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贵州世居民族研究徐晓光通过组织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步发展,使科研的整俥水平居省内领先地位,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努力建立硕士、博士学位授杈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有关行业提供短期培训,成为我省市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与人才培训基地。
-
中国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孔庆榕 等主编中华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本书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关系的探讨,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转换和重塑,关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整合和提升,关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目标和机制,关于广东人精神的个案研究,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定量研究,在学术上具有开拓创新意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魂归洞天曲木约质 著阿侯氏族是凉山彝族中保留彝族文化传统较为完整的黑彝氏族,其祭祖大典自然具有研究价值。《魂归洞天:彝族阿候氏族祭祖大典》是由作者对阿侯氏族祭祖大典的整个仪式的现场笔录,并进行整理和注解而成。内容包括开篇社会文化背景;叙篇主办、执行和参与祭祀者;序篇祭祀的准备及相关活动;正篇祭祖大典仪式等。
-
基础民族学欧潮泉这是一本民族学教材。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抓住了这门学科传统重视的三大主题,即专业理论、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对其系统全面研究、介绍和论述,又以文字精练、资料详实、论志兼有而另树特色。《基础民族学:理论 人种 文化(修订版)》作者勇于探索,解决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不少新的见解,更值得重视的是,在介绍国内56个民族时,加进体质特征的描述和体质类型的划分,又根据人类学资料,对国外百万以上的245个民族进行体质类型的划分。这不仅填补了以往的空白,也是一项细致艰巨的工作,在学术上和应用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
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谭必友 著湘西苗疆在1795年之前曾长期被政府视为“化外”之地。土著各民族与外界之间也一直处于“冲突与合作”的关系之中。1796年之后,以傅鼐为首的流官群体以湘西苗民起义善后治理为契机,推动了苗疆社区的近代重构运动。这个运动以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等两大关系的重建为切入点,以“和平共居”为目标。这两个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问题。民族关系不解决,社会就无法安宁,所有的社会理想都将因为扰攘不安的社会环境而成为空中楼阁。人地关系不解决,社区中不断积压的剩余劳动力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而作为文化强势的汉族与土家族为缓解社区中的人地关系压力,必然会不断侵蚀苗族人的生存空间,从而加剧民族冲突。这是湘西苗疆长期以来与外界之间无法摆脱的“冲突与合作”关系的历史宿命。流官群体按照“民苗为二以相安”的基本原则,把各民族生存的地域空间法制化,为“和平共居”创造了一个基本的物质环境。在重建这两大关系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各民族社区创新了一系列社会管理措施。伴随着政府新政策地深入推行,苗疆乡村社区中逐渐产生两个新兴阶层,一是“半职业化管理阶层”,他们是苗弁、苗兵,总旗、百总,屯长、仓书、斗级等基层管理人员;一是知识分子阶层。这两个阶层的成长改变了苗疆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导致了苗疆新兴的社会流动模式和文化发展方向。首先,传统上社区内部以经济为标志的社会分层,转变为以政治、文化为标志的社会分层。社区精英向社区传统权力流动的模式转变为向半职业化管理阶层流动的新模式。其次,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由传统的二元模式(官——民,或国家权力——社区传统权力),转变为三元结构模式(国家权力——村社区自治权——社区传统权力)。半职业化管理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是我们深入理解苗疆社区近代重构的关键之点。为了将初期的改革成果长久保持下去,也是流官群体对初期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在均屯田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形态的地方财政体系,并创建了第一套由地方财政全面支持的地方社会公共事业与地方社会保障事业。为了经营150000亩屯田,地方政府成立了屯防总局,总局直接归属辰沅永靖兵备道管辖。这个组织主要通过经营土地为地方获得收入,类似于当代的一个地方集体企业。这既是传统管理思想的继续,也是一次创新。而建立普遍的地方义务教育体系,以培养大量合格的地方管理与教育人才为办学目标,也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其他各项社会保障措施、社区宗教建设方案的长期坚持,都显示了流官群体对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和积极的创新精神。通过以上种种改革,苗疆多民族社区获得了自己的近代新生命。终于摆脱了其与外界之间延续了上千年的“冲突与合作”的历史宿命,各民族走上了一条“和平共居”的社区发展新路。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段“社区重构”历程。在当代世界,由于文化的多元自觉、科技发展的不可预期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等三大特点所构成的社会矛盾运动,将人类再一次推到一个岔路口时,深入检讨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经验,对我们今天作出正确的抉择,是一件极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
