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生境民族学研究罗康隆 著当前,在全球生态问题日趋凸显的背景下,我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建设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界,经过近几年的讨论,生态文明实现的路径和方法,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以确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态背景差异较大,民族文化也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情况。各民族在长期与所处生态系统打交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自的民族文化,包含丰富的本土生态知识和技术体系。这些本土生态知识和技术体系与当地的生态环境高度契合,能够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使得该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专著的出版旨在推出文化与生态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学术前沿理论和方法、生态环境变迁、历史地理学理论方法、生态史研究、环境口述史、文化生态学等。聚焦如何发掘和整理民族传统生态知识和传统技术,及“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建构中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以提供来自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并给当代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
生态民族学评论祁进玉 著《生态民族学(第二辑)》简介本辑计划收录30篇左右的相关论文,主要涉及三个议题: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讨论地方环境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讨论地方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生态与地方性知识发现(讨论具有地方性特点的环境保护知识)。收录文章的研究范围以国内民族地区的相关案例研究为主,主要是东北、北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实地研究,少量涉及国外地区的实证研究。本论文辑致力于民族学与生态学、环境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应用,重点挖掘和整理地方性知识,总结民族地区的特殊经验,突出地方特色,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术智慧和地方案例。
-
14亿与56—中国的多民族文化郭爱民 著This book introduces China's multi-ethnic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its manifestations in modern life.Through exploration of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multi-ethnic populations and immigration, the book proposes a realistic route toward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distinctive ethnic groups and their religions and cultures in the world.
-
杞麓湖畔冯瑜,纳文群,纳杰,纳瑞媛 著纳古镇回族人数、回族传统文化保存的完整性及回族经济发展的特点在云南省回族聚居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2004年云南大学启动建设纳古镇回族研究基地和示范基地,目前,研究基地已经接待过来自美国、日本、埃及、沙特、缅甸、意大利、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国内一些大学的研究者。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冯瑜老师于2007年接手纳古镇回族研究基地负责工作一直到现在。纳古镇回族研究基地先后有纳文群、纳杰、纳瑞媛三位当地村民为研究基地承担工作,每天坚持记录村民日志。纳古镇回族研究基地记录的日志,从2004年至今,一直坚持记录,没有中断过,每年记录量约在3万字左右。记录员在各种重大节日中还进行影视拍摄记录。从2009年至今,已形成影视资料约1200分钟左右。
-
西北民族论丛 第二十二辑周伟洲 著《西北民族论丛》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大学科,反映了海内外相关领域的较高研究水平。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立法问题研究杜承秀,陈伟斌,张显伟 著书稿为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立法问题的专著,是基于广西三江侗族特色村寨的案例,并辅助以其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典型案例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书稿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概述了理论上出台法律的必要性,实践中出台法律的紧迫性,提出研究目标和思路方法,概述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成效、问题,分析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立法实践,提出应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立法,阐述了该方面立法的模式与立法原则、法律关系主体、法律责任,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法律草案。
-
中日渔民社会李晶 著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渔民社会与日本渔民社会的比较民族志。作者运用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中国湛江和日本宫城县石卷地区的田野点进行长期调查,深入阐释了中日两国渔民社会,探讨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挖掘和利用跨境经验的可行性。作者从文化模式的视角出发,考察中日两国渔民的社会变迁,提出在建构新时代中国渔民社会的过程中,要注意整合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渔民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
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胡彬彬 著本书从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民族福利制度供给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联,既关注制度层面的结构特征及实施过程,又关注个体视角下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特征,讨论制度背景与社会行动之间的双向关系,突出民族福利制度的实施对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的作用,表明我国当前的民族优惠政策是符合新时代下国情民情的,民族优惠政策实施背景下的民族混杂居地区是多元共生、群体性适应的格局,这为我国民族政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提供了有力佐证。
-
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曹大明 著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结题成果,综合运用历史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全面、深入探讨了宋元以来武陵地区土客的构成、土客边界的流动和族群的变迁以及与之同步展开的区域社会转型,纠正了过去凡“土”即为土家族先民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在中国古代边地的国家化与边地族群关系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既为当下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及制定科学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符合历史事实与历史逻辑的依据,也为加强民族团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史鉴与启示。
-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民生改善的问题与对策张曙晖,张媚玲 著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60千米,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在党的民生政策指引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实行了兴边富民、边疆解“五难”等惠民工程,民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受特殊自然环境及历史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云南边境少数民族民生改善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民生改善的问题与对策》以民生理论为基础,从民族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重要民生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展示了云南边境少数民族的民生改善状况,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云南边境少数民族民生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