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民族理论研究刘泓 陈建樾 龚永辉《民族理论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定期出版2辑。《民族理论研究》目前设置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民族工作研究、世界民族研究、学术史与研究动态等栏目。《民族理论研究》以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重点招标课题“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为依托,聚焦民族理论相关问题研究,设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民族工作研究、世界民族问题与理论政策、学术史与研究动态五个版块。本集刊的出版不仅可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刊物延续 ,而且试图为民族理论研究方面相关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助力学科发展。
-
伊玛堪韩成艳 著本书选取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赫哲族的标志性文化 “伊玛堪”作为研究对象,“伊玛堪”是赫哲族世代口耳相传的民族史诗,是赫哲族精神文化和民族记忆的载体,具有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和美学等多重价值。2011年11月23日“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伊玛堪从一项濒危的文化遗产转化为重新具有传承活力的生活文化成为我们庄严承诺的国际责任,该项遗产的极端濒危性也使得其传承实践研究对于丰富当下文化遗产的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对作为民族口头传统的伊玛堪进行背景交代和文本分析,阐释一度作为民族日常生活内容与核心象征体系的“伊玛堪”与社区以及民族历史文化体系之间的密切关联;第二,通过社区参与观察,回顾“伊玛堪”作为一项濒临灭绝的小民族文化传统,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重建社区的公共文化生活这一复杂过程,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证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县域实践社区保护的可能性和独特意义,进而探索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推进(民族)文化社区建设,让 很终实现个体之间,个体与社区,以及(民族)社区与(民族)社区之间的文化认同与分享的可能性。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8辑何明 李志农 朱凌飞《西南边疆民族研究》自2001年创刊以来已经连续出版了27辑,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8年开始进入CSSCI来源学术集刊名录,至今依然保持在CSSCI来源学术集刊名录里,是民族学学科 入选CSSCI来源数据库的学术集刊。近几年,《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刊物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学者们的投稿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从25辑开始转入我社出版,本期为第28辑。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一带一路”研究、文化遗产研究等几个主题。
-
南非种族与族群关系变迁研究徐薇 著本书作者2011年到2017年四赴南非,遍及南非九省及主要城乡地区,走访社区、大学、乡村、教堂,搜集种族与族群关系的一手资料,对南非社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实地调查,参考了大量中外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围绕南非种族与族群形成、隔离、融合、发展这条主线,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分析,对南非多种族、多族群社会的形成,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去除,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种族与族群关系等进行了研究。 本书是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南非种族与族群关系变迁研究)成果,成果鉴定为“优秀”。
-
唐代渤海国医疗绘画资料集宋兆麟渤海国(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主要是靺鞨人建立的。她大力吸收唐朝文化,与华夏同风,其中就包括中原文化的医药知识。与此同时,渤海国又处于我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东端,无论中亚的粟特医药,还是东方的日本、高丽和俄罗斯的医药文化,也为渤海国所吸收,从而形成了渤海国颇俱特色的医药文化。本书收录了渤海国民间文书的三种医药资料:渤海国建兴三年(821)出版的《药方》;51块医药版画;70幅医疗绘画。这些医药资料沿袭了中国古代医书图文并茂的讲述风格,记录了许多当时的民俗生活特别是医疗文化场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尽管它不像文人画那样高超,但它是民俗画的精品,对研究医药史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渤海国文化史研究内容,也为中国医药史提供了新史料。其中还有不少中外文化交流的场面。编者将上述绘画和版画整理出版,在编辑过程中,首先根据图像反映内容,综合查阅资料,把七十多幅画分两类:一类是医疗绘画,一类是医疗版画,也就是该书包括上下两部分;其次,每类又按我国传统医疗方式,分为五部分,包括疾病检测、药材加工、无创伤疗法、创伤疗法和运动疗法。对于图中的图像和文字,仅原样影印呈现,不加处理,力求维系文献的原始面貌,供学者研究参考。本书可供历史学、北方民族历史和地方文化史、传统医药史等相关学科研究和传播机构的专家学者查阅使用,也是相关学科研究机构和文博机构资料室、图书馆重要收藏文献。
-
彝族卢比精选译注刘云,陈卫军,杨娟 注卢比是彝族谚语、格言的总称。它通过简练、通俗而形象生动的语句表达了彝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其内容涵盖彝族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教育、农业、气象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规范和指导人们思想、言行及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被尊为彝族的“教育经典”。长期以来,彝族人民正是通过“卢比”的教化功能,培养人们的道德和文化修养,维护彝族社会的和谐稳定。《彝族卢比精选译注(精)》精选彝族卢比1700余条,采用四行加注的翻译体例,是贵州首次大规模的卢比精选集成。该书的出版对研究彝族语言、伦理、道德、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财政保障机制研究马青《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财政保障机制研究》按照“理论分析-主体需求-实践对应-改进机制”的思路展并,采用大样本调查与深度个案分析相互结合的方法,基手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视角,围绕“队伍稳定、素质提升、能力施展”三个政策要点,从“职业吸引力均衡”“专业发展质量均衡”“专业施展机会均衡”三个维度,对基于主体需求的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进行分析与构建;基于“配置、决策、评价”三个政策关键点。围绕“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如何实现投入决策的民主”“如何实现投入利用的高效”三个问题。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财政保障机制的总体性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构建。
-
西北民族论丛周伟洲 著《西北民族论丛》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大学科,反映了海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
-
民族符号学[匈] 米哈伊·霍帕尔(Mihaly Hoppal) 著,胡易容,饶广祥 编,彭佳,贾欣 译作为民族符号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民族符号学》将民族文化的实践研究与符号学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基于实证观察,从符号模式及修辞等视角,将萨满文化、匈牙利民族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与整体的符号系统分析进行了紧密的扣合;将符号体系视为透视民族文化现象的深层结构模式,将民族文化的互动视为语言隐喻的多渠道传播与意义流变,致力于挖掘符号在文化系统的建构中体现的规则和元语言,以及符号与该系统其他部分的关联和产生各种关联的原因。
-
中国民族理论研究2015金炳镐,杨昌儒 编《中国民族理论研究2015》包括2015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参会教师的以“‘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关系发展”为主题的20篇论文、2015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参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以“‘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理论新课题研究”为主题的33篇论文。这些论文都贯彻了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精神,是两次会议论文中遴选的理论水平良好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