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程秀 著暂缺简介...
-
东北亚国别区域研究2021第二辑肖传国本书是一本关于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等方面研究的学术论文集。分为“开放吉林”特色研究、文化与文学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以及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四个板块,主要从国际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东北亚地区间的交流现状以及地区间各项合作计划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在当今新形势下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发展价值与未来走向。
-
中国非营利评论 第三十卷 2022 No.2王名《中国非营利评论》是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本书是第30卷,以公益慈善为主题,入选的多篇论文及案例,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公益慈善的光和影:有互联网公益,有社会企业,有枢纽型组织,有跨国公益,有网络慈善,有乡村振兴,有政社关系,有越轨与规范,有领导力,有慈善共同体和公信力,亦有跨越时代的善堂以及民国时期的医疗慈善等。公益慈善以果行育德,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实践及其思考和研究中积小善成公益,积善成大德。
-
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邬小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于2021年7月正式成立,旨在更好地促进国际胜任力培养理论研究,探索国际胜任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创新提供战略思考和决策服务。本书共收录了40余所高校和智库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的特色经验。这40余家单位类型丰富,既包括综合性大学,又包括行业特色型大学;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职业大学,还有国际化智库。同时,这40余家单位大多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它们在国际胜任力培养方面的成果代表了我国高校当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水平。本书将他们的工作成果、方法措施、经验分享进行汇合,以促进各方思考与交流,共同推动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高端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等四类急需人才的发展格局。
-
贵州史学的回顾与展望严奇岩,安尊华周春元先生(1911-1984)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从1948年起直至去世的30多年里,周先生一直在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对历史学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魏晋南北朝史、贵州地方史和史学史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论文集包括纪念周春元先生专题、西南区域史研究和民间文书整理与研究专题等三大部分组成。
-
浙学通论吴光“浙学通论”,主要研究“浙学”的形成、发展、嬗变历程,并总结“浙学”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精神支持和价值引领作用。《浙学通论》定位为内容简明、表述权威的浙学理论专著,对“浙学”的思想内涵,理论体系、基本精神、当代价值开展研究,作为中心成立之初的标志性成果,表明我院作为省内浙学研究主阵地的学术地位。本书主要聚焦浙学的理论结构,将其思想划分为世界观(本体论)、知行观(认识论)、价值观(义利论)、文化观(多元包容论)、政治观(民本民主论)五大板块,并分析浙学概念的演变过程和内涵外延、勾勒浙学发展的趋势,概括其发展特色,总结浙学研究的现状,展望未来趋势,分析其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
我跑故我在王健城市马拉松因何火热?中产阶层为何成为了跑者群体中的主力军?本书在借鉴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产阶层参与马拉松健身现象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系统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动因,这一运动对于中产跑者的身体规训、阶层区隔、自我认同以及意义寻求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书指出,中产群体对于城市马拉松健身的热爱,表明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种综合,展示了体育休闲运动在当代如何影响了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
当代中国社会质量报告邹宇春,李炜 主编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撰写的第三部有关中国社会质量状况研究的专题报告。研究报告依据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开展的“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1)。本书以现有社会质量理论研究起首,而后聚焦于当前中国社会质量的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四大维度的描述分析,后进行中国社会质量的总体评估。对于各维度下的次级指标,大体都依据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城乡居住状况、所在区域等基本变量进行细致分析,以期刻画当前中国社会质量每个层面的特征。
-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研究田兴江幼儿教师学习是专业持续成长的源动力,破解幼儿教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不足问题是学前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前提条件之一。本研究以学习哲学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现状。深度剖析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构成,提出人际关系和管理模式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动力,生命理解、信仰、需要和动机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动力,内外部动力之间相互影响。为了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提出了幼儿教师要不断自我超越,明晰并交流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形成团队学习氛围与制度四个建议。
-
中国社会史十讲邓庆平在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作为人文基础学科的历史学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社会史因其“总体史”的学术追求、研究领域的极大拓展、“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多学科交流与对话的研究路径等鲜明特色,具有建设成为高校历史类核心通识课程的独特优势。目前中国高校采用的中国社会史教材,都是面向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或社会史方向研究生编写的,并不适合通识课程的教学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本校社会史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编写了这样一部面向非历史学专业学生进行通识课程教学的教材。本书既概括性地介绍了社会史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又以反映社会史研究前沿领域的各个专题(如社会流动、身体史、性别史、灾害史、法律社会史、乡村社会史等)深入浅出地呈现社会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历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他们更加全面、多元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还能培养学生多学科、跨学科的广阔视野和创新探究的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