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彝医方剂学方文才,张吉仲,许嘉鹏彝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彝医药一直在为彝族人民以及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着重要贡献。在历代彝医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彝医方剂从 初的单味药的使用,到后来的复方形成,经过了几百年的文化沉淀,不断总结、丰富、创新、提高。其中的医学经验源于临床,并指导着临床,为体现彝医药理法方药中的“方”部分。本书所记方剂主要包括哈它纳其(解表剂)、凉纳其(清热剂)、哈它嗨不若(和解剂)、哈若纳其(祛寒剂)、黑呗嘎那其(泻下剂)、嗬白渣纳其(消导剂)、赛突纳其(理气剂)、思嘎纳其(理血剂)、风湿纳其(祛湿剂)、提各提嘎嘎纳其(治风剂)、纳其莫叻白凡诺嗒(润燥剂)、纳其错莫达可嗬(祛痰止咳剂)、补边那其达(补益剂)、白马搭纳其(祛调经止带剂)、安儿诺纳其(儿科方剂)、好基诺(外科方剂)、叻耳各嘎诺(伤科方剂)。
-
村落文化事象的田野个案研究麻勇恒本书是 毕业论文集,它凝集着同学及相关指导老师的心血;这是民族学专业团队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表达。本书以“性别、养老与乡村政治”“文化适应与物的生产”“婚丧礼俗”“记忆与符号”这四个专题来安排本书的结构布局。入选这本书的优秀论文分属不同的研究个案,代表同学们在田野调查中对村落不同文化事象的观察、理解与诠释。
-
白族绕三灵杨建宇白族绕三灵,流行于云南省的传统节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白族群众性歌舞。白族绕三灵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滇中琐记》也有所记载。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
-
彝文格律诗新探王明贵《彝文格律诗新探:新泽西花园》是当代 部以传统彝语标准格律诗——三段诗为范式创作的诗集,题材选自作者在美国访学期间的见闻与感受,以彝族传统的思维和彝族语言的艺术特点,开启了继承传统诗歌格律并创新发展的新彝文格律诗歌新征程,为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探索了一条新途径。传统彝文文献多为手抄形式,本诗的原本为作者的手写笔记,编辑特别设计了传统格式的手稿与现代排录格式对应的形式,以传统诗律形式和现代内容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呈现传统和现代在纸问穿越。
-
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南吴红,袁凤琴《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南》分上下两册。《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南》家庭指导分册以家庭生命周期作为线索,针对家庭生命周期中各阶段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给出相应的指导与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家长与孩子的良性互动提供指导和参考。《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南》儿童关爱指导分册以贵州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为导向,以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家庭或家幼、家校共育的视角提出关爱策略,希望能为家长、教师关爱孩子,甚至为孩子们的自我调节提供参考。
-
蒙古族图案蒙汉双语寓意数字化图典于津本书是一部关于蒙古族图案的图典,利用蒙古族图案跟蒙古族文字有着相似表情达意的特点,将近千张蒙古族图案进行分类整理,明确其寓意,并按照蒙古族图典的体例进行开发和编撰,利用小程序检索平台及使用功能将其数字化整理, 终形成可查阅、普及、检索、使用的智能化数字化蒙古族图案图典。
-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丛书陈明春,张文杰,吴琳,张江龙,石声德本书内容为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8类,52个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
西夏民族关系研究刘建丽本书为“十三五” 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夏学文库”之一。本书稿共分五章,针对两宋时期少数民族关系史展开研究论证,综合利用传世文献,全面介绍西夏各个少数民族,收集整理宋代西北民族关系史资料,全面梳理宋代西北民族关系的资料。本书充分采用了黑水城出土的官私文书、法律文献、文学作品等大量西夏文文献资料,对西夏民族关系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悠悠牧歌本书编委会《悠悠牧歌(1—4册)》被列入内蒙古出版集团2020年度蒙汉文重点图书及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内容是《内蒙古画报》之“悠悠牧歌”栏目精选作品集,分《衣食住行礼卷》《四季牧歌礼卷》《文娱时空礼卷》《婚俗礼事礼卷》4册出版。《衣食住行礼卷》主要讲述蒙古族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四季牧歌礼卷》主要讲述内蒙古各地区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地域文化;《文娱时空礼卷》主要讲述牛、马、骆驼、山羊、绵羊五畜及畜牧过程中形成的衍生文化习俗;《婚俗礼事礼卷》主要讲述蒙古族那达慕的男儿三技和其他竞技类项目。
-
走出印度黄学昆本书是加拿大之客家人群体的访谈录。作者采访了14位来自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加拿大客家人,这些华人的身份较为特殊,他们在移民加拿大之前的身份是居住在印度的华侨。书中讲述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后因印度 政治经济形势恶化和外侨政策转变而被迫选择移民他国,以及到达加拿大之后艰苦创业的历史。从访谈中可知,海外客家人一直都有很强的乡土情怀,他们一面努力传承着客家人的传统,一面为中加两国友好关系的建立搭建桥梁。本书对海外华人华侨史特别是印度华人华侨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