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大鹏与署的争斗白庚胜 著本次出版的《大鹏与署的争斗》藏于哈弗燕京学社,全书主要讲述原始神族之战。全书以神话中所鞭挞的孽龙为代表的,反应上古社会的洪水恣意,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暴力。此神话是人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颂歌,曲折地反映了古代纳西先民与大自然进行顽强斗争的生活图景。
-
千面女神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著,黄悦,杨诗卉,李梦鸽 译1972—1986 年,坎贝尔做了超过20场关于女神的演讲和研讨会,探讨了神圣女性的形象、功能、象征以及相关主题。本书是对坎贝尔所有关于女神的演讲和研讨内容的汇集。在书中,坎贝尔对女神的缘起、发展、远遁与归返做出了系统性概述与研究,并得出了与知名考古学家马丽加·金芭塔丝(Marija Gimbutas)相同的核心观点:大女神是全世界神话zui早的核心神圣形象,是后世的神话和神圣传统中所发现的女神们的共同根源。 神话以文化为本,以文明发展为根基。女神崇拜的发展,同样围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数万年间,女性精神与女性经验被转化为原始的神话形式,成为了全世界神话的基础,更激发了各种创造性形式的潜能。在父权社会,女神被男神所压制,成为男神的附庸,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女性力量的崛起,同样带来了女神的归返。人类已进入21世纪第三个10年,社会文明的发展会将女性精神与女性力量带向何处?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千面女神》找到答案。
-
斯堪的纳维亚的皈依(瑞典)安德斯·温罗特 著,吴芬 译暂缺简介...
-
秦祭祀研究史党社 著《秦祭祀研究》分为“秦人的神灵系统及特点”“赫赫上帝——秦人的上帝祭祀”“宗庙之灵——秦人的祖先祭祀”“祷于山川——秦人的山川祭祀”“引用五行说对秦之影响略探”“秦巫略探”“《山海经》与秦之关系探索”“灵山之巫——兼论血池遗址发现的意义”“秦代祭祀的意义”九章,将地理范围锁定在关中地区,以《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传世文献为基础,利用出土墓志资料、碑刻资料、地方志中的祠庙志、文集笔记以及民俗学的调查资料,阐述秦祭祀系统融合六国祭祀系统的发展过程,论述秦祭祀系统独特性的同时,阐明秦祭祀系统对汉代的影响。本书通过对秦祭祀体系的研究,阐述秦在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过程中采取的信仰措施,分析正统意识形态向民间社会的渗透,以及中央王朝如何通过制定祭祀政策对各地民间信仰现象进行干预、指导。
-
《传习录》问答张实龙 著由于古今语境的不同,个人修养的差异,一般读者理解《传习录》有困难。本书站在一般读者角度,对《传习录》每条语录提出疑问,然后根据作者对阳明心学的理解,做出合情合理的深入浅出的解答。全书采用问答方式,尽可能将《传习录》中的名词术语还原成人的生命体验,以此唤起一般读者本有的生命体验,从而达到对《传习录》同情的理解。 一般读者研读王阳明《传习录》,希望真正读懂《传习录》,吸收其中有益的营养,用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本书是将王阳明说的话还原成生命体验,并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读者当下就能明白《传习录》的每句话。
-
《太上感应篇》活学活用刘余莉 著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构成。有当代大德指出,儒家的根是《弟子规》,释家的根是《十善业道经》,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从各个方面讲述了善恶报应的原理、原则。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本书使阅者法法头头,有所仿效,心心念念,有所警惩。
-
追星卞毓麟 著星星从一开始就强烈地吸引了早期人类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天长日久,斗转星移,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渐渐发展成了一门科学,它就是研究天体运动、探索宇宙奥秘的天文学。《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全新修订版)》讲述的就是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的故事。全书以天文学发展为主线,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古今中外大量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素材,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创作风格。全书将作者对象定义为广义的社会群众,在创作手法上追求科学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统一,实现历史感与画面感的完美呈现,准确及时地反映新科学进展,突出原创科普特色。
-
走近佛寺荣新 著,张从军 编本书共分四个板块,第一部分寺院源流,介绍我国寺院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寺院建筑,分别介绍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寺院布局;第三部分寺院法器,介绍庄严具、供养具、梵呗器、容置器、携行器、僧服等;第四部分寺院制度与禁忌,主要介绍各派佛教的丛林制度。通过图文的形式,通俗地解读了我国古老的寺院文化。
-
苔侵佛面半无金黄卓娅本书是“杭州文史小丛书”(第五辑)之一种,主要记述了隋唐以来杭州凤凰山圣果寺的历史事迹,包括“胜果之胜”“陈隋之际”“心空水月两相闲”“峰回寺开爱徒来”等内容。
-
熊说赵桦熊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明长河中,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熊是上古人类自然关系中, 亲近的大型哺乳类陆生物种。从精神层面来看,熊又是文化意象中的顶级神兽。人类与熊的微妙关系,正如吉安弗兰科·波洛尼亚在《美丽生灵的 后乐章——濒临消失的野生动物》一书中所言:“既爱又怕,在许多方面,熊象征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本书从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多重范畴,涉及考古、神话、文学、绘画、民俗、医药等诸多人文与自然学科,运用全景式视角,汇集了对熊这一自然生物的本体认知和神格寓意,是一部关于熊文化的专著。