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第二十四辑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本书的主题文章来自2017年11月24-28日,第十四届国际舍勒思想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国际舍勒协会、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合作主办,会议主题为“均衡时代中的舍勒与亚洲思想”,共有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俄罗斯、爱尔兰、比利时、奥地利、韩国、中国等七十余名舍勒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会。
-
法兰克福学派人学思想研究杨松雷法兰克福学派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从宏观世界转向人的微观世界,由关注整体人类命运转向注重个人的本质、自由和解放的探索。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学思想,正是基于此对人的境遇、命运、价值、自由和解放等问题的探讨。这些探讨不仅对我们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中国现代过程正确处理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的主要内容,按照异化——批判——解放的逻辑安排了本书的主要章节。首先,本书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人学思想所揭示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异化,总结法兰克福学派人学思想揭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从本能到思维,从生产生活到政治活动等方面,都存在对人的控制和对人性的压抑。他们依据对现实社会的分析,认为生活世界已经殖民化,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和意义全面丧失的社会。其次,本书系统总结和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所揭示和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控制的多种方法。*后,本书梳理和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人的解放构想。
-
有机的现代性黄金城本书立足于1800年前后的德意志思想史,围绕着青年黑格尔和浪漫派(以谢林为核心)对“有机体”(Organismus/organism)概念的理解,剖析其作为一种审美现代性话语的思想实质,并认为这一概念对于德意志民族的自我理解、也同时对于审美现代性话语具有构成性意义。
-
论语学蠡测唐明贵本书在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和广泛吸收前哲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郑玄《论语注》、皇侃《论语义疏》、韩愈及李翱《论语笔解》、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张栻《论语解》、张居正《论语直解》、李贽《论语评》、蕅益《论语点睛》、林兆恩《论语正义》、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康有为《论语注》、简朝亮《论语集注补正述疏》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论语》诠释的嬗变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不同时期诸流派《论语》注本的学术特色与理论创新,梳理并阐述了《论语》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
内圣外王李智福当今学界已经理所当然地将“内圣外王”一语限定为对儒学特别是孔子——思孟学派之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内圣外王”首先由《庄子·天下》篇提出,同时,“内圣外王”在道家思想史上特别是庄学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之角色。事实上,“内圣外王”一语为历来《庄子》注家所重视,郭象、王船山、章太炎三位思想大家是其中之翘楚,本书即着眼于此三家庄子传注而阐发道家式的“内圣外王”之道。魏晋之郭象、明清之际之王船山,晚近之章太炎,分别在他们的时代都是*流的思想者,他们对庄子“内圣外王”之道之揭橥颇具代表意义和普遍意义。郭象、王船山、章太炎皆认为庄子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之道,即将逍遥游放、高蹈世表的庄学进行了一种人间世的还原。郭象庄学意味着魏晋玄学的终结,其对庄学“内圣外王”之道的揭橥使得庄子由两汉的沉寂而走向中国思想的纵深之处。王船山庄学则意味着宋明理学在终结之处又有了来自道家的辅翼,他也将庄学进行一种“内圣外王”的改造,中国思想史上“以儒解庄”因为得到儒家思想巨擘的参与而更深入人心。章太炎认为孔老长于“外王”而“内圣”不足,佛学长于“内圣”而“外王”欠缺,《齐物论》则是“内圣外王”两全之道,其内涵在于对西方启蒙思想进行批判、补救和重建,他对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揭示使得庄子在启蒙语境下获得迥异于纠缠在儒释道三教中的新生。
-
心理学科学观的现象学批判与重建李瑾本书通过对心理学科学观念的产生背景、理论前提以及理论动机的考察分析,一方面在否定的意义上以现象学视角对主流心理学科学观念的合理性进行批判性考察,另一方面在肯定的意义上探讨了詹姆斯和胡塞尔心理学的现象学趋势,为心理学之科学观念的重建提供一种思想上的方向和可能性。本书作为心理学与科学哲学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澄清科学心理学诞生的逻辑起点并加深对心理学哲学基础和学科性质的认识,进而为促进心理学的统一与整合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向。
-
义乌儒学研究程继红本书作为一个县邑的儒学史著作,只是尝试着初步建立了一个县邑的儒学精神档案、谱系,并寻找其传统,藉此希望为义乌商业与儒学这两个世界的打通做些基础性工作。
-
王阳明家训译注(明)王阳明本项目选取历代家训资料中的名著名篇,加以精心校勘整理,再加以导读、注释、白话翻译、实践提示,形成一个既有完整可靠的文本、又便于现代家庭教育实践参考的家训系列丛书。
-
中国儒学王中江,李存山《中国儒学》第十四辑内容包括心学的不同进路、阳明学的思想与实践、经学与政教、儒学史新研四个方面的内容,收录了包括束景南、唐文明、张学智、丁四新等学者的21篇文章,主要涉及张载、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牟宗三的哲学思想,也讨论三代王制度、道统与礼教、儒家的乐教和工夫论等问题,是一本关于中国儒学学术研究*前沿的理论结集。
-
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田志亮本书从“马克思与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历史背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语境”“重置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市民社会与资本逻辑”“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等方面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进行了扼要梳理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