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英雄[英] 斯蒂芬·弗莱(Stephen Fry) 著,黄天怡 译● 《神话》和《英雄》是英国喜剧大师、有声书领域的大师人物“油炸叔”斯蒂芬·弗莱为成人重新讲述的希腊神话。在这套书中,斯蒂芬·弗莱以作为演员和作家的双重身份,重新梳理了希腊神话的脉络,并用戏剧线索将它们串联起来,彻底摒除了希腊神话的生硬感和学术感,为希腊神话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情节、更加鲜明的个性和具有吸引力的电影质感。 ● 如果说《神话》是由希腊众神组成的一个“复仇者联盟”,那《英雄》就是为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单独拍摄的独立英雄电影。在本书中,我们可以跟随弗莱的讲述看到: 唯yi得到了善终的英雄珀尔修斯怎样斩获美杜莎的头颅;一心当咸鱼的赫拉克勒斯如何在赫拉的诅咒下走上英雄之路;历尽艰辛取得金羊毛的伊阿宋,成也女人,败也女人;受到伊阿宋被判的美狄亚,亲自杀死自己的孩子和伊阿宋的新欢;……这些戏剧性的、有趣的、悲剧性的和永恒的故事都可以在本书中看到。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而斯蒂芬·弗莱就是一位幽默的宝库引路人,带领我们去看它究竟有多迷人、多有趣。
-
宗教伦理学陈麟书 著暂缺简介...
-
了不起的哲学家(日)饮茶真理到底是什么?绝对的终极真理,真的存在吗? 苏格拉底为何要承认自己“无知”呢?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究竟是什么意思? 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又是什么意思? “自由”应该是美好的事,为何萨特说“人类被判了自由之刑”? 尼采为何说“上帝已死”? “存在主义”又是什么? …… 为了追求永恒的真理,为了追求人生的方向,为了追求放诸四海皆准的强力论点,一场你争我辩的哲学讨论大会正在进行……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笛卡儿、尼采、萨特……31位哲学家轮番上阵,为捍卫自己的真理血战到底! 古印度的“梵”“我”是什么意思? 释迦牟尼为什么要破除“我”这一概念? 孔子的“仁”与墨子的“兼爱”区别在哪? 同为儒家,为什么孟子提倡“性善说”,而荀子提倡“性恶说”? “念佛”“公案”“坐禅”,日本哲学与佛教的渊源为何如此之深? …… 为了探究东方哲学的源头,为了重回东方哲学的巅峰,为了解救在纷争不断的竞争社会中经受苦难的现代人,一场你争我辩的哲学讨论大会正在进行…… 耶若婆佉、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墨子、亲鸾、荣西……13位东方哲人大集合,为拯救你的不开心一较高下!
-
费希特早期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崔文奎 著本书运用“第一哲学”这一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范式,深入分析了费希特早期政治哲学的逻辑理路、核心理念、关键范畴,研究过程中,借鉴参阅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提炼,创新性地分类归纳了费希特对形而上学第一哲学与后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的贡献,透过费希特早期政治哲学,从第一哲学高度反思政治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从而为当代政治哲学提供反思的标准和路径,将政治哲学纳入到哲学反思的大道之上。
-
劳动哲学研究何云峰 编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劳动观念、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形式、劳动价值、劳动伦理等均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要求从学术上重新深入审视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理论”。问题包括许多方面:1. 劳动人权问题研究2. 劳动人权的方法论意义3. 人与劳动关系问题研究4. 劳动人权与新兴权利5. 劳动力商品化问题研究6. 劳动幸福与消费问题研究7. 劳动异化的当代新特征研究8. 劳动异化、劳动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9. 劳动正义与社会分配公平10. 劳动伦理与职业/工匠精神11. 劳动与财富关系研究12. 互联网及现代科技
-
密释纳·第一部暂缺作者密释纳》是拉比犹太教口传律法经典的核心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在《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内容几乎包括犹太人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全部准则和伦理规范,在犹太历史、哲学、宗教、经济、文化和世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犹太民族的生存和犹太思维模式的型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保持巨大影响力。 《密释纳》共分6部,本书为第一部“种子”,分为11卷,卷下再分章,讨论与农业相关的律法和宗教活动,译者参考多个希伯来语和英文版本逐条进行了详尽的注解,约3500条译注。正文之前撰有长篇导言,对《密释纳》进行了整体的介绍;书末多个附录为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密释纳》以及整个犹太教经典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拉比犹太教经典研究的一大空白,为学术界和普通读者接触犹太文化元典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学习导引。
-
阿多尔诺基础读本特奥多·阿多尔诺时至今日,德国思想家特奥多·阿多尔诺著作的汉语译本仍然寥寥无几。即便撇开译本的质量不谈,仅就数量而言,这种状况本身不仅与阿多尔诺在20 世纪思想史上的地位不相称,也和汉语学界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热情不相称。有鉴于此,在将阿多尔诺的主要著作全部译为汉语之前,先出一个基础性的读本,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汇集了德国思想家阿多尔诺在各个时期发表的演讲和文章,内容涉及哲学理论、文学批评、社会学、音乐和戏剧批评等诸多方面。 文章的写作时间从早期法兰克福大学的就职演讲,到晚期的《否定的辩证法》,全面展现了阿多尔诺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 选取的文章篇幅适中,分类清晰,且具有代表性,在阿多尔诺主要的著作译为汉语之前,这本基础读本有助于全面反映这位思想家的基本面貌。
-
无穷尽的对象(德)赫尔曼·施密茨作者于1964-1980年间出版了5卷10册近五千页之巨的《哲学体系》,建构了独特的新现象学理论体系。《哲学体系》建构了独特的新现象学理论体系,依据施密茨自己创设的新现象学的独特视角,几乎涉及了传统和现代哲学讨论的全部重要问题和方面,具有令人惊叹的资料的包罗性和对哲学史的广博知识,是一本从根本上具有**性的著作。本书是《哲学体系》的缩写。
-
哲学评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编本书是学术连续出版物《哲学评论》的第25辑,该刊倡导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史问题的原创性和文献性研究,尤其重视刊发对当代哲学问题和中国语境下的比较哲学问题进行深入阐发的论文。本辑分重点文章、中国哲学研究、西方哲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美学研究、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研究、书评与前沿追踪七个栏目,18篇文章,展现了相关领域的新研究成果。
-
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李宝刚,陈跃飞《“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异己性的反思》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现实人的需要这一理论视角,力求探究需要与人的解放与自我实现的关系,并通过借助于需要的异己性的反思这一独特视角来实现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通过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人的需要的具体样态与异化的主要样态的概括总结,发现需要与现实的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关联。其次,结合现实人的需要在各个时期的异己性的反思,探究现时代人的需要的不合理以及异化的新样态。最后,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努力探究需要不合理以及异化新样态的克服路径,实现人的解放与自我实现,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性运转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