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密释纳·第一部暂缺作者密释纳》是拉比犹太教口传律法经典的核心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在《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内容几乎包括犹太人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全部准则和伦理规范,在犹太历史、哲学、宗教、经济、文化和世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犹太民族的生存和犹太思维模式的型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保持巨大影响力。 《密释纳》共分6部,本书为第一部“种子”,分为11卷,卷下再分章,讨论与农业相关的律法和宗教活动,译者参考多个希伯来语和英文版本逐条进行了详尽的注解,约3500条译注。正文之前撰有长篇导言,对《密释纳》进行了整体的介绍;书末多个附录为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密释纳》以及整个犹太教经典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拉比犹太教经典研究的一大空白,为学术界和普通读者接触犹太文化元典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学习导引。
-
现代数学哲学教程 从哥德尔到赫尔曼薄谋本书从哥德尔的数学实在论开始,经过奎因、普特南、帕森斯和麦蒂的发展,但遭到古德曼、奎因、贝纳塞拉夫、普特南、千原等人的抵制,这一段是数学实在论与数学唯名论对抗的历史。奎因和普特南既是数学实在论的代表也是数学唯名论的代表。在数学唯名论的基础上,菲尔德和赫尔曼各自发展出了数学虚构主义和数学结构主义的思想。
-
西学东渐语境下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易显飞,章雁超19世纪40年代,广义的西方科学哲学,包括进化主义、分析哲学、实验主义哲学、逻辑学等,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在中国传播,并成为西学东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对当时中国的科学哲学发展、思想革命、社会进步等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起到了“开民智、树新风”,以及促成近代中国科学观与科学精神成形的作用;同时也使得中国科学哲学大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泛到精、“中西结合”的过程。《西学东渐语境下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1840~1949年)》从西方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1840—1949年)传播的时代背景及传播动力出发,详细阐述了西方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了其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
无穷尽的对象(德)赫尔曼·施密茨作者于1964-1980年间出版了5卷10册近五千页之巨的《哲学体系》,建构了独特的新现象学理论体系。《哲学体系》建构了独特的新现象学理论体系,依据施密茨自己创设的新现象学的独特视角,几乎涉及了传统和现代哲学讨论的全部重要问题和方面,具有令人惊叹的资料的包罗性和对哲学史的广博知识,是一本从根本上具有**性的著作。本书是《哲学体系》的缩写。
-
詹姆逊形式理论研究王瑞瑞 著本书“形式”是西方哲学史与美学史上一个重要范畴。对“形式”理论进行历时性考察以呈现其复杂性与多元性,比固守概念的某一神话式起源更为重要。本书以詹姆逊的形式理论为研究对象。除绪论和结语,正文共包括五章内容,先从梳理西方形式概念的发展态势入手,然后对詹姆逊的“形式”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詹姆逊不同时期“形式”概念的运用和形式理论的发展形态进行介绍和阐释,这涉及如下层面:早期与形式学派的对话;辩证思维下形式批评的建立;对文类理论的探讨;文化转向后在全球化语境中对形式的持续关注。本书通过考察詹姆逊不同时期有关“形式”的理论实践,力图为认知詹姆逊总体学术思想提供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
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李宝刚,陈跃飞《“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异己性的反思》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现实人的需要这一理论视角,力求探究需要与人的解放与自我实现的关系,并通过借助于需要的异己性的反思这一独特视角来实现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通过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人的需要的具体样态与异化的主要样态的概括总结,发现需要与现实的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关联。其次,结合现实人的需要在各个时期的异己性的反思,探究现时代人的需要的不合理以及异化的新样态。最后,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努力探究需要不合理以及异化新样态的克服路径,实现人的解放与自我实现,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性运转提供理论依据。
-
哲学评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编本书是学术连续出版物《哲学评论》的第25辑,该刊倡导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史问题的原创性和文献性研究,尤其重视刊发对当代哲学问题和中国语境下的比较哲学问题进行深入阐发的论文。本辑分重点文章、中国哲学研究、西方哲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美学研究、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研究、书评与前沿追踪七个栏目,18篇文章,展现了相关领域的新研究成果。
-
论自由意志(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本书收录两篇奥古斯丁对话录。《独语录》是其早期对话录的高峰,《论自由意志》则被认为是理解其学说的最好入门读物。前一篇对话是奥古斯丁与自己理性的对话,反映了他在哲学体系上的最早努力。它开始于讨论灵魂,对灵魂的探讨逻辑地导向考察真理、错误、普遍的怀疑、灵魂的不可朽坏性,以及理智知识的起源问题。后一篇对话则主要回答恶的来源问题。在其中,奥古斯丁认为恶是虚无,是善的缺乏,认为人作恶还是行善都是借意志的自由选择,而人也因此配享幸福或该得不幸。此外,奥古斯丁还针对有人把世间的苦难、痛苦、不幸等种种现象都归结到上帝身上的看法,作出了辩驳。
-
阿多尔诺基础读本特奥多·阿多尔诺时至今日,德国思想家特奥多·阿多尔诺著作的汉语译本仍然寥寥无几。即便撇开译本的质量不谈,仅就数量而言,这种状况本身不仅与阿多尔诺在20 世纪思想史上的地位不相称,也和汉语学界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热情不相称。有鉴于此,在将阿多尔诺的主要著作全部译为汉语之前,先出一个基础性的读本,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汇集了德国思想家阿多尔诺在各个时期发表的演讲和文章,内容涉及哲学理论、文学批评、社会学、音乐和戏剧批评等诸多方面。 文章的写作时间从早期法兰克福大学的就职演讲,到晚期的《否定的辩证法》,全面展现了阿多尔诺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 选取的文章篇幅适中,分类清晰,且具有代表性,在阿多尔诺主要的著作译为汉语之前,这本基础读本有助于全面反映这位思想家的基本面貌。
-
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本书汇集了哈贝马斯21世纪初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他认为当代社会的精神状况表现为自然主义的传播与原教旨主义崛起两种相反的趋势。这两种精神状态,不仅表现在思想界的争论,而且在两方面的公民社会中演变为政治斗争。哈贝马斯主张理性与信仰在现代依然处于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他认为要解决宗教带来的社会冲突问题,就必须把宗教引入交往理性的轨道。本书写作的一个契机是9?11事件,这次事件促成了哈贝马斯思想轨迹上的转向,他意识到在世俗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当代,宗教极端主义的反弹提示了一种从理论上对宗教问题进行把握的必要性,并通过哲学路径重新思考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