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法伦理学宁洁本书是对理学学科构建方式的问与答,提出理学要走出困境就应当呼应理论和实践的现实需要,确定理学独特的核心思想——让分立的法律与道德走向共生,在形成系统化学说的同时、基于新时代场景下法与道德更多层次更新角度的冲突与融合去构建学科,走一条“先思想,后学科”的道路。
-
嵩山三教志梅耀元《嵩山三教志/嵩山文化大系》的出版,不但记述了嵩山三教在各历史时期的概况,而且对三教中各教的历史渊源、理论、景观、著名人物、文化特质等都有具体的记载。《嵩山三教志/嵩山文化大系》的出版,为今后嵩山三教的发展提供了真实的依据和史料。
-
立法的尊严Jeremy Waldron《立法的尊严》立足于沃尔德伦1996年在剑桥大学发表的西利演讲。沃尔德伦认识到,一些格外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法理学界的一个“耻辱”,比如说如下两个问题:立法的根据是什么?具体法令的确立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在本书中,通过详细探究在立法问题上并未得到充分关注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洛克和康德以及在某种意义上,霍布斯)的著作,沃尔德伦试图探究这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以便表明在一个多元主义的政治背景下,立法何以可能成为一项有尊严的事业。
-
《大学》《中庸》讲疏田探《讲疏》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田探选编和校注,收录了陈柱先生在高校任教时为大学生讲《大学》《中庸》的讲课稿四种,其中《大学》讲义一种(《大学通义》),《中庸》讲义三种(包括《中庸通义》、《中庸参注》、《中庸讲记》)。故而命名新书为《讲疏》。 \n由于陈柱先生对《中庸》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本书在编排上,将《中庸》讲义排在讲义之前,而《中庸》讲义三种,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尼采*成熟的作品。尼采假托古波斯琐罗亚德教创始人查拉斯图拉修行多年后下降人世传经布道的传奇故事,阐述了作者激越高迈的哲学思想,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深邃体悟。正是在本书中,尼采提出了诸如“上帝死了”“超人”等对后世思想界和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该书充满了对人生追求进步独立的热烈思考和探索,包含积极的智慧,不乏人性的锦囊,渗透着哲理思辨,喷薄着诗人激情,引领人们走向精神的高贵,激发自强不息的斗志。
-
哲学研究(英)维特根斯坦本书主要是从语言角度入手处理哲学问题的,内容包括:自己的早期思想错在哪里;词语和命题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理解和意谓;逻辑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等。
-
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意)维柯本书用*古老的哲学智慧来解决近代思想*前沿的根本问题:知识与真理,这是维柯融贯古今文理思想的**次尝试。
-
论语精读雷原读懂《论语》《论语》自古至今注译版本众多,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挑选,有时候因为所选择的版本不好,反而误读了《论语》;也有很多人买了《论语》,却不理解《论语》章句的深层次含义,不知道如何读《论语》。本书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是提供权威的注释与译文。综汇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李泽厚《论语今读》、李学勤《论语注疏》、毛子水《论语》、幺峻洲《论语说解》等权威版本的注译精华,有时候一句话会引用好几位先生的注解,使读者集思广益,加深对《论语》的理解。二是对每一章句都做了导读,特别有价值,主要体现在:分析本章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对《论语》做通俗化、应用化的解读;引用《周易》《大学》《中庸》《孟子》等典籍中的语录,以经解经,有会通的特点;以历朝历代的制度得失来注解《论语》,使《论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道特点凸显出来。三是精心总结出读《论语》的7大方法。掌握了读书方法,从此读《论语》不再是难题。本书还精选了从《论语》章句中衍生出的328个常用成语或俗语,原来《论语》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罢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我们希望和朋友们一起,时时、处处践行先生的这句话。
-
大学中庸译注暂缺作者《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之作《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遂被合称为“四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礼记》是“三礼”之一,是战国秦汉间礼仪制度、儒家思想等的资料汇编,位列《十三经》,是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本书以王文锦先生的《礼记译解》为基础,抛开了《礼记》中一些讲解具体礼制的章节,精选了包括《大学》、《中庸》在内的十四篇文章,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为读者学习《大学》《中庸》,进而了解《礼记》和儒家思想的扫除障碍。形式上以简体横排编排,版式疏阔朗目。
-
通识中国佛教吴言生,辛鹏宇本书是“通识中国”书系的分册之一。本书对佛教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释迦牟尼在印度创教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不只在宗教信仰方面对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在中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注入了新的元素。了解中国佛教基本知识,既能为深入研习佛学打好基础,也能对提高国学知识储备有所帮助。本书旨在使读者形成对中国佛教的基本认知,从基本知识、基本教义、修行方法、佛教历史、中国佛教宗派、中国佛教八宗祖庭、佛教人物、佛教经典等方面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