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汪青松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关于中国建设的又一新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书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要义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托克维尔与现代民主问题王涛本书基于对托克维尔的著作和**相关文献的全面、深入研究,围绕着“现代民主问题及其诊疗”这个主题,从民主概念、民情、个人主义等角度切入,梳理并建构出托克维尔关于现代民主的系统思考。
-
内经知要王财贵本系列图书共13种,是诵读中国传统经典使用的拼音诵读本。本册为《黄帝内经》。
-
中国美学文献学与禅宗艺术审美学皮朝纲 著本书围绕着“中国美学文献学”的建设和禅宗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审美学两个主要问题展开论述与研究,通过禅宗各门艺术的审美学研究证得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精神分析引论(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本书基于1915年前后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一系列演讲结集而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过失心理学”,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来分析行为之下的深层含意,即可视作某种预兆或讯号;第二部分为“梦”,试图由释梦技术探索梦的显意与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第三部分为“神经症通论”,结合前两篇对失误与梦的分析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而统领这三个部分的是“心理冲突”和“泛性沦”观点,分别以潜意识与性欲理论为核心,构成了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本书虽然主要讨论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但其中关于性冲动、梦及其象征与转移作用、压抑、自恋、移情等问题的论述,对用精神分析原理说明艺术和美学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思路。
-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是中国学者研究西方美学史的奠基之作,也是广大学子探索西方美学史必读的经典之作。全书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代表人物为纲要,详细介绍了西方美学从古希腊时期到二十世纪初的发展历史,并对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进行了专题阐述。作者在述史时重点介绍各美学流派中的代表性人物和观点,将点与面、述与评、史与论相结合,做到了史有实据,持论公允,深入浅出。该著作充分反映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其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经久不衰。
-
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李红霞《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考察了老子思想与海德格尔的联系和对海德格尔哲学研究和思想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二者关联的一些基本主题、海德格尔对老子思想的吸收,以及老子思想对海德格尔的语言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影响,尤其剖析了海德格尔对老子思想以及东亚思想的一些误解。《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特别注重探析二者在具体概念和观念方面的细微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审美和人生上表面相似、实则差异的态度。
-
马尔库塞文集 第三卷 新左派与20世纪60年代(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遗留下来的这些手稿不仅唤起了我们对《单向度的人》《爱欲与文明》《审美之维》等所勾勒的世界图景的记忆,也填补了那幅图景的空白,激活了我们辩证的乌托邦冲动。
-
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蔡新乐《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引入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试图为基础翻译理论的探究铺设新的方法论路径,也期待为儒学翻译学的一般理论的建构做出贡献。中庸之道走向阴阳之道,才是跨文化交流所应做的;“阴阳互动和感通的语言”应为合宜的语言,既可用于儒家、道家的典籍的外传,亦有益于西方某些著作的汉译。其特色是内外交合、循环不已、参赞天地以及自然而然;根本导向为动态过程之中的变易不住及其因对偶而形成的三(参或叁)的格局及其变易。
-
马尔库塞文集 第二卷 走向社会批判理论(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在阅读我父亲这些绝大部分未曾面世的手稿时,有两点令我惊叹不已。一点涉及时事与长远分析之间关系,特别是与本卷选择的文章所揭示的长远分析之间的关系。二点表面上看与写作风格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写作风格所揭示的思考过程有关。这其中很多作品(其中一部分是发言稿,另外一部分是手稿)都完成于越南战争期间,即我父亲积极参与日常抗议活动期间。他的贡献不在于他提出了反战的论点,而在于他把战争放在了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制、可能的抵抗形式的发展这个更宏大的框架下。他对事态的发展程度所作的某些判断今天看来或事后看来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正确,比如,正式场合的压抑的程度,或者,经济体系已经无法继续生产了。但是,基本的分析仍然正确。我认为,发展一种激进的社会批判在今天看来或许更为重要,而这可能是因为现如今的日常冲突看上去没有当时那么深刻。今天,由于从长远来看发生重大变革的可能|生似乎非常遥远,所以我们倾向于较少考虑根本问题及其重要性,较少考虑激进的结构转变的必要性。但是,正如我父亲在别处所写的那样,乌托邦已不再是乌托邦了,因为它们实际上可以在今天实现。因此,认真考虑哪种更好的社会组织模式值得选择,这一点很重要,虽然,与那时不同,这种反思现如今被搁置了。我首先要讲的是,贯穿本卷所有内容的主题是政治的重要性,即与所有行动领域——从理论经济学到文化再到政治本身——的去政治化作斗争的重要性。从《马尔库塞文集》后续卷宗所发表的他后期的作品来看,他以形式与内容的辩证法为依据对艺术的政治内容做了明确的讨论,不过他拒绝该观点,即艺术,作为政治的,就应该是精致的宣传;在他目前尚存的专注于解放过程中艺术的作用和审美之维的篇章中,这些都有迹可循。从本卷收录的文章来看,他把精力放在了社会变革的根源上,他注意到,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日益昌盛的物质文明,但也带来了愈演愈烈的非人化,而这需要以道德的方式来解决,也就是说,这意味着要靠政治,而不是狭隘的经济斗争。1966年《爱欲与文明))的新序言的标题就是《政治序言》,而他在结尾处这样写道:“现如今,为生命而战,为爱欲而战,也就是为政治而战。”这种道德、政治立场建立在对当前事态尖锐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虽然当前的事态没有完全按照他预期的方向发展,但该立场却仍然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