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健康产业的生态文化基础麻勇恒暂缺简介...
-
犹太流散中的表征与认同宋立宏《犹太流散中的表征与认同——徐新教授从教40年纪念文集》(Representations and Identities In the Jewish Diaspora: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Xu Xin)一书,系南京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所所长、中国犹太文化研究联盟会长徐新教授从教40年的纪念论文集,共收录国内外知名犹太学专家围绕“犹太人流散”这个主题撰写的论文30篇左右,由南京大学宋立宏教授主编。流散是犹太文明的核心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犹太人的大部分就已经居住在巴勒斯坦之外,这无论在语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方面都对犹太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犹太流散的历程、表现和经验,对于深入认识犹太文明不可或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流散社团(如海外华人社团)也日益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本文集也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照。国内尚无专门探讨犹太流散的同类著作出版,本书可以填补汉语学界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
普通话语音史话唐作藩《普通话语音史话》是唐作藩先生2000年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百种语文小丛书”的一种。主要内容讨论现代普通话的形成,讨论《中原阴韵》是否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历史源头。对普通话唇音声母的来源、普通话卷舌声母的来源、普通话舌面音声母的来源、普通话零声母的来源等,以及普通话单韵母的来源、普通话复韵母的来源、普通话鼻音韵母的来源、普通话儿韵和儿化韵的来源、普通话四呼的形成、普通话四声的形成和发展等都条分缕析,令人信服。
-
多重情境下的西南民族研究伍婷婷民族学/人类学传入中国至今百余年,学科历史不仅涉及一类知识的累积过程,也是这类知识在中国被接受和再演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被研究者冠以“本土化”的名称加以讨论。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的内涵由两个彼此关联的过程构成:一、如何结合本土社会和知识的传统创造中国新知;第二,在现代中国缔造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本土化”意味着“国家化”特征的日益明显。《多重情境下的西南民族研究:基于李绍明的民族学史考察》是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国家化”历程的学科史,重点讨论文革前十七年。全书以人物人生为线索,试图对一位新中国培养的民族学学者——李绍明进行人类学式的学科史分析(the anthropology of an anthropologist),以期理解这段“民族学中国特色”的学科历史。
-
吴秋林文集吴秋林 著,罗康隆 编《吴秋林文集(第2卷)/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文库》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吴秋林的早期文化文艺论文二十余篇,以文艺研究为主题,包含了深厚的文化思索和背景要素,是其早期以文艺研究为主题的文化思考成果。二是著作《戏剧艺术概论》,其著述以文化系统全视野来思考和研究人类的戏剧艺术,把人类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戏剧种类放在戏剧人类学的背景上来研究,认为戏剧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精神文化系统中艺术文化的综合性的比较复杂的一个子系统,对于人类文化的作用巨大。三是《艺术学概论》,这是其在艺术学研究中的成果之一,这艺术认知上有自己的独特组合和艺术认知过程,也是其进行艺术教育经历的体现,《吴秋林文集(第2卷)/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文库》曾作为大学艺术专业的教材使用。
-
巴彦查干敖包敖特根巴雅尔暂缺简介...
-
日本人的皮囊[日] 加藤周一 著;李友敏 译对于想要了解日本的人来说,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似乎已经成了一部不可不读的著作。这位从未到过日本的美国人,在书中描述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民族文化。但这部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距今约八十年的著作,其中的一些观点,还适用于当今的日本吗?而在日本出生、长大的加藤周一,则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在《日本人的皮囊》一书中,为我们论述了当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和民族特征。他从文化、政治和教育等角度,对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当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描绘了当代日本人的精神全貌,是我们了解当今日本社会、认识日本民族特征的重要参考。
-
佤族祭词研究叶黑龙 著祭词是佤族祭师“巴猜”们代代口传的祭祀文本,是一种“活形态”押韵口头传统,是佤族口头传统的典型代表。通过祭词,可以了解佤族的民俗、历史、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相关研究也有利于深入分析佤语的特点。本书以云南省西盟县代格拉寨佤族的祭词为研究对象,在用国际音标转写并翻译、整理祭词口传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佤族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祭词的叙事内容,归纳祭词文本在韵律、语义、语用、结构和修辞等方面的叙事特点。兼述佤族的语言和祭祀概况。
-
花儿绽放张连葵“花儿”主要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的一种民歌,是当地的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流行区域广,尤其是青海“花儿”传唱民族众多,曲令丰富,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百姓喜爱,广为天下所知,早已成为青海的文化名片。“花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其所表现的内容涉及音乐、文学、民俗、诗歌、语言等门类,是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如何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传承与发扬,是我们后人值得深思的问题。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面对传承与创新两大课题,从来就不存在原汁原味不发生变化的艺术,“花儿”也不例外。几十年来,为了使“花儿”这门艺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青海“花儿”界围绕“花儿”的创新等问题争论不休,各抒已见,并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得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花儿”的发展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继承性的创新和发扬,这是“花儿”艺术界达成的一致意见。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始终走在青海的音乐创作、音乐研究、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之前沿,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为青海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诞生了许多专家和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连葵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她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致力于青海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张教授广泛收集体现青海精神、蕴含青海音乐元素的声乐创作作品,主编出版了《高原放歌——大美青海合唱作品选集》,填补了合唱创作领域的空白,《“花儿”绽放:青海声乐作品选集》不但丰富了青海合唱舞台的演唱曲目,也成为了青海省大中专艺术院校地方性的合唱教材,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如今,她花费了大量心血主编的《“花儿”绽放——青海声乐作品选集》正式出版,《“花儿”绽放:青海声乐作品选集》收集整理了青海作曲家们多年来吸收和运用“花儿”音调创作的作品,所选的作品都是用钢琴配制的伴奏,这种用西方的钢琴与青海“花儿”结合的形式,将“花儿”朴实、真挚、高亢的特点与西方钢琴典雅、高贵、流动、饱满的特点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从而提升了“花儿”的艺术境界,升华了“花儿”的艺术效果,真正使“花儿”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精品。因此,《“花儿”绽放:青海声乐作品选集》是“花儿”在创新研究上具体的实践成果标书,书中所编选的作品有原创作品、改编作品和填词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颇受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喜爱。《“花儿”绽放:青海声乐作品选集》的出版是“花儿”在音乐创作上的创新之举,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我们相信,“花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前行的道路上会像牡丹花一样盛开绽放!
-
民族高校经济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刘自强,李静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