法与 社会性成瘾这一分析性概念。这部隐含批判医学人类学理论分析的 民族志,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丰富的深度访谈个案、充分的主体表达空间,客观理性平和地呈现 、 问题与吸毒人群。书中许多深度访谈个案读来颇具震撼力与穿透力,使读者能够透视吸毒人群的生活、内心以及致瘾药物的迷幻世界,在民族志的寓言与风险社会的意义上,揭示了人生风险警醒意义与公共卫生警示意涵。
-
阶层流动视角下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研究童馨乐在我国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后,地区间与城乡间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欠发达地区人口试图通过流动来获取与发达地区人口相当的资源和收入。本书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客观事实,从经济视角分析流动人口就业、创业、教育及阶层流动等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收入约束下的储蓄、投资和消费行为逻辑框架,其目标为实现家庭效用 化,遵循“人口流动-经济行为-阶层流动”这一主线,完整归纳其循环过程,并分别进行实证检验, 探讨其阶层流动困境的破解机制,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南北乡土社会陶自祥本书以南北乡土社会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类型比较为研究方法,以社会结构、成家立户、家格延续、人情往来等为研究内容,旨在探讨南北地域社会文化差异,所形塑的不同文化模式。从血缘发育程度来看,南方是宗族,北方是小亲族,南方乡土社会是血缘关系共同体,北方乡土社会是地缘性关系共同体。南方村民行动受制于宗族价值规范,我们将这样的社会称之为依附性社会,而北方村民要通过地缘关系的人情往来建构社会资本,我们把这样的社会称之为交往性社会。因此,本书认为南北乡土社会村民生活呈现的文化差异是由于社会属性不同所形塑的。
-
水族传统文化的逻辑表达潘小慧暂缺简介...
-
石门县土家族历史文化探源唐明哲本书稿分三部分对石门县土家族历史文化进行研究。 部分,石门县土家族族源研究,特别是对巴人、濮人的研究,反映石门县古文化历史。第二部分,添平士司研究,包括对土司官覃氏的源流、添平所的建立、衙门、职官世系、两关十隘等方面考察,挖掘石门土家族历史文化。第三部分,土家族文化系统研究,侧重石门土家族生产生活习俗、土家族姓氏源流、土家族地名源流、土家族语言等方面研究。
-
圣树与稻魂(日)欠端实本书详述了哈尼族的龙树文化和稻魂信仰,全书共四章, 章主要围绕哈尼族的龙树崇拜中所体现的哈尼族的生命观来展开描写。第二章分析了哈尼族村寨的寨门在哈尼族文化中的象征性。第三章重点叙述了作者亲自参与的一次葬礼,详细描写了作者在葬礼上的所见所闻,用实例展现了哈尼族的葬礼仪式和生死观。第四章主要是哈尼族文化和日本文化中相似部分的对比。
-
畲族意符符号纹饰研究张杰本书旨在提出并探索回答以下三大核心论题:一是畲族“意符符号”纹饰的释义及其构型编码的基本规则。从符号学、文字学的视域探究畲族“意符符号”纹饰的文字属性与符号意义与内涵。二是深入探究畲族“意符符号”纹饰的构成法则及其背后思维范式与美学蕴涵。三是深入考释畲族“意符符号”纹饰的文化溯源与历史流变问题,这一问题是畲族文化研究迄今尚未给予研究与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力图基于现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展开理性的推断分析,提出有关其来源问题新的观点并加以充分、翔实的考释。笔者概略地探讨了畲族“意符符号”纹饰在当代畲族社会、民俗、文化中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
-
中国西南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张世均本书作者以学术研究为 战略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思想,在 民族事务委员会、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成都市科技局、西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对基诺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次实地的调研,提出了基诺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在“汶川大地震”以后,作者通过对北川羌族自治县、汶川县等地地震遗址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的各种影响,提出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灾后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以学校教育的视角为切入点,指出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传承羌文化的有效途径,并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传承羌文化的绩效进行了评估。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特色的地区,在“ ”倡议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在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青藏高原地区藏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对策。
-
拓荒牛赖洪林刘善群是宁化客家研究的拓荒者和领军人,是宁化客家事业的首倡者与推动者。刘善群先生还以他模范的工作、高尚的情操、无私的奉献,在宁化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座无形而高大的丰碑,在他身上所体现的客家人的宝贵精神,也是永远值得我们很好学习与传承的。本书共收录综述3篇,论文8篇,建言9篇,评论31篇,影像14幅。展现刘善群先生对客家事业和客家研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