中国壮学李富强徐松石,一位集教师、牧师和学者于一身的有识之士。他以一部((粤江流域人民史》开创了壮族研究新局面,更以其身为汉人却以“藐躬有深浓的僮族血液流贯着,引为生平无上的荣耀”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后来者。本书收集了2005年纪念壮学先驱徐松石诞辰105周年研讨会的所有文章,有对徐松石先生学术生平、学术思想的介绍和评价,也有后来者在此领域的新探索,象征着壮族研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壮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集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宗教学、生态学等于一体。本书收集了2005年纪念壮学先驱徐松石诞辰105周年研讨会的所有文章,有对徐松石先生学术生平、学术思想的介绍和评价,也有后来者在此领域的新探索,象征着壮族研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本书对研究壮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中原文化与汉民族研究揣振宇汉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悠长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对周边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民族群体,汉民族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十分深远,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很多地区也有着她深深的历史足迹。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涉及学科广泛,内容丰富,在很多方面反映着汉民族和汉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趋向,对促进汉民族和汉文化的研究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族群社会学(美)马丁·N·麦格民族和族群多元是当今众多国家的现状,族群关系也因此成为备受社会学关注的话题。本书囊括了族群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详细分析了美国社会主要族群和相应问题,并且与南非、加拿大、巴西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具有全球性的学术视野,为分析处理具体族群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本书从历史形成、社会经济地位、偏见和歧视程度、文化和社会同化等不同维度讨论族群关系问题,层次分明,框架清晰,同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资料详尽,论述扎实,是美国高校最受欢迎的族群社会学教材这一,现已出至第6版。
-
刀郎尚昌平 著“刀郎”原意为“一堆一堆”,引申为“分散聚居的人”。直到百余年前,在麦盖提偏僻的乡野仍有以渔猎为生的族群,分散聚居在沿河林丛之间,这些人被称为“刀郎人”。记录历史有多种方式,麦盖提刀郎人以乐舞记录历史,刀郎人的历史在乐舞中流动,这是民族文化艺术特殊的延续方式,而且,同传统的生产方式一样,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刀郎乐舞是由不同时期的刀郎人群体创作的,它是刀郎人生存史艺术化的民间纪实。刀 郎乐舞具有地域特色、族群属性及典型的艺术风格,广义上具备人类社会学共性的特征,因之,理所当然地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称誉。这是秋末最后一次漠风,即将迎来初冬,当浮尘慢慢地沉降,浮尘下的霜花变成灰褐色,而天空凝结成湛蓝的颜色;由南向北,我用自己的步履巡行几千年来刀郎人走过的路,从渔猎时代产生的第一个音符,走进无处不在的刀郎乐舞旋律中,我所渴望的也许是乐舞路途上的极端之旅。麦盖提,虽然不是理想的生活环境,但却是音乐的天堂。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5李晓斌 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5》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丛书。我国西南边疆是沿边和多民族的地区。其边界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位置与印度、泰国等国相邻。西南边疆地区地貌独特,丘陵和山地占滇、黔两省面积的 94% 左右,广西亦以丘陵地貌为主。这一地区还有多条汹涌奔流的江河,加剧了地表的分割。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是造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且具有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形态多样性特点的重要原因。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 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在西南地区有34个,其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约 60% 。滇、桂两省区与众多邻国接壤,在这两个省区和毗连境外一侧还居住着约 20个跨境民族。西南边疆亦是西北少数民族南下、西南少数民族北上的迁徙走廊,在这一地区保存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学资料。因此,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研究该地区